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乡概况
克林乡概况
党委书记 张守森 金永平
人大主席 张守森 金永平
政府乡长 荆铁斌 朱玉辉
概况 克林乡位于逊克县东南部山区,距县城 148公里,与伊春市乌伊岭区,汤旺河区,
红星区和上甘岭区等四个林业局接壤,行政区划面积4 145平方公里,共辖7个行政村,13个自
然屯,总人口4 565人。全乡有耕地260 673亩(17 378.2公顷)。年有效积温1 850℃—1 950℃,
无霜期90-100天,属于第六积温带。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从乡情实际出发,深入实施“稳农、
兴牧,发展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战略,推动了乡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6年社会总产值实现
2 940 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9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 350元。
种植业 按照“调优、调专、调绿”的发展思路,2006年全乡完成种植面积 260 673亩,
其中大豆种植面积 209 238亩,小麦种植面积 675亩,药材种植面积 725亩。完成测土配方面
积3 000公顷,落实10公顷的科技实验园区一处。由于受春季连续降雨,7月份部分地区雹灾和
9月份大面积霜冻的影响,造成大豆大幅度减产,粮食总产达3 484吨,种植业总收入实现1 981
万元,比上年增长36.5%,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67.4%。林下经营管护面积达到7 600公顷。
畜牧养殖业 现已建成畜牧养殖小区2处,绒山羊羊绒加工厂1个,2008年全乡绒山羊存栏
5 878只,肉牛存栏1 516头。水产养殖、特色养殖取得新进展,貉存栏1 500只,狐存栏4 500
只,其中蓝狐4 000只,银狐500只,渔业年产量300吨,畜牧业总产值达到了193万元,同时完
成了“克林鸭蛋”的商标注册。
非国有经济 乡党委、政府坚持以“项目为纲,环境为本、科学发展”的思想,大力开展
招商引资,在原有东宝冶炼有限公司,隆鑫有限责任公司,库尔滨渔业有限公司,中林实业有
限公司等四家规模企业的基础上,2005年、2006年先后引进五加华佗有限公司、大平台雾凇旅
游有限公司和平台村山野菜加工厂等三家企业,以上项目均已完成了工商注册。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组织实施治涝工程,加强农田路改造,大力改造低产田。今年以来乡
政府高度重视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基础设施建设,把改善基础设施,改变乡村面貌当做一件大
事来抓。通过乡村两级和村民自筹资金,对各村通村公路和农田路进行整修。梅山村新修农田
路14公里,村屯沙石路3.5公里。工程总费用172 580元。克林河村至东山屯通村公路改造3 公
里,工程总费用76 000元。平台村农田路改造6公里。33检查站至平台公路改建工程18.5公里。
维修了逊乌公路,保障了正常交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们在抓物质文明的同时,围绕创建文明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工作目标,从我乡实际出发,加强对全乡党员干部群众的环境观念、环境意识的教育,倡导
文明、节俭、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此,一年来,我们从清理村屯街道“三堆”入手,彻底改变
人居环境“脏、乱、差”的局面,营造“绿、美、洁”的村屯环境,稳步推进了村屯美化、绿
化、净化、硬化工程,人居环境有了较大程度改善。今年梅山村、克林河村、天山村三个村进
行了村路改造, 投入资金达25万余元,修建村屯沙石路达10公里,克林村建成一所300平方米
的卫生院、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已投入使用,并且在街道两旁栽种了松树,进行绿化,同时设立
了垃圾箱,并由专人负责清运垃圾。克林农贸大集7月开业,为群众提供了便利。
社会事业 乡政府在抓紧抓好经济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统筹安排,积极抓好社会事业
工作,有利地推动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为全
乡的经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计划生育工作,以争创全县计划生育优质计生办为重点,
认真学习, 切实贯彻计划生育“一法一条例”。 1至10月份,全乡总人口3 461人,共出生49
人,其中男28人,女21人, 政策符合生育率96%,人口出生率14‰,全面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人
口目标任务。卫生防疫工作卓有成效,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环境,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积极推
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力争我乡参加率达到92%以上,使看病难、看病贵、看不起病和因
病致贫的问题得到初步的解决。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今年全乡扶贫助学捐款达1 000元。
民政优抚工作扎实开展,农村低保工作正在进行中,力争做到应保尽保,全乡特困户106户,
其中五保户26户,32人。实行了对特困户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和动、态管理制度。弱势群体的
基本生活得到保证。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强化对乡村干部的培训、教育、管理和监督,开展了“五
个好”村党支部创建活动和后进村党支部整顿工作,村级党支部的整体状况发生可喜的变化。
稳妥的做好新党员的发展工作, 严把党员“人口”关,新党员的质量明显提高,2006 年新发
展党员9名,其中生产一线的青年农民7名,高中或大专文化1名。加强了乡村干部的作风建设,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了乡村财务管理制度、乡村干部作风建设细则、
机关后勤管理等制度,形成了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切
实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加大了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使我乡党风、政风得到进一
步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