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宣传工作

宣传工作




  [宣传工作]

  理论教育 2001—2002 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系列教育活动。以
理论宣讲培训为主要方式,以学习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重点,针对 “5.31 ”讲话、
省9 次党代会精神、十六大精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方面的内容,深入到全县党政
机关、事业单位以及乡镇村屯进行巡回宣讲,两年共宣讲160 场。举办领导干部培训班、青年
干部培训班、后备干部培训班23期,参加培训人员1 000 余人次。举办了科级干部十六大精神
理论学习班4期,400名领导干部参加了学习。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组织各级党委
中心组学习324次,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理论文章72篇,下发读书卡100期,撰写理论调研文章
830篇。
   (王洪东)

  新闻宣传 按照“服务大局、把握方向、提高水平、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指导思想,
突出经济宣传,增强新闻宣传工作的服务功能。以县委提出的“突出发展水电、矿产开发、农
副山产品加工、旅游、特色养殖、边贸、特色种植”等七大产业为新闻宣传重点,以市委宣传
部确定开展的“新闻质量年”和实施的“十百千”工程为契机,鼓励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深
入群众,报道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火热的生产、生活,提高了新闻报道的质量。围绕黑河人形象
教育活动、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等方面开展宣传战役。围绕县委中心工作
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做好对上报道工作,两年在省市新闻媒体发稿800 余篇。编辑
出版了外宣画册《黑龙江·逊克》,印制了反映逊克风光、沾河漂流和鄂乡风情的邮资贺年卡,
加大了以“五最口岸”为主要内容的宣传,加大了对新闻节日的管理,实施了主管领导对新闻
节目的监审制度、重要稿件的送审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保证了新闻宣传的效果和质量。
   (王洪东)

  思想政治工作 宣传贯彻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思想
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关于贯彻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
的实施意见》精神,完善了全县思想政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联系点制
度,形成了覆盖面比较广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组织开展了第三届“十佳公仆”评选活动,葛
根令被评为省级优秀公仆。通过报告会、讲座、宣传栏、板报等形成,围绕假如 WTO面临的机
遇与挑战、省九次党代会特别是围绕党的十六大精神开展了形势任务教育。在广播电视新闻节
目中开辟专栏,对全县近年来涌现出各级劳模进行了集中宣传。共播发12期。加强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教育,开展了创建“五好家庭”、“文明市民”评比、爱国主义读书教育
活动、“为人民做贡献、为党旗添光彩”活动以及“双评”活动。在青少年中开展了“讲公德、
守法纪”读书教育活动和“倡导科学文明——绝邪道”系列活动,提高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
平。以建党80周年为契机,组织了以讲党课、学党史等为内容的纪念活动。在全县党员干部中
开展了“为农民增收做贡献”活动,各级党员为农民做好事实事1 256次。
   (王洪东)

  文艺工作 以城市广场文艺活动和农村文化大院活动为重点,努力形成有逊克特色的边疆
文化,为提高农村文化大院活动的档次,县委宣传部多方筹措资金,新建9 个农民乐队,使全
县农民乐队总数达到10个。对农民文艺骨干、农民乐队、节目创作进行培训辅导,共培训农村
文艺骨干600余人次,创作了一批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并指导完成30 余场演出活动。开
展了“手拉手”送文艺下乡活动,形成千余公里深入全县各乡镇与当地文艺骨干同台演出8 场。
开展了“城对乡”捐书活动,共捐书27 000余册,累计已达4万余册,新建村级图书室20 个。
举办了全县书法、美术、摄影展暨首届农民书法美术展,农民参展作品达到近200 幅。以江畔
公园为舞台,开展专场演出,两年共演出140 余场,其中为期一周“地税之约”广场文艺汇演
活动,来自全县的文艺队伍共演出了9场。开展了全民健身活动200多场,以迎庆十六大为主题,
举办了6场救助贫苦学生义演活动,共救助贫困学生76名。
   王洪东)

  理论教育 2003年以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重点,充分发挥
两级中心组的带动作用。县委中心组针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省委工作会仪、
“两个务必”、十六届三中全会等内容集中学习12次,有8 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在全市学习贯彻
十六大精神理论研讨会上获奖,在市级以上理论刊物发表理论调研文章54篇。县直及乡镇党委
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327 次。全县共举办十六大精神培训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领导干部
培训班共8期,全县共有600多人次的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了培训。全县科级领导干部撰写理
论调研文章480篇。
   (王洪东)

  新闻宣传 以组织宣传战役为主要手段,强化新闻的选题策划,组织新闻工作者集中采访,
在新闻节目中推出了“辉煌五年路——迎接县十二次党代会”等十几个专栏节目和系列报道,
播发了大量稿件,形成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宝山“4·27”特大火灾发生后.组织精干力量在灾
区成立了“抗灾自救、重建家园”广播站,在6天时间内采写稿件141条,播出93条,播出节目
长度达到110 分钟,为抗灾自救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加大对特色种植、养
殖、旅游、边贸等经济方面的宣传。在《光明日报》、《人民画报》以及《黑龙江日报》上刊
发了关于逊克县开展“三个代表”责任区活动的专版,集中对外介绍了逊克地缘、资源及经济
社会发展状况。以鄂族定居五十周年为契机,与邮政部门联合制作了个性化邮票和邮资明信片,
对外宣传了逊克。强化新闻宣传的制度建设,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
对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重要稿件的审核等内容明确提出要求,保证了新闻宣传的效果。邀请
市级新闻单位专家举办了全县新闻写作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新闻工作者和通讯员队伍的业务
水平和新闻写作的热情,今年全县在市级以上新闻单位发稿500 余篇,对上报道的质量和数量
较上年有很大提高。
  (王洪东)

  思想政治工作 以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重点,为加快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继续完善了
思想政治工作联系点制度,重新调整了包乡包村的县处级领导和乡镇领导,形成了覆盖面较广
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加强了对各个层面思想政治工作的调研,特别是加大了对农村和学校思
想政治工作的调研力度,总结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工作经验。利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群
众性文体活动等各种有效载体,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形势任务的宣传教育,围绕贯
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内容,通过报告会、宣传栏、板报以及组建宣讲团巡
回宣讲等方式,使加快发展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增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通过
扎实开展“一帮一”扶贫解困工作、县直各单位包扶受灾乡镇村屯以及县委、县政府实施的
“利民行动”使广大群众进一步增强了对党和政府的信心和信任,取得很好的效果。电业局莫
河被评为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
  (王洪东)

  文艺工作 以强化培训指导为主要方式,加大了对基层文艺队伍和文化活动的培训指导力
度,文艺工作者采取分片负责的办法,对农民乐队、基层文艺演出进行培训指导。为搞好鄂族
定居五十周年庆祝活动,利用两个月时间对新鄂、新兴两个民族的文艺骨干和乐队进行了培训,
高质量地举办了庆祝鄂伦春族定居五十周年大型露天文艺演出和焰火晚会,受到了来宾和全县
干部群众的高度评价。广泛开展农村文化大院活动和广场演出活动,共组织大型群众性演出活
动13场。结合庆祝逊克解放57周年活动,组织县内文艺骨干开展了“手拉手”送戏下乡活动,
共在各乡镇巡回演出9 场。加大对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老年文化、节日文化的工
作力度,促进了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工程,组织县内书法爱好者创作书画
作品,成功举办了以庆祝鄂伦春族定居50周年为主题的书画展,共展出书法、绘画、剪纸作品
近百幅。组织摄影爱好者开展了采风活动,创作出一批优秀的摄影作品。在宝山火灾发生后,
文艺工作者在抗灾自救工作中现场创作的快板书《火中情》,歌颂了面对火灾舍小家、顾大家
的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先进事迹,对理顺灾民情绪、促进抗灾自救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3年12月,逊克县车陆乡文化站被中宣部、文化部联合命名表彰为“全国服务农村、服务基
层先进文化站”,这是我市唯一被命名表彰的乡镇文化站。
   (王洪东)

   2004年

  理论教育 在继续抓好邓小平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这条主线,进一步活化理论学习形式,加强理论学习和宣
传,突出加强乡二级中心组的学习,充分发挥了理论学习的龙头作用。县委中心组集中学习11
次,一批学习型组织逐渐在全县建立。制定了《2004年全县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安排意见》,
对全县干部职工的学习内容、制度等进行具体规定。开展了“三个代表”进农家的“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学教活动。全县先后组织了5 次大型送理论下乡活动,集中宣传宣讲58场次;到县
直党委和单位宣讲86场。开展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两个”条例知识竞赛、十
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答卷活动。县委中心组成员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理论调研文章53篇。全县科
级以上领导干部共撰写各类理论文章调研文章513篇。
  (王洪东)

  新闻宣传加强对县内新闻媒体的宏观调控,推出了“与时俱进看逊克”、“招商引资促发
展”等十多个专栏节目和系列报道,形成了推进工作的舆论强势。全县广播电视累计发稿2 604
篇,其中电视稿1 274篇,广播稿1 330篇。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共播发稿件 620余篇,其中有
13篇获省市好新闻奖。先后邀请和接待了新华社、《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解放日
报》、《黑龙江日报》、《生活报》、《黑龙江农村报》、《思与行》杂志、《黑龙江画报》、
《上海晚报》、《吉林日报》、《新文化报》、《东亚经贸新闻报》、《黑河日报》以及中央
电视台、台湾中视、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黑河人民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等多家国内媒
体到逊克县进行采访,播(刊)发了大量稿件。特别是中央电视台“搜寻天下”栏目播出的反映
逊克俄罗斯族生产生活的专题片、《中国青年报》刊登的关于逊克教育发展的专题报道,黑龙
江电视台在“新闻联播”节目中播放的以车陆乡文化站发展建设为典型的逊克县农村群众文化
活动的报道,以及在《黑龙江画报》上刊发的以“发展中的逊克”为主题的14个专版,在《黑
河日报上》刊发的庆祝建国五十五周年逊克县专版等都在国内产生了良好的反响,进一步扩大
了逊克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制作了《边陲明珠 逊克》外宣折页;印制了2005年邮资明信片;
拍摄了反映鄂伦春民族风情、沾河漂流旅游、逊克风光等内容的对外宣传片;印制了县情简介、
重点项目宣传单等各种宣传资料。组织了近年来逊克县规模最大的写作培训班,邀请上海卫视
记者、原逊克电视台总编戴建国和《黑河日报》驻逊克记者站站长王玉民讲课,培训通讯员120
多人,受到了广大通讯员的欢迎,激发了通讯员写稿的积极性,提高了写作水平。进一步丰富
了逊克县人民政府网站文字、图片资料,增强了网络宣传的实效性。
   (王洪东)

  思想政治工作 开展了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形式任务教育、党风廉政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推动了全县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由抽
象认识向具体实际转变、由空泛言论向解决问题转变、由观念创新向工作创新转变。坚持把思
想政治工作与文明村、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市民等各种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与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结合起来,与广场文化、农村文化大院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结合起来,与加强
广播电视、板报、村屯图书馆、文化室等文化阵地建设结合起来,不仅丰富了载体内容,促进
了阵地建设,也有效地扩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通过深入开展“一帮一”结对子、党员
联系户活动,开展春联剪纸义卖等活动,加强与离退休、下岗职工、民营企业人员和农村贫困
户的联系,救助贫困学生,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结合起来,不但丰富了思想
政治工作内容,增强了亲和力,也增强了工作效果。组织了逊克先进人物专访系列报道,宣传
报道了艰苦创业走出致富路的农民董宏、优秀医务人员张洪柱等一批先进典型。通过宣传学习
先进典型,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和统一了思想,坚定了克服困难、加快发展的勇气和信心。
   (王洪东)

  文艺工作 大力开展以“城市之光”为主题的广场文艺活动。以县江畔广场为阵地,举办
全县广场文艺演出和全民健身活动各100 余场次。深入开展以“金色田野”为主题的农村文化
大院活动。全县农村文化大院已达102 个,基本形成了村村有文化大院的格局。组织参加了在
黑河市召开的全县群众文化现场会,并做为黑河市群众文化先进县的代表向省农村文化大院检
查团作了专题汇报。省电视台制作的反映逊克县农村文化大院活动的专题片已分别在省市县电
视台播出。组织了逊克县第四届农民艺术节、秧歌汇演和书法美术展、春节晚会以及庆祝建国
五十五周年文艺汇演等文艺活动。已在全县32个村建起了村民活动室,组建农民乐队17支,其
中电声乐队11支。连续5年开展了“城对乡”捐书活动和“送图书下乡”活动,累计捐书4万多
册,建起村级图书室30个。开展送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6次,发放宣传单6 000余份,
赠送科普图书3 800余册,发放科普宣传资料3.5 万余份,展出科普知识挂图200余幅;举办文
化演出6场;为农民义诊达3 000余人次。充分发挥家庭、各类文艺专业协会的作用,初步形成
了以县文化馆为龙头,乡文化站为纽带,村(社区)文化大院为基础,家庭为补充的宣传文化网
络。

  县级以上获奖人员名单

  姚爱春 2003年度县级模范党务工作者

  李若明 2002年度县级优秀公务员、2003年黑河市“十佳通讯员”

  吴桂香 2001、2002和2004年度县级优秀公务员、2003年县级优秀共产党员

  部 长 刘玉东 2001年1月—2002年9月

   马 丹 2002年9月—2004年12月

  副部长 辛广铭 2001年3月—2004年12月

   张思坚 2001年11月—2004年12月

   何 宏 2001年12月—2003年3月

   姚爱春 2002年1月—2004年12月

   李长福 2003年3月—2004年12月
  (王洪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