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
组织工作
[组织工作]
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 两年来,逊克县委组织部采取“坚持经常,突出重点,联系实际”
等有效措施, 组织各级领导班子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
“十六大”精神,以及市场经济、现代科学等有关知识,提高了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素质。
通过开展“树组工干部形象”、“创建学习型组织部”、“两风”建设系列教育活动和“献爱
心、送温暖”、“捐资助学”等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
部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好转。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加强了领导班
子民主集中制建设,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刘伟平 王远达)
领导班子调整配备和干部队伍建设 圆满完成了县委换届选举工作任务,高水平、高标准
完成了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筹备和召开期间的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和创建“发
展型班子”的要求,对全县乡镇和县直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科级领导班子、科级干部及科级后
备干部进行了考察。根据考察结果。对74个县管班子进行了组织调整,共调整任用科级干部22
4 名,使县管班子的结构和整体功能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增强,形成了凭实绩用干部、围绕发展
用干部的用人导向。认真贯彻《逊克县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女干部五年规划》,进一步加大年
轻干部和女、少、非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调整充实了科级后备干部队伍。
(刘伟平 王远达)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坚持和完善了县委常委会讨论干部无记名投票表决制、干部任前公示
制、新提职干部试用期制、干部考察预告制、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聘用制和竞争上岗等改革
措施,并不断加大推进力度;积极探索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新途径,制定下发了《逊克县党政
群机关科级领导干部任期制的实施意见》,探索和研究不称职领导干部的认定标准和调整不称
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操作方法,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政绩评价体系和领
导干部辞职、免职、待岗、降职等措施,为解决好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寻求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
两年中共对10名工作不思进取、违法违纪的科级领导干部进行了免职处理;以贯彻落实《干部
任用条例》为核心,进一步扩大了干部工作中的民主。不断改进和完善选拔任用干部考察、决
策的方式。实行差额考察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民主推荐、民意测验等干部考察工作环节,在民
意测验中推行了综合量化评分办法。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和完善了《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八
项制度》、《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等规章制度。
(刘伟平 王远达)
领导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有效监督 两年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理论测验
等多种方式,认真抓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学习宣传,先后举办培训班6 次,
培训各级人员427 人,有效增强了干部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意识;坚持和完善了
干部推荐责任制、干部考察责任制、领导决策责任制和用人考察失误追究责任制等各项监督机
制,对干部的推荐提名、考察考核、讨论决定等各个环节实施全过程有效的监督;在认真执行
《组织部门与执纪执法机关监督部门工作联系制度》、《党委及组织部门负责同志同下级党政
主要领导干部谈话制度》等8 项干部监督制度的同时,又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监
督信息交流工作的意见》、切实加大了对领导干部监督的力度。着重加强了对推荐提名、讨论
决定、试用期满、任后监督等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关键环节的监督,使监督贯穿于干部工作的全
过程。实行了乡镇及县直各部门党政一把手廉政考核述廉制度和科级党政领导班子正职年度报
告制度,对24名党政“一把手”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对68名党政“一把手”进行了廉政述廉
考核。同时注重将党内监督同人大、政协、社会监督相结合,聘请干部工作监督员,增强干部
监督工作的整体合力,先后对6 名政府组成部门“一把手”进行了民主评议。认真做好监督员
接待日、干部问题举报受理、监督信息征集等工作,拓宽了干部监督工作渠道。
(刘伟平 王远达)
干部教育培训 为提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队伍素质,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结合实际调
整了培训内容,突出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在科级干部中进行了《干部任用条例》、十六大精神、
计算机实用技能知识等的专题培训,共举办培训班37期,培训干部3 685 人次。先后抽调97名
干部到中央、省、市委党校参加培训学习。组织宣传团深入乡镇、县直各党委讲座34次,培训
干部4 000多人次.切实提高了领导干部在新形式下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积极拓宽培训渠道,
聘请北京师范大学、省中医学院、东北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的9 名专家教授来我县讲学。提高
了培训层次。
(刘伟平 王远达)
人才队伍建设 结合逊克实际研究制定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发挥人才作用的优惠政策。
引进19名卫生、建设方面的专业人才来我县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公开招录10名优秀教师充实到
我县第一中学的教学一线。同时在建立领导干部联系高级知识分子制度的基础上,在与知识分
子工作联系比较密切的有关部门建立了部门领导联系高级知识分子制度,加大了管理、宣传、
教育工作力度,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实施人才素质升级工程,举办针
对三支人才队伍的各级各类培训班41期,培训各类人才3 542人次。进一步加强对新经济组织、
中介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中的各类人才及乡土人才的联系与管理,并纳入了人才工作的总体规
划。继续开展科技对接和“指百联十”、“支教助学”、“送医下乡”等活动,对提高农村科
技、教育和医疗卫生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实施拔尖人才目标管理责任制,促进了广大知识分
子和科技人员作用的有效发挥。加强了知识分子档案信息库建设,注重人才网络建设,着手建
立逊克县籍或在逊克工作过的外地人才信息库。完成了干部学历抽查认证工作,顺利通过了国
家一级干部档案目标管理单位的检查验收。
(刘伟平 王远达)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 在全县76 个村全面推开“三个代表”责任区活动,
取得突出成绩,深受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欢迎。《光明日报》、《黑龙江日报》、《黑河日报》
和黑河电视台对我县“三个代表”责任区活动情况多次进行专题报道,组织部长刁卫东同志撰
写的《“三个代表”责任区活动的实践与思考》在全国《党建与组织工作实务全书》中刊发。
2004年,召开了全县“三个代表”责任区工作会议,总结交流了典型经验,在县直各行各业全
面推开了“三个代表”责任区工作,并与各党委签订了工作责任状,推动“三个代表”责任区
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开展大规模轮训农村党员干部工作,两年来共举办248 期乡村干部培训班,
培训乡村基层党员干部27 864人次,先后组织82名乡村干部到省内外进行考察学习。继续开展
了“三级联创”活动和深入开展了建设“付华廷、佘树德式”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活动。将奇克
街道办事处所辖的10个社区整合为5个社区,并同步成立了5个社区党支部;面向社会公开选拔
了21名社区干部,加强了社区干部队伍建设;解决了社区办公场所、办公设备和活动经费,提
高了社区服务和管理社会的能力。加强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在3 个非公有制企业中
建立了党组织。围绕国企改制同步加强国企党建工作,理顺党组织设置,调整党员隶属关系,
做到了组织不散、活动能开展、作用能发挥。严格执行发展党员公示制、责任追究制和预审制
度,建立了把农村入党积极分子纳入“三个代表”责任区培养教育考察发展制度,推广发展党
员答辩制度。全县两年来新发展党员178 名,党员队伍的结构和分布得到进一步优化。开展了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调查摸底工作,对15个软弱涣散、无战斗力的党组织进行了整顿,
对流动党员采取了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开展党员电化教育,两年来制作电
教片16部,下发农村实用技术光盘830 多张。积极更新基层党组织电教设备,电教播放网点建
设有新突破,新建成农村“三个代表”责任区党员电教中心户150 户,实现了由“一村一点”
向“一村多点”的转变。
(刘伟平 王远达)
组织部自身建设 从2003年7 月开始,按照市委组织部统一部署,县委组织部认真开展了
以公道正派为核心的“树组工干部形象”集中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全体干部认真学习了“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和党内法规条例,以及郑培民、谷文昌、任长霞等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
开展了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干部任用条例》活动,提高了全体组工干部的政治和业务
素质。努力开创老干部工作新局面,创建省级模范老干部之家活动已通过市级验收。认真做好
了干部人事档案收集、审核、管理和服务工作。为适应现代化办公需要,充分发挥现代化办公
为组织工作服务的作用,实现组织工作信息的互联互通,我部依托现有微机设备,结合组织工
作的性质和特点,组建了适应现代化办公需求的部内局域网,实现了组织工作信息流程的最大
优化组合。建立建全了局域网使用管理制度,并加强了对组工干部微机网络知识的培训力度,
办公效率和办公质量明显提高。切实抓好“三项制度”建设,努力构建保证公道正派的长效机
制,建立健全了组织部门人事管理制度、组织工作制度和监督约束制度,目前“按制度办事、
靠制度管人”的工作机制已经形成。全体组工干部增强了树立公道正派工作理念的自觉性和坚
定性;增强了政治和业务素质,提高了服务经济、服务群众的水平;增强了大局意识、责任意
识、廉政意识和服务意识;改进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形成了“爱岗敬业、勤
于学习、忠于职守、乐于奉献、争创一流”的良好工作作风。全县组织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重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得到了市、县委的肯定,我县被市委组织部先后授予“全市基层组织
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领导班子成员
(2003年——2004年)
部 长 刁卫东
副部长 刘伟平
臧 丽
刘伟平 王远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