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逊克县林业局

林业·森林

逊克县林业局






  

  [概况] 逊克县林业局,所属三个国有林场,一个国有苗圃,十二个林业工作站,现有职
工540人,其中干部178人,退休职工119人。全县经营面积407 138公顷,国营 407 673公顷,
集体158公顷,林业用地250 141公顷,有林地面积208 898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57%,年平均
完成造林绿化1.2万亩,完成抚育伐生产4 500立方米。逊克县林业局多年来始终以采伐木材、
经营元木为主要产业,由于多年的采伐使森林资源越来越少,出现资源危机,生态环境遭到破
坏。为解决林业面临的困难状况,林业产业结构进行了重新调整。把工作中心由采伐天然林为
主转变为以营林为基础,由生产木材为主转变为多种经营,发展木材综合利用,大稿特色经济,
由粗放经营转变为集约经营科学管理,不断完善“统分结合”形式的林业双层经营机制。通过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管好现有林地,扩大新的造林面积,抓好退耕还林,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增加了森林资源,增强了森林系统的整体功能,增加了林业职工的经济收入。几年来开发速生
丰产林整地7 000亩,每年可收入近180万元。为造林绿化提供了后备资金,推动了县林业事业
的发展。

  (刘德明)

  [森林经营] 2001年逊克县林业局全面实施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把全县林业用地278 120
公顷,区划为三大类,即国家重点公益面积为109994公顷,占林业用地的39.5%,共有688个林
班,4 354个小班,签定界定书463份,分布在三个国有林场、一个市直属林场及县苗圃施业区;
一般生态公益林面积为90 523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2.6%,共有 492个林班,3 980个小班,
签定界定书137份;商品林面积为77 603公顷,占林业用地27.9%,共有374个林班,2 905个小
班,签定界定书69份。

  2002年,逊克县林业局全面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试点工程,逊克县是省第三生态效益补
助试点大县,全县试点总面积为135.1万亩,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试点资金每年为775.6万元,试
点期限初步确定为10年。把135.1万亩试点面积,具体区划为307个管护区,落实森林生态管护
人员307名.监管人员24名,全部签定管护合同,落实到4 个试点单位,责任落实到人头,明确
了责、权、利,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助工程权益档案,实现林业由传统的采伐大木、破坏森
林生态向现代林业的历史跨越。这一伟大历史工程的实施,是造福人类、造福子孙后代、造福
林业职工的宏伟世纪工程。

   (张圣民)

  [植树造林] 2001年计划造林 9 000亩,经核实面积完成8 461.2亩,平均成活率42%,其
中成活率85%以上面积924亩。国营造林6 553.2亩,集体造林1 908亩,义务植树20万株,当年
成活率没达到成活率标准,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长期干旱少雨造成。

  2002年计划造林4 000亩,经核实面积完成7 208.0亩,平均成活率82.3%,其中成活率85%
以上面积5 851.7亩。国营造林5 514.8亩,集体造林1 693.2亩,义务植树 14.8万株,完成绿
色通道16.99公里。当年造材较好地完成了上级植树绿化任务。

  2001—2002年是逊克县进行常规造林即自我投入、自我管理的非工程造林,县委、县政府
加大了对植树造林、绿化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积累投入乡镇绿化资金82万元,并在春季造
林阶段和检查验收阶段下派造林绿化检查组,指导检查验收造林工作。植树造林对保持水土流
失、防风固坡防岸、改善生态环境、改善生存条件有着重要意义。

  (徐永胜)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林业替代产业、调减森林采伐量,积极培育发展林业替代产业。
北药种植面积500亩,畜牧养殖绒山羊8 000只、肉牛300头、生猪150头、马80匹,加大了对非
公有制林业经济的扶持力度。个体私营有小木加工厂、苗圃、森林旅游点、畜牧业养殖场。2002
年实现年产值 528万元,非公有制经济逐渐发展壮大。通过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主要精力投放
到培育后备资源上,林业后续产业培育力度加强,使林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徐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