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新鄂鄂伦春族乡概况

新鄂鄂伦春族乡概况




  党委书记(兼人大主席) 赵永明

  政府乡长 莫晓玉

  2005年,新鄂乡的农业生产在乡党委、乡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乡人民的共同努力下,
虽经历了三次水灾,但粮食收成与上年相比仍有大幅度增长。2005 年全乡总产值1 385万元,
其中农业总产值1 085万元,人均纯收入3 570元,比上年增长3.2%。总播种面积2 776公顷(灾
害绝产300余公顷),其中大豆2 695 公顷,平均产量为1 950公斤/公顷;小麦20公顷,平均产
量为4 000公斤/公顷:玉米18公顷,平均产量为 4 000公斤/公顷;粮食总产量4 822吨,比上
年增长2%。

  种植业 为了使鄂乡的农业产量有所提高,乡科技人员细致研究了本乡的地理、气候等诸
方面因素,决定在去年种植“双高”大豆的基础上,扩大种植面积,今年种植“双高”、“东
农44”1 200多公顷,同时引进大豆新品种“金吨”种植2公顷。在引进优良品种的同时,还加
大了种植业的科技含量,机械精量播种2 776公顷,其中小垄窄行种植800多公顷。为了提高我
乡种植业的科技含量,今年我乡机械更新投入140万元,装备大型拖拉机3台,农具10台,大型
联合收割机1台、中型27台,有效保证了我乡的春播和秋收工作。

  目前全乡有大中型农机具57台套,各种小型农机具(小四轮)537台套,大型收割机14台。

  北药种植 通过招商引资并带动全乡农民大力开发北药的种植:招商吉林省福松市程显力、
本省本县逊河镇沾河村李耀祥到我乡种植人参35公顷,投资265 万元,预计2007年见效益,将
产出350万元;北五味的种植正在试验阶段,目前种植面积1亩,投资0.5万元。 食用菌的种植
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我乡鹿场村种植食用菌20万袋,投入资金30多万元,现已取得了一定的
成果,为鄂乡食用菌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招商引资,带动了我乡北药种植的积极性,全
乡共种植人参、甘草、平贝、黄芹等北药品种178公顷,当年创产值30万元。

  畜牧业 在“稳农兴牧、强乡富民”的方针带动下,力争早日达到“畜牧业半壁江山”这
一宏伟目标,新鄂乡在畜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较大的动作,充分利用我乡的地理和资源优势,
努力在畜牧业发展上做文章,仅仅停留在家庭养殖上是不可能形成规模的,为了使我乡结构调
整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使农民尝到了发展牲畜业的甜头,并且看到了畜牧业发展的前景是乐
观的,我乡通过上级的扶持,在规模上做文章。

  养殖业 新鄂乡于2003年向上争取扶贫资金建造了现代化养殖小区一座,占地近 1万平方
米,于2004年引进内蒙赤峰市刘彬、通辽市火林河镇石富2 个养殖大户到新鄂安家落户,共引
进绒山羊1 180只,引进约合资金35.4万元, 通过这两项举措,极大的带动了我乡养殖业的发
展,村民的养殖热情空前高涨,纷纷投入到发展养殖业这一行当上来。为了使我乡的养殖业能
够健康发展,我乡的畜牧工作人员对各养殖户给予了热情周到的服务,对于各项防疫工作能够
保证全部达到防疫标准,从而保证了我乡牲畜的健康,保证了我乡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到目前,
全乡牛存栏1 335 头,比上年同期增长9%;马存栏235匹,比上年同期增长3%;生猪存栏456头,
比上年同期增长5%;羊存栏6 148只,比上年同期增长22%;禽存栏5 162只, 比上年同期增长
9%。三是重点培植养鹿村。 新鄂乡新民村有90户,180口人,多年来,他们以养马鹿为重要产
业,到2005年全村养马鹿216头,年创效益42万元。

  旅游业 自1998年开展新鄂乡旅游业以来,沾河漂流已远近闻名,为搞好这一项目,从而
带动我乡其他产业的发展,乡党委、政府达成一致共识,在文化品位上和服务上做文章。在文
化品位上以抗日英雄李英格利的故事为题材;二是以鄂伦春族人民能歌善舞,独特的生活习惯
和民俗文化为载体。我们将这两方面文化内容深入沾河漂流,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含量,吸引更
多的游客。同时,我们克服资金困难,千方百计壮大和完善沾河漂流设施,培训导游人员,强
化服务意识,以优质服务赢得游客的好评。2005年,全乡接待游客1 000人次,总收入10万余
元。

  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使全乡的农民增产增收,县开发办为我乡改造中低产田 7 500亩,挖
掘排水沟12 300米,修建涵洞17个,桥梁1座,使我乡的中低产田得到彻底改造。维修田间路4
公里,使村民的田间管理得到保障,县开发办与我乡各村总投资共计28万元。向上级有关部门
争取,为新鄂村修建了二条分别为300、200延长米的白色路面。

  文教卫生 作为教育部门的协调单位,我们立足本乡实际,注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定期
组织教师学习和教学课交流,从而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提高了教师的业务工作能力。对教育
的“控辍”上作,下大力气,使乡政府主管领导监督,政府干部同教职工协同工作,使“控辍”
工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全年未发生一起学生辍学现象,保证了学生的九年义务教育顺利完成。
为了迎接省教育督导组的检查, 我乡同学校进行了认真的准备, 虽然教育督导组未到我乡进
行检查,但对我乡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乡卫生院对全院的医务人员进行定期的
培训,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爱岗敬业精神和救死扶伤的精神,
并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保证了患者有病能够得到及时的医治。

  计划生育 为提高广大群众在计划生育方面的知识,加大了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
全年共发放宣传单2 000多份,宣传品300多件。为保证全乡育龄妇女能够全部享受免费基本项
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我们共下乡6次为育龄妇女进行免费检查, 受到广大百姓的认可和欢
迎,全乡已婚育龄妇女494人(不包括鹿场村),普查人数479人,普查率96%,患病人数241人,
治愈人数185人,治愈率76%。通过宣传, 我乡独生子女领证人数由60多人发展到110多人。依
法行政,坚持按照“七不准”进行工作;加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优质服务工作继续深入
开展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

  防火工作 为了有效的保护新鄂乡的森林资源,今年我乡强化领导责任,建立了包村包片
责任制,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由乡政府、林业站成立了30人组成的半专业
扑火队。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及大量的宣传,提高了群众的防火意识,使我乡的防火工作取
得了显著成绩,2005年全乡没发生过一起大的森林火灾。

  其它工作 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认真建立健全各项工作
制度,全面推进农村“154”212程建设,通过一年来的工作,全乡全年无刑事案件发生。到目
前为止,全乡5个行政村,已建成省级文明村1个,市级安全文明村3个,县级安全文明村1个。
②“四五”普法工作:为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积极开展法律
宣传活动,全年共开展法制培训班8次,培训人员315人次, 发放宣传单1 200多份,法律知识
普及面96%;③安全工作: 认真执行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制定和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定期
对全乡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至今,全乡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④信访工作
稳步运行:建立健全了信访规章制度,建立工作责任制,坚持“准主管,谁负责”,一抓到底。

  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干部 为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成才,乡政府非常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
经常深入学校进行调查研究,掌握学校的最新情况以及学生的最新动态。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上,采取多方式、多手段的选拔和培养,不断吸收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到后备干部队伍中来。

  2006年全乡生产总值实现1 502万元,种植业总收入1 144万元,畜牧业总收入69.4万元,
林业收入8.5万元,渔业收入3.1万元,建筑业收入8.9万元,运输业收入 79.9万元,商饮业收
入58.3万元,服务业收入1.4万元,人均收入实现3 566元,鄂伦春族人均收入3 741元。

  种植业 新鄂乡是一个农业乡,以种植大豆为主,在耕地有限的情况下要想增加农民收入,
就必须从提高粮食单产方面下功夫,首先我们从改良种植品种方面着手,其次是依靠科技,改
良种植方法,购进行大量的精量点播机,播种时采用了一垄双行精量点播,垄三栽培,测土配
方,到2005年又进行了小垄窄行密植; 2006年由县扶贫办和新鄂村再次投入150万元,装备大
型拖拉机3台,农机具3台套,大型联合收割机3 台,有效保证了新鄂村及周边村屯的春播和秋
收工作;第三是增强服务意识,各对农服务部门提高对农服务意识,在农户中建立示范户和标
杆户,用真实的事例映照农民致富心,达到以点带面的作用,由农业技术人员下到各村推广新
的农业技术,由农机人员到各农户家中负责帮助检修车辆,同时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提高农
民的科技本领,为我乡的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6粮豆薯总产达到 6 883吨,其中大
豆种植4.5万亩小麦种植300亩,玉米270亩。

  养殖业 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在“稳农兴牧、强乡富民”的方针带动下,新鄂乡在养殖业
方面下了一番大力气,为了提高农户对养殖业的认识,乡政府对各村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增强
农户对养殖业发展的认识,从而使他们从事这一产业。为了保证我乡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畜牧
工作人员始终坚持“防重于治”这一宗旨,对我乡所有的防疫工作都尽职尽责的去完成,各项
防疫指标都达到95%以上,有效的保证我乡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基础设施的完善 为了保障农村经济的发展顺畅,为广大群众的生活提供便利,2006年乡
政府对我乡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协调县民委、扶贫办,争取资金80万元,为我乡各村改造
白色路面共计8公里;改造新鄂至逊河 10公里白色路面。几年来,各项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对于我乡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文教卫生 我乡始终把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重点抓好“控辍”工作,保证学
生能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同时争取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防火工作 为了有效的保护我乡的森林资源,我乡在防火工作上强化领导责任,建立了包
村包片责任制,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同时加强宣传,张贴标语、过街条幅,
树立警示牌,挂防火旗,发放宣传单,与各作业点签订合同,实行十户联保,成立了半专业扑
火队及护林马队,通过大量的宣传及一等系列的防护措施,使我乡的防火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06年全乡未发生一起大的森林火灾,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及奖励。

  精神文明建设 为了使我乡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乡政府注重提高全民素质,开展
一些有意义的文化活动、知识竞赛、体育比赛,全民参与,开展法律宣传活动和法制培训班,
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使酗酒闹事、赌博等现象明显减少,全乡社会治安稳定,全面
推进农村“154”工程建设,到目前为止,全乡5 个行政村,已建成省级文明村1个,市级文明
村3个,县级文明村1个。

  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在少数民族干部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乡政府非常注重民族干部的培
养工作, 不断的吸收优秀的民族干部到后备干部队伍中来,目前已确定的1名少数民族干部为
副科级后备干部,经过培养,他们已日趋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