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
思想道德建设 文明委下发了《逊克县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将学
习、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纳入到全县宣传工作和精神文
明建设工作之中,摆上突出位置,并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工作来抓。通过“三大活动”实
现了“四个结合”。“三大活动”即组织宣传基本道德20字,县电视台播放基本道德20字公益
广告三周;组织宣传日活动,发放公民道德建设宣传单 500余张,出临街板报五块;组织宣讲
团,深入全县各乡镇和社区进行巡回宣讲,全县986人参加学习。“四个结合”即落实《纲要》
与文明城市创建相结合,与文明村镇创建相结合,与“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相结合,与文
明单位创建相结合。文明、健康、积极、高尚的道德规范成为全县人民的时尚追求,一些愚昧、
颓废、消极、腐朽的道德观念逐步消失。
(来庆波)
文明环境建设 市容卫生方面,制定了《逊克县城镇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活动方案》,实行
“门前三包”,加大检查力度,达到夏季路面清洁、边沟无杂草,冬季道路畅通、无冰雪。在
文明城市建设中,以拓宽镇内主要道路和整治巷道环境为重点,加大了文明城市创建力度。江
畔公园得到进一步修建,通江街实现道路改造与扩建。在绿化方面,城镇内种植2块草坪、1条
隔离绿化带,绿化面积约5 000平方米;主要街道两侧植树1 000余株。在亮化方面,3条街道,
安装了48盏路灯;相邻江畔公园的主要单位办公楼设置了霓虹灯,相邻主要街道的单位悬挂了
彩灯。在美化方面,城市管理部门,加大了江畔公园的管理力度。共清理了11条主要街道的临
时建筑;清除了41条巷道的占道物并全部完成维修任务,共计 13 739延长米,面积达103 606
平方米。
(来庆波)
文明社区建设 在奇克街道开展了文明小区、文明社区示范点活动。制定了文明小区、文
明社区标准和文明小区、文明社区命名管理实施意见,从社会秩序、环境建设、社区服务、邻
里关系、文化生活等方面提出了要求。组建了服务队伍、监督队伍、社区管理队伍。成立了党
政一把手任组长、居民委员会主任、管片民警成员的领导机构,涌现出了新华社区等先进单位。
(来庆波)
文明行业创建 以“窗口”行业为重点,以服务行业为龙头,突出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干
部职工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良好职业道德风尚,增强
了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一是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做到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促进
了行业风气的根本好转。二是在服务行业开展文明窗口、文明班组、文明科室、文明职工评选
活动,加强了职业道德建设和行风建设。三是窗口行业和执法部门推行“公示制”、“承诺制”、
“首问责任制”,实行一条龙服务。同时,配合党风廉政建设及“双评”工作,加大了机关文
明创建活动的力度,把树立为人民服务、提高为人民服务水平,做好搞好机关优质服务的重点
之一,促进了机关作风的改变,提高了办事效率,为逊克经济发展创造了宽松环境。
(来庆波)
创建活动 一是主题活动。两年来,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个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
形象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了“爱我家乡、爱我逊克”、“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
“塑文明形象、建美好家园”、“党在我心中”活动。深入实施了“三化”工程,在“绿起来、
亮起来、洁起来、秩序井然起来”的同时,保障制度也进一步健全起来。在全县机关广泛开展
了“争创文明机关、文明股室,争做文明公仆”活动;在学校开展了“争当文明师生、争建文
明班级、争创文明学校”活动;在窗口行业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在社区开展
“争做文明市民”活动。促进了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城乡社会风
气的好转、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文明程序的提高。二是专题活动。2001年11月初,经过有关部门
精心组织,在全县范围内成功地举办了“崇尚科学文明、反对封建迷信”图片大展览,全社会
形成了反对邪教、崇尚文明的良好氛围。三是节庆活动。在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和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52周年,举办了文艺演出、竞赛演讲、参观学习等活动。
(来庆波)
文明单位建设 文明单位建设实行动态管理,打破终身制。把文明单位建设与创建文明城
镇相结合起来,与“双评”工作结合起来,凡是在文明城镇建设中参与不积极的、“双评”工
作不合格的、出现“八个一票否决”的一律取消文明单位资格。加强文明单位档案建设,全县
各级文明单位均建立了图片、文字档案,文明单位建设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法制
化的轨道。2000 年被省委、省政府新命名的文明单位标兵(含标兵)5个,被市委、市政府新命
名的文明单位(含标兵)33个,被县委、县政府新命名的文明单位(含标兵)34个。开展了城市文
明单位与贫困村建立“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县直省、市级文明单位与山区各村结成帮扶对
子,在思想政治、科技文化、创建“十星级文明户”、治理村容村貌等方面进行物质帮扶。
(来庆波)
文明村镇建设 全县各乡镇坚持以乡镇带村屯、注重发挥“示范点”的辐射作用。在农村
环境建设上,加大了“房、杖、路、垛、沟、树”方面的治理,重点抓了“一个硬件,一个软
件,两个细胞工程”。“一个硬件”即是清理“五乱”、实现“六项标准化”,全县九个乡镇
结合爱国卫生活动月,山区、半山区乡镇从清理“五乱”、实现“六项标准化”工程入手,加
大了文明村镇创建力度,真正实现了“村屯道路标准化、路旁植树标准化、路边顺水沟标准化”。
沿江乡镇开展了创建文明农户“五个一”、“四个结合”活动,将“五个一”活动与提高农民
科学文化素质结合起来,与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结合起来,与提高农民道德修养结合起来,
与营造农村优美环境结合起来,促进文明村上档次、上水平。“一个软件”即是文明村档案管
理。市级以上文明村要求建立档案,全部建有文明村创建图版和“十星级文明户”评比图版。
“两个细胞工程”,即“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和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十星级文明户”在
原有的基础上细化了内容,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规范了创建程序。
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全县有10个农民乐队,40多个文化大院经常组织开展文
化娱乐活动。
军警民共建共育 以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城为契机,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提高部队战
斗力为基础,以共建共育提为原则,深入扎实开展了军警民共建共育活动。一是规范了共建共
育程序。二是开展“帮扶、互援”活动。县工商局扶持边防营二连发展农副业生产,极大地激
发了边防官兵卫国戍边的工作热情。三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县农行与武警中队经常开展普法
教育、廉政教育活动,组织干部职工进行参观,开展警示教育。四是召开座谈会。县农发行与
建国派出所通过座谈进一步增强了共建意识,提高了共建水平。
(来庆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