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工业企业

工业

工业企业






  

  [概况] 2001—2002年逊克县工业经济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
指导和帮助下,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
济效益和增加财政收入为目标,抢抓机遇,发育新产业,增创新优势,巩固和扩大对外开放,
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企业发展创造优良环境,实现工业经济
持续、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依托资源,开放开发,坚持一手抓老企业的
改革,盘活存量,一手抓项目建设,扩大增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实现了工业经济恢复性增
长,全面完成了2001—2002年的预期目标,推动了全县工业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2001年限
额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 596万元(不变价),占计划的 109%,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工业增加
值完成2 200万元,占年计划的102%,同比增长5.7%;产品销售收入完成6 139万元,占年计划
的100%,同比下降20.8%;流转税金完成269.5万元,占年计划的194%,同比增长 23.8%;实现
利润总额-141.4万元,同比减亏 996万元。2002年全县全口径工业总产值完成15 431万元,完
成计划的100%,与上年持平;工业增加值完成4 855万元,完成计划的95.4%,同比下降1.3%。
其中全县国有及非国有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6 553万元,完成年计
划的100%,同比增长2.1%;工业增加值完成2 405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2%,同比增长14%;产
品销售收入完成5 931万元,完成年计划的 93%,同比下降3.3%;流转税金预计完成274万元,
完成年计划的100%,同比增长1.7%;利润总额完成一81.3万元,同比减亏60万元。

   (何 荣)

  [企业改革] 截止到2002年底除库尔滨流域水电公司以外,全县所有工业企业实行了不同
形式的改革。其中冷饮厂、食品厂、筷子厂、浸油厂、粮油加工厂实行了租赁经营,县砖厂实
行了个人承包经营,印刷厂实行了个体企业托管,汽车修配厂实行了产权出售,白酒厂实行了
部分产权出售,药材公司实行了股份制经营,对农机公司实行了破产。通过改革,盘活了企业
资产,增强了企业活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何 荣)

  [项目建设] 2001年加快了乌宋岗(乌一)电站工程建设进程。到2001年底乌一电站已累计
完成投资18 520万元,完成概算投资的98%,12月8日首台机组已开始低水头试运行发电。引进
资金1 600万元兴建的东宝工业硅厂已建成,预计明年一季度可投入生产。加快金矿开发步伐,
县委、县政府确定了边采边探、滚动发展的开发方式,在探明储量的基础上投资 150万元完成
了矿山的道路、厂房的修建和建设安装等项工作,预计2002年4月份可投入生产。 2002年上半
年水电公司又投资 500万元为乌一电站修筑了大坝,使大坝高程达到了防洪渡汛设计标准,乌
一电厂的投入运营年可增加发电量2 000万度,增加工业产值600万元;东安金矿 5号矿体主体
部分勘察的外业工作全部完成,于2002年10月13日通过了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专家组验收,获
得了优秀勘察成果,目前正在进行内业资料整理,预计明年 6月份可提交勘察报告,经省国土
资源厅全面验收后,可转入开发阶段;边疆镇集中供热工程已于十月份投入运营,目前供热面
积已达23万平方米;林蛙系列加工项目争取省贴息资金 100万元,目前林蛙养殖已初具规模。
这些项目的实施将为逊克县工业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更有力地促进了逊克县产业结构和产品结
构的调整。

   (何 荣)

  [企业管理] 2001—2002年加强了企业管理,很抓企业班子建设。对部分企业班子按照市
场经济的需求进行调整,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建立和完善各项现代化企业制度,强化企业职工
的岗位培训,提高了职工的生产技能和工作效率,加强了企业的成本管理,促进企业的降本增
效工作。

   (何 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