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林业

林业·森工

林业






  [ 概况] 北安市林业局是市政府主管林业工作的事业单位,规格为正科级。其主要是行使
对北安市行政区域内森林资源管护、木材生产、林区社会综合管理等职能。通过大力调整产业
结构,确定了重点以“林、苗、药、蛙、牛、鹅、鹿”等为主体的产业项目,扭转了单一依靠
木材经济的陈旧模式。全局现已基本实现“一场一业”或“一场多业”,使林业经济开始步入
多元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道路。局机关内设有人秘股、多种经营股、财务股、林产工业股、
防火办、生产经营股、林政股,下设缸窑林场、胜利林场、404 林场、303 林场、幸福林场、
自治林场、林木种子园,中心苗圃,全系统现有职工2 200 名。全局总经营面积为93 410公顷,
其中有林地40 106公顷。办公地址在市中央路230 号。

(宋宝冬)

  [ 森林防火] 2001年,共查处火险隐患60起,清理无证入山人员284 人、车辆94台次,处
罚教育68人,拘留20人,无森林火灾发生。2002年,相继组织开展了“三清”工作,整个森防
期共出动防火宣传车86台次,签订防火公约5 461 份,发放宣传单36 000份,设立防火检查站
32处,查处无证入山和野外用火人员87人,拘留14人,无森林火灾发生。2003年,通过广泛宣
传《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重点加强火源管理和对重点火险区段看守,确保无森林火
灾。2004年,按照市政府制定的《北安市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长效机制》,对森防工作精心部
署,周密安排,采取了7 项有力措施,取得了连续14年无森林火灾发生的好成绩。组织60人扑
火队支援五大连池市扑救森林火灾。

(宋宝冬)


  [ 森林资源保护] 2001年,共查处滥伐木材案件2 起,打击滥伐团伙1 个,捣毁非法木材
加工点2 个;扣押无证运输车辆10台,对无证木材加工企业查扣设备8 台,没收木材41立方米;
没收捕鸟网30张,放飞野生鸟200 余只;共清查林业用地5 000 余亩。2002年,查处滥伐林木
案件3 起、毁林开荒案件1 起、乱捕滥猎野生动物案件4 起,查处无证运输车辆18台,收回被
侵占林地27亩。2003年,查处盗伐林木案件5 起、侵占林地案件1 起、盗猎野生动物案件6 起,
清查无证木材加工企业4 家。2004年,配合《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颁布实行,全年共开展
湿地保护清查行动3 次,清查乱占湿地、在湿地违法采砂、捕鱼案件16起,收回湿地60余亩。
制定了《乌裕尔河源头生态自然保护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宋宝冬)

  [ 森林病虫鼠害防治检疫] 2001年,完成森林病虫鼠害防治面积1.45万亩,防治面积达到
66.82%;实施森林监测面积52万亩,监测率达到87.5% ;检疫苗木602 万株,检疫率达到100%,
调运检疫率达到90%.2002年,共完成森林病虫鼠害防治面积3.18万亩,防治率达到68.53%;实
施森林监测93.58 万亩,监测率达到85% ;检疫苗木934 万株,检疫率达到100%.2003 年,北
安市作为全国森林病虫鼠害预测预报试点县,顺利完成承担的测报工作,并在全省此项工作联
合检查评比中获得总分98分(满分100 分),位居全省前列的好成绩。全市共完成森林病虫鼠
害防治面积16 800亩,防治率达到72.1% ;监测面积98.63 万亩,监测率为88% ;检疫苗木565.5
万株,检疫率达到100%.2004 年,完成森林病虫鼠害防治面积1.245 万亩,防治率达到71.22%;
完成监测面积54.98 万亩,监测率为87.9% ;检疫苗木695 万株,检疫率100%.

(宋宝冬)


[ 林业木材生产经营管理] 2001年,制定了新的木材生产经营管理办法(即“木材生产统
一、归楞检尺统一、销售价格统一、货款回笼统一”的“四统一”管理办法),共生产木材6
700 立方米,实现销售收入371 万元。2002年,严格实行《冬季抚育伐生产管理办法》和“四
统一”办法,共生产木材6 800 立方米,实现销售收入271 万元。2003年,生产木材5 400 立
方米,实现销售收入162 万元。2004年,生产木材4 000 立方米,实现销售收入140 万元。

(宋宝冬)


  [ 造林绿化] 2001年,完成造林30 000亩,义务植树40万株,完成绿色通道工程建设46公
里,栽植云杉大苗1 万株、花灌木1 万株,培育苗木180 万株。2002年,编制完成了《北安市
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试点实施方案》,并争取到管护资金69.3万元。完成造林25 000亩、封山育
林30 000亩,种苗培育640 万株。2003年,完成造林34 198亩(其中:退耕还林完成10 625亩,
“三北”防护林4 期工程完成3 573 亩,国有林场两荒造林完成20 000亩)。同时,还完成封
山育林任务30 000亩、重点生态公益林管护任务19.8万亩、全民义务植树62万株、种苗培育1600
万株、绿色通道松绑、补植、浇灌工作46公里及全市9 个乡镇退耕还林核查。2004年,全市共
完成造林任务30 958.9亩。其中:国有林场完成20 438亩(其中:两荒造林完成8 620 亩,
“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2 353 亩,封山造林9 465 亩),乡镇完成10 520亩(其中:退耕还
林1 279 亩,两荒造林800 亩,“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8 441 亩)。全年完成封山育林30 000
亩,义务植树44.9万株。

(宋宝冬)


  [ 退耕还林和“三北”防护林4 期工程] 2001年,全市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3 622 亩,
国家投入苗木补助款50万元,粮食补助款140 万元,医疗教育补助20万元。2002年,全市完成
“三北”防护林4 期工程建设任务9 000 亩。其中:国家投资41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0万元。
2003年,全市完成退耕还林10 625亩,完成“三北”防护林4 期工程任务3 573 亩。2004年,
全市完成退耕还林1 279.9 亩,完成“三北”防护林4 期工程10 794亩(包括国有林场完成造
林2 353 亩,乡镇完成造林8 441 亩)。


(宋宝冬)

  [ 林业适用新技术和苗木培育] 2001年,完成林业种苗培育180 万株,培育品种有小黑杨、
金丝柳等10余个品种。2002年,完成林木种苗培育640 万株,共投入资金241 万元,大胆尝试
了科技含量高的容器育苗工作,培育容器苗80万株。2003年,完成种苗培育10个品种750 万株,
并培育容器苗80万株。2004年,完成种苗繁育面积800 亩,全年共繁育良种苗木40余个品种1000
万株,包括银中杨、垂柳、红皮云杉等750 万株和樟子松容器苗250 万株。市自治林场生态苗
圃被国家林业部授予“质量信得过苗圃”。

(宋宝冬)

  [ 林业产业] 2001年,市林业中心苗圃进行了改扩建工作,培育各类苗木17种110 万株。
自治林场苗圃做为生态苗圃培育小黑杨、金丝柳等苗木70万株。2002年,市林业中心苗圃投入
资金131 万元,继续进行改扩建工作。培育苗木23种340 万株。自治林场投入资金110 万元,
培育苗木10种320 万株。同时,成功培育容器苗80万株。两个苗圃建设初步形成种苗培育基地
化、专业化、品种多样化和种苗良种化。2003年,市自治林场用材林苗木培育基地建设项目完
成投资120 万元,新增苗圃面积100 亩,实现育苗10个品种750 万株,并培育容器苗80万株;
缸窑林场投入230 万元引进优质奶牛50头,建牛舍400 平方米;幸福林场实现肉牛存栏126 头,
404 林场培育北药苗木10余种100 万株,乌裕尔河上游水源地治理及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开始启
动。2004年,自治林场完成投资200 万元,繁育苗木800 亩400 余个品种1 000 万株;404 和
303 林场共投入20余万元,扶持北药大户10户,种植北药200 亩;缸窑林场组建了北安市森源
奶牛养殖股份有限公司,筹措资金500 万元,引进繁育奶牛300 头;303 林场投资20余万元建
设1 处林蛙养殖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6 万平方米,引进优质种蛙5 000 对;市林业局组建了
饲草公司,建立饲草基地80公顷;完成了乌裕尔河上游水源地自然保护区项目和种子园林木良
种繁育基地项目的踏查和可研论证工作。

(宋宝冬)

  [ 精神文明创建] 2001年,组织干部职工先后开展了迎接建党80周年、庆祝申奥成功、中
国加入WTO 等一系列庆祝活动及义务劳动和各种群体娱乐活动。2002年,局党委组织林业系统
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实际行动喜迎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相继组织了
迎十六大召开和建团8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开展了以“爱我家园,绿化祖国”为主题的青年义
务植树活动和“一帮一”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2003年,全局各单位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
动,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为林业建设献计献策。各基层林场加大了
林区公益事业投入力度,实现了场区公路全年畅通,解决了林区通讯难、乘车难、看电视难等
问题,有效地提高了林区精神文明程度。2004年,带领全系统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届四
中全会精神,扎扎实实开展“两风”建设活动,加大反腐倡廉力度,促进了林业基层精神文明
建设。全年各林场共完成场区道路砂石化平整改造30余公里,种植行道树5 000 余株,建花池
6 个700 余平方米,新建球场2 处,购置科普图书600 余套(本),评比出“五好家庭”和
“十星级文明户”30户,组织以戒“黄、赌、毒、破除封建迷信、反对邪教”为主要内容的宣
传活动3 次,发放宣传材料1 500 余份,受教育群众达2 000 余人次。通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的开展,有效地净化了林区社会环境,提高了群众的精神文明程度。

(宋宝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