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 近二年来,我校始终把塑师德风范、提高育人水平做满意教师,作为队伍
建设的总目标,把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放在第一位,采取了“一灌、二导、三激励”的方
法,通过开展各项活动来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主要拓宽了四种教
育途径:第一种途径是坚持理论灌输教育,主要是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及政策、相关教育法律法
规、英模事迹等内容,力求以高尚的师德、坚实的理论和扎实的技能铸师魂、精师业、塑师风;
第二种途径是坚持师德渗透教育、 将职业道德教育寓常规管理之中; 第三种途径是坚持开展
形势教育,目的就是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第四种途径是坚持师德建设的研究,提高师
德水平。以课题为载体,适时组织教师结合实际,谈个人体会、写专题总结,并通过自查报告、
学生问卷等形式调查师德情况, 以促进师德水平的提高。 学校领导班子围绕全面提高教师业
务素质为中心,有计划有目的的制定了一系列的方案,并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来提升
教师的素质和能力。①建设高标准的培养目标:学校提出了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需要的“师
德高尚、知识渊博、业务精湛、教有特色、研有特效”的教师队伍建设培养目标。基于此,根
据学校实际,制定了“合格教师——骨干教师——研究型教师”的梯次发展目标,促使教师由
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变。然后教师根据学校总体要求和具体标准制定出自身的发展目标。通
过帮助教师制定教师梯次发展目标,一方面使教师找准自己在学校的位置。另一方面为今后的
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②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考评制度:新课程的全面推进和教
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没有一个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考核机制来支撑是难以实现的。首先我校
进行了制度层面的建设。即完善了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制度,制定了各岗位职责、教学管理制
度、德育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教职工奖励章程等系列规章制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
重在激励”的管理思想, 充分发挥了管理制度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其次,
逐步建立和完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考核评价机制。对教师工作的考核、评定是学校管理的日
常性工作,它对教师的观念、行为具有直接的导向、激励、控制作用。③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
第一,开展以“树师德风范,做满意教师”主题活动。充分利用政治学习,开展以师德自查、
教师论坛、师德演讲会、观看录像片及学习英模事迹等形式, 加强教职工的思想教育, 培养
爱岗敬业的高尚师德。第二,立足本校实际,抓好教师的校本培训。一是抓业务学习。每学期
除了学校给每位教师提供必读学习资料并要求记笔记、写体会外,每位教师还要根据自己学习
目标进行自学,并且有读书笔记。二是抓好反思论坛活动。通过学习促进反思,以教学后记或
教学小结为载体,以反思促进专业发展,以论坛为平台进行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
开展“三级磨课”活动。即以开展听推门课、达标课和优质课活动为窗口,研究取得的成果及
存在的问题。四是抓教研活动即强化学科教研。每学期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
内容有说课、评课、听课、集体备课、课标学习等。 五是建立听评课制度。 组成由校领导、
中层领导、学年组长、备课组长组成的听评课小组,每周至少听二节课,听后进行评析,促进
了教师驾驭课堂能力和课堂效率的提高。六是抓科研培训。在科研工作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相
结合,学校领导经常深入课堂听课指导,检查课题开展情况,对于出现的问题通过发放自学材
料、集中学习及骨干培训三种形式结合进行培训指导。第三,突出重点,实施“师徒结对”工
程。在多形式多渠道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学校还大力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和青年教师队
伍建设。结合我校实际实施了“师徒结对工程”即要求一名有经验的教师辅导一名青年教师。
此外还定期组织中青年教师培训会和教坛新秀展示课活动,通过培训和展示对于青年教师成长
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