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省通北林业局

林业森工

省通北林业局



省通北林业局

  [ 概况] 黑龙江省通北林业局始建于1958年,1965年正式投产,年生产木材30万立方米。
县团级单位,隶属于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施业区总面积309 800 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
175 656 公顷,森林活立木总蓄积10 390 015立方米,有林地蓄积9 721 857 立方米。地处黑
龙江省小兴安岭西北坡布伦山脉,大部属于黑河市域南部北安市所辖,小部属于海伦市所辖,
北部和东部与沾河林业局相邻,南部和西南部与绥棱林业局、海伦市毗连,西部与建设农场、
红星农场及北安市的303 、404 林场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27 °15‘00 〃~128 °00‘01 〃、
北纬47°37‘00 〃~48°38‘01 〃。现有制材工业、林产工业、基本建设、机械检修、林区商
业、农副产业等综合性生产设施,以及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公检法司、生活服务等全套事业
机构。有居民11 291户,总人口32 883人。其中:在职职工6 111 人,退休职工3 978 人。全
局形成固定资产原值20 12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净值11 935万元)。多种经营农业用地322890
亩。现有基层单位33个(其中:有14个林场所和1 个农场),局机关有35个部门科室。共有36
个基层党委(总支)、直属支部,共有党员1 575 名。其中:在岗党员857 名,离退休党员393
名,流动党员272 名。办公地址在北安市通北镇北侧。

(姜喜军)


  [ 企业改革] 2001年,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改革促发展,不断大胆探索,积极稳妥运作,
进行了一系列综合配套改革。将原多种经营局一分为三,成立了农业技术科,重新组建了多种
经营局;将南北河街道、职工二院与前锋林场进行了合并;对闲置的公用房舍,进行了竞价出
售,盘活了闲置资产;对教师实行竞聘上岗,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考试和综合
评定,在全局公开择优录用音乐、美术、数学、微机、外语等专业教师11名。2002年,按照招
聘名师、打造名校的思路,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考试和综合评定,在全省范围
内招聘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17名,招聘教师月工资都在3 000 ~4 000 元之间,个别
教师月工资达到4 500 元。2003年,制定出台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暂行办法》、《职工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实施细则》,进行了医疗保险改革。2004年,对物资供应科、水厂、职
工医院等单位实行了放开或部分放开经营,进行了用车制度改革,局机关封车节油,变卖旧车,
由司机个人出资购入7 辆新车,重新制定了车辆使用管理办法,有效地控制了小汽车费用的支
出。进行了机关经费使用制度改革,实行办公费、差旅费、电话费、招待费4 费公开,严格费
用标准,控制了费用支出。

(姜喜军)


  [ 森林资源与保护管理] 2001年,有林地面积175 656 公顷。其中:天然林面积130 972
公顷,人工林面积44 684公顷,森林活立木总蓄积10 390 015立方米。有林地蓄积9 721 857
立方米。其中:天然林蓄积7 364 391 立方米,人工林蓄积2 357 466 立方米。为加强森林资
源管理,召开了资源林政工作会议,制定下发了《通北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实施
办法》。同时,定期不定期监督检查森林经营、采伐单位对森林资源的一切经营和利用活动。
2002年,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烧柴管理的通知》,遏制了浪费和破坏森林资源的现象。
2003年,加强了采伐作业管理,严格伐区拨交验收,有效地控制了超强度和局部天窗现象。2004
年,加强了对采伐限额、调查设计、林区烧材、检查站、资源档案等管理,有效地控制了不合
理的资源消耗。


(姜喜军)


  [ 营林生产] 2001年,制定下发了《通北林业局营林生产实行跟踪追究领导责任制度的暂
行规定》、《通北林业局营造私有林实施细则》,坚持做到造管并举,严把造林质量关,各项
营林生产作业全部实行了分户经营承包,使营林生产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全年更新造林13559
亩,育苗390 亩,森林抚育25 100亩。2002年,更新造林11 734亩,育苗390 亩,森林抚育30
031 亩。2003年,制定下发了《通北林业局营林生产暂行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了营林生产
质量管理。更新造林11 020亩,育苗315 亩,森林抚育23 000亩。2004年,更新造林10 050亩,
育苗255 亩,森林抚育19 995亩。

(姜喜军)

  [ 木材生产] 2001年,坚持从调查设计开始,从产、运、贮3 个环节入手,严把造材关,
在合理造材上下功夫,做到了“五清一化”,提高了造材合格率和经济材出材率,提高了经济
效益。木材产量36 699立方米。2002年,木材产量26 837立方米。2003年,木材产量34 995立
方米。2004年,木材产量33 566立方米。

(姜喜军)

  [ 林产工业] 2001年,进一步加强了林产工业管理,完善了承包、租赁经营管理办法,规
范了承租者经营行为,建立了牙签产品协会,为租赁单位创造了宽松的经营环境。全年牙签产
量555 吨,火柴梗产量600 吨,木片产量35 000立方米。2002年,牙签产量800 吨,火柴梗产
量800 吨,木片产量3 291 立方米。2003年,牙签产量500 吨,火柴梗产量1 000 吨,木片产
量11 832立方米。2004年,牙签产量610 吨,火柴梗产量1 365 吨,木片产量5 044 立方米。

(姜喜军)


  [ 多种经营] 2001年,坚持把农业开发和北药开发作为多种经营内部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
把实施“牛经济”牵动战略作为多种经营内部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快速推进。召开了多种经
营暨农业工作会议,制定下发了《通北林业局多种经营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奖惩办法》、《关于
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的若干规定》、《关于大力发展养殖业的若干规定》,有利地促进了多种经
营快速发展。全年多种经营农业用地播种面积279 390 亩,总产量32 179 850公斤(其中:大
豆播种面积209 000 亩,产量20 025 000公斤;小麦播种面积20 000亩,产量4 560 000 公斤;
种植水稻300 亩,产量60 000公斤;种植平贝60亩、黄芪15亩、龙胆草107 亩、防风130 亩、
水飞蓟15亩、黄芩9 亩、板兰根15亩、其他药材9 亩,共种药材310 亩),养牛1 200 头,养
羊2 736 只,养猪2 670 头,养禽3.5 万只,养蜂568 箱,养鹿65只,养鱼水面1 080 亩。2002
年,召开了多种经营推进会议,现场参观了红光、曙光、换装、朝阳、红星等林场(所)发展
多种经营的做法,进行了经验交流。全年多种经营农业用地播种面积279 390 亩,总产量38 683000
公斤(其中:大豆播种面积151 405 亩,产量22 710 000公斤;小麦播种面积22 215亩,产量
6 664 000 公斤;种植水稻7 000 亩,产量1 225 000 公斤;种植玉米4 040 亩,产量606000
公斤;种植马铃薯10 000亩,产量10 000 000公斤;种植龙胆草120.23亩、防风160 亩、水飞
蓟2 562.57亩、平贝35.9亩,大力子47亩、黄芪100 亩、五味子18.3亩、柴胡3 亩、穿地龙22
亩、党参2.3 亩、桔梗3.7 亩、黄芩4.5 亩、刺嫩芽22.5亩,共种药材3 102 亩),养牛6 329
头,养羊7 580 只,养猪4 500 头,养禽10.3万只,养蜂718 箱,养鹿83只,养鱼水面1 500
亩。2003年,加大了多种经营资金投入,通过与北安信用联社协调运作,为职工投放贷款1 000
余万元,解决了职工发展多种经营的资金短缺问题。全年多种经营农业用地播种面积279 390
亩,总产量30 732 900公斤(其中:大豆播种面积178 572 亩,产量26 755 000公斤;小麦播
种面积5 000 亩,产量1 000 000 公斤;种植水稻3 000 亩,产量450 000 公斤;种植玉米4
000 亩,产量600 000 公斤;种植马铃薯10 000亩,产量10 000 000公斤,种植龙胆草200 亩、
平贝60亩、黄芪80亩、五味子50亩、细辛20亩、其它18 500亩,共种药材18 910亩),养牛14
875 头,养羊11 650只、养猪15 000头、养禽10.5万只、养蜂768 箱,养鹿83只,养鱼水面1
500 亩。2004年,加大了多种经营工作力度,坚持在资金、技术、物资上帮扶,面对6 月7 日
发生的严重冻害,积极组织了抗灾自救,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抗灾自救的指导意见》,成立
了由农业科、工商局、公安局等部门单位人员组成的种子稽查组,严厉打击乘灾之机销售假冒
伪劣种子的违法行为。局场(所)两级领导亲自深入现地了解受灾情况,做好灾情核查、上报、
种子落实以及特困受灾种植户的帮扶等工作,先后调集车辆并垫付资金100 多万元,组织有关
人员赴北安、五大连池、加格达奇、嫩江、黑河、逊克等地购种,还专门拨出10余万元资金,
为特困受灾种植户购进了15吨扶贫种子,全局仅用5 天时间全部补种、毁种完毕。7 月2 日,
投入部分资金并召开抗灾募捐动员会,总共筹集资金18万元,购进促早熟叶面肥免费发放到林
区职工受灾户的手中。通过采取一系列超常举措,全局农业实现了大灾之年大丰收的喜人局面。
多种经营农业用地播种面积279 390 亩,总产量34 379 000公斤(其中:大豆播种面积171 555
亩,产量22 303 000公斤;小麦播种面积1 000 亩,产量150 000 公斤;种植水稻1 000 亩,
产量300 000 公斤;种植玉米5 000 亩,产量1 000 000 公斤;种植马铃薯10 000亩,产量10
000 000 公斤;种植龙胆草500 亩,平贝85亩、黄芪60亩、五味子50亩、细辛20亩、其它药材
5 435 亩,共种药材6 150 亩),养牛15 103头,养羊16 250只,养猪15 862头,养禽10.2万
只,养蜂619 箱,养鹿92只,养鱼水面1 500 亩。

(姜喜军)

  [ 基建环保] 2001年,坚持以改善林区环境面貌为突破口,全面加大了小城镇建设力度,
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办实事,重点解决了行路难、上学难、住房难、吃水难、用电难等问题。
进行了巷道改造,完成巷道白色路面4 条6 000 多平方米,使白色路面总面积达78 000多平方
米,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局址交通网络;实施了集资建楼,通过招商引资,新建集商饮服居于一
体的居民楼1 栋3 969 平方米;林业局投入250 万元,在第一中学新建1 栋面积3 000 平方米
的教学楼,改善了教学环境。2002年,加大了教育投入,新建第一小学教学楼1 栋3 500 平方
米;实施了集资建楼,通过招商引资,新建集商饮服居于一体的居民楼1 栋3 100 平方米;采
取“职工集一块、林场筹一块、局里投一块”的办法,使曙光等4 个林场(所)吃上了自来水。
2003年,新建开发楼1 栋4 800 平方米。进行了通讯设施建设,在前进林场、前峰林场各建通
讯铁塔1 座,使山上大部分地区都能被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网络覆盖。2004年,投入560 万元,
在兴林大街东侧市场西侧建集商饮服居为一体的集资楼8 640 平方米,对兴林大街西侧2 号楼、
3 号楼住宅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局址东环路改建砂石路面,提档升级,路面宽6 米长2 027 米,
与通北镇通往绥北公路的路段相接;投入资金60万元,新建两口深水井,维修改造了管网、净
水厂、一级泵房,解决了局址供水问题,并继续采取多方集资的方式,使前锋林场职工群众吃
上了自来水;将原市场和停车场进行了东移,新建林区集贸市场及客运停车场1 处,北部为停
车场,面积3 000 平方米,南部为集贸市场,面积2 500 平方米,集贸市场地面全部铺设步道
砖;投入22万元,将兴林大街两侧人行道由普通人行道板全部改为铺设彩砖,总面积6 600 平
方米,改善了人行道的质量;投入240 万元,建2 383 平方米的检法办公及技术业务用房1 栋;
投入169 万元,建1 040 平方米的看守所1 栋。

(姜喜军)

  [ 机械电力] 2001年,加强了对机械电力设备的管理,山上林场(所)接通了国电,彻底
所决了制约山上林场(所)发展经济的“瓶颈”问题。对一部分因木材减产和森运改汽运闲置
的机械设备进行了出售,盘活了资金,实现了以资产换资金的目的。2002年,实施了电网改造
国网供电启动工程,对有电的山上林场(所)和局址供电设施设备全部进行了改造,减少了电
损,提高了供电质量。同时,借助国家进行农网改造的契机,积极向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
黑河电业局汇报有关情况,国网供电工程全面启动。2003年,成立了固定资产清查领导小组,
对固定资产进行了清查盘点,建帐立卡,摸清了固定资产底数,清理整顿了设备出租合同不规
范、租期时间长、租金流失、人情出租等问题,进一步加强了对固定资产出租、出售的管理与
监督。全面启动实施了山上林场(所)通电的各项准备工作。2004年,山上林场(所)全部实
现了通电,9 个林场(所)、6 个农业点、2 219 户居民告别了无电的历史,解决了长期以来
制约林场(所)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姜喜军)


  [ 企业管理] 2001年,从严、细、实入手,堵塞漏洞,挖潜增效,增收节支,向管理要效
益。对全局计统人员进行了1 次业务培训,提高了计统人员的业务素质。2002年,加强了劳动
工资管理,严格实行工资联审,对生产单位实行产量工资,按工作量支付,费用单位按定编、
定员拨付。加强了审计监督,全面开展了经济效益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认真剖析了制约企业
发展的症结问题,堵塞了管理漏洞,做到了利润单位不欠缴、费用单位不超支。2003年,加强
了财务管理,成立了以林业局局长为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强化企业财务管理领导小
组,对林业局及基层单位所有银行帐户进行了一次性清理,制定了银行帐户变更审批制度,强
化了经营收支管理,杜绝了帐外帐、小金库现象。加强了大宗物资采购管理,成立了物资集中
采购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局供应科,具体工作由局领导小组负责,采购办负责日常工作。
实行集中采购物资项目主要包括:汽油、柴油、机油、原煤、元纲等19种。2004年,加强了计
划管理,进行了整章建制,制定下发了《通北林业局2004年生产经营与社会发展目标计划》,
各项经济活动全部纳入了综合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办事,严格执行项目审批制度、基本建设
管理制度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彻底杜绝了计划外项目和随意购置固定资产的现象。加强了财
务管理,实行并完善了资金收支月计划日报表制度、“一支笔”批钱制度、收支两条线制度,
严格按照计划、生产进度、上缴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拨款。实行了成本一票否决制度,使成本消
耗得到了有效控制。加强了物资管理,煤油实行计划供应,定额消耗。


(姜喜军)


  [ 安全生产] 2001年,积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了防患于未然,减
少杜绝了生产事故。召开了安全工作会议,转发并执行了《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关于〈国务
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的实施意见(试行)》。全局各基层单位的场长、
主管安全副场长、安全员共计76人,参加了松花江林业管理局举办的安全指挥人员和安全管理
人员任职资格认证培训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2002年,转发了总局《关于开展锅炉压
力容器压力管道及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的通知》,并立即开展了此项工作。2003年,举办了锅
炉培训班,司炉人员全部参加,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2004年,建立健全并认真执行了安
全检查工作制度,定期不定期进行安全大检查,除每季组织1 次安全大检查外,在冬运生产和
转产换季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全面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使隐患得到了整改,防止了各类事
故的发生。

(姜喜军)


  [ 商贸业] 2001年,原国营商店松风商场实行了国有民营,其他集体商店全部实行了民有
民营,林区商业的主体主要是个体商业。个体商业260 户,从业人员420 人,销售额410 万元。
2002年,通北林区有集贸市场5 处。其中:山下地区2 处,南北河地区3 处,全年上市品种成
交金额490 万元,上市8 大类50多个品种,有效地保证了职工生活需要。个体商业351 户,从
业人员488 人,销售额650 万元。2003年,个体商业 360户,从业人员512 人,销售额690 万
元。2004年,对局址集贸市场进行了改造,将原市场进行了东移,新建林区集贸市场1 处,面
积2 500 平方米,集贸市场地面全部铺设了步道砖。个体商业368 户,从业人员528 人,销售
额820 万元。


(姜喜军)

  [ 公检法司] 2001年,全面加强了政法机关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有力地保障了林区的
政治安定、社会稳定。通北林业地区公安局全面开展了“三项教育”活动,强化了干警政治业
务学习,突出整章建制,完善整改措施,重塑了公安机关形象。通北林区人民检察院受理提请
批捕案件11件16人,批捕11件14人,不批捕2 人,受理移送起诉案件9 件21人,起诉7 件12人,
免诉1 件2 人,上报分院1 件7 人。通北林区基层法院审理刑事案件9 件,判处18人,审理民
事案件100 件,判决40件,其他处理60件。通北林区司法局开展了“四五”普法教育,进行了
骨干人员培训,共计382 人。2002年,通北林业地区公安局开展了打击盗窃森林资源犯罪活动,
严厉打击了董丛军盗伐盗窃森林资源犯罪案件。通北林区人民检察院受理提请批捕案件9 件10
人,批捕8 件9 人,不批捕1 件1 人,受理移送起诉案件11件13人,起诉8 件10人,上报分院
3 件3 人。通北林区基层法院审理刑事案件10件,判处12人,审理民事案件99件,判决37件,
其他处理62件。通北林区司法局律师事务所,为林业局代理诉讼1 起经济案件,一次性为林业
局挽回经济损失750 万元,有力地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2003年,通北林业地区公安局成功地
侦破了一个影响通北林区乃至全省森工林区政治稳定的非法组织案件,“通北林业局老年人自
愿互助联合会”借助要福利待遇之名,4 次非法拦截旅客列车,多次冲击林业局党政机关,严
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生活及工作秩序,影响了林业局乃至全省森工的政治安定、社会稳定。
在破获这起案件中,公安干警表现了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格执法,措施稳妥,终于查清
了非法组织全部铁的犯罪事实,依法取缔了非法组织,处理了非法组织头目王清山,保证了通
北林区乃至全省森工林区的政治稳定。通北林区人民检察院受理提请批捕案件4 件5 人,批捕
4 件5 人,受理移送起诉案件9 件13人,起诉7 件11人,不起诉2 件2 人。通北林区基层法院
审理刑事案件8 件,判处8 人,审理民事案件107 件,判决107 件。通北林区司法局针对非法
组织案件,加大了“四五”普法宣传的力度,重点加强了对《信访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条
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2004年,通北林业地区公发局开展了队伍规范化建设,教育
干警要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观念和顽强不屈、无私奉献、坚定果敢、爱憎
分明、勇于战斗的良好品质和精神风貌,从而塑造了林区人民警察的新形象。通北林区人民检
察院受理提请批捕案件7 件11人,批捕7 件11人,受理移送起诉案件3 件4 人,起诉3 件4 人。
通北林区基层法院审理刑事案件3 件,判处3 人,审理民事案件112 件,判决112 件。通北林
区司法局加强了法律服务工作,积极做好民调工作,把各种矛盾化解在了萌芽之中。

(姜喜军)

  [ 社会综合治理] 2001年,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加强了社会综合治理,确保了
林区社会安定、政治稳定。开办了第2 期“法轮功”练习者教育转化学习班,抽调公检法36名
干警,对32名“法轮功”练习者进行了为期34天的封闭办班教育,使其得到了有效转化。同时,
对山下地区重新划分了5 个“打防控”责任区,下发了《进一步推进山下地区“打防控一体化
建设工作意见》。山上林场所推广了换装场的”154 工程“工作经验,并在换装场召开了”154
工程“现场推进会。2002年,制定了《关于创建安全小区活动实施方案》,开展了创建安全小
区活动,广泛开展了由包片民警、包片委主任、包片领导为一体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联防、
联治、联建“活动,使职工群众有了安全感。2003年,坚持从维护林区稳定的大局出发,逐级
落实了保稳定目标责任制,实行一票否决,形成创造了一种群防群治、上下联合、互为补充、
齐抓共管的新格局,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保稳定责任体系。2004年,制定了《开展创建”平安通
北林区“活动实施方案》,深入实施了打防控一体化、”154 工程“和平安林区建设,严厉打
击了各种暴力犯罪活动。

(姜喜军)


  [ 社会事业] 2001年,坚持“三个文明”建设一起抓,推进了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投入100
多万元,购置了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增设了语音室、微机室、实验室和配套设施,改善了教
学环境;举办了第十一届田径运动会和职工篮球赛、乒乓球赛、排球赛、拔河赛、大型歌咏比
赛、露天歌舞晚会、金秋花卉展、灯展等。2002年,各林场(所)卫生所配齐了人员,健全了
“三室一房”,认真开展了初级保健工作,使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得到了医治,解决了林场
(所)职工就医难的问题;对文化娱乐场所、网吧、电子游戏厅等经营场所进行了重新登记和
检查,全局有歌舞厅4 家、网吧8 家、电子游戏厅4 家、书店1 家、个体租书租影碟6 家、台
球厅2 家。承办了北安市暨北安市中省直领导班子友谊杯篮球赛,林业局党政班子成员组队参
赛并荣获了第一名。2003年,按照招聘名师、打造名校的思路,加强了教育教学工作,提高了
教学质量,高考中有26名考生进入本科分数线,其中6 名考生进入本科重点院校分数线。2004
年,高考中有42名考生进入本科分数线,其中8 名考生进入本科重点院校分数线;全面改造了
局域有线电视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已延伸到局域北部边缘地带,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了100%.
山上林场(所)全部实现了有线电视入户。

(姜喜军)


  [ 党组织建设] 2001年,加强了各级党组织的思想、组织和作用建设,为林区经济和社会
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开展了党建“一把手工程”活动,调动了党务工作者的积极性。
2002年,开展了“创特色支部、建政治业绩”活动,评选出6 个先进基层党组织、58名优秀共
产党员、22名优秀党务工作者。2003年,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两风”建设实施方案》,突
出加强了“两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制定下发了《通北林业局科(场)级后备干部队伍
建设工作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了后备干部管理。2004年,开展了“两创一争”活动,制定
下发了《创发展型领导班子方案》、《创特色支部,争做小康先锋活动实施方案》,召开了基
层书记会,对松花江林业管理局党委命名的特色支部进行了表彰。转发了《松花江林区开展三
级联创“六个好”党组织竞赛活动实施意见》,全面部署安排了全局三级联创“六个好”竞赛
活动,局党委进入了总局先进行列,30% 的基层单位达到林业局先进目标。

(姜喜军)

  [ 宣传工作] 2001年,深入宣传贯彻落实了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公民道德建设实
施纲要》,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热潮。2002年,召开了新闻宣传
工作会议,部署了新闻宣传工作任务,深入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并通过以会代训的
形式对与会人员进行了新闻宣传业务培训。2003年,深入开展了学习宣传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化了局、场两级中心组学习,全局举办了两期理论骨干培训班,
轮训人员240 余次。2004年,举办了十六届四中全会、“三个代表”学习班,培训理论骨干46
人,举办了《两个条例》知识竞赛,有25个单位的57名选手参加了竞赛。

(姜喜军)

  [ 纪检工作] 2001年,坚持强化教育工作,增强了广大党员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自觉性,
有效地保证和促进了林区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开展了“读《明鉴》正风气”答题活动以及党
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举办了党风廉政知识竞赛,召开了党风廉政建设表彰大会,表彰了
法院、环通公司、曙光经营所3 个单位和48名先进个人。2002年,开展了警示教育活动,组织
党员干部学习观看《高墙内的钟声》,写出观后感。开展了向优秀党员领导干部汪洋湖学习活
动。清查了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中小学乱收费和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规范了行业行为。
2003年,加强了“两风”建设,制定了《通北林业局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案》,333
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参加了廉洁从政知识竞赛。开展了警示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观看了《扭
曲的人生__李真贪污受贿案剖析》电视教育片,党员受教育面达97.8%.2004年,开展了党风廉
政建设宣传月活动和《两个条例》知识竞赛和知识测试活动,局机关科室、部门负责人带头参
加测试,全局1 124 名党员参加了测试;认真执行“四承诺、三树立、两禁止”规定,局党委
主要领导在全局“两风”会议上进行了郑重承诺,相关部门做了表态发言,全局设立了32个举
报箱、36部举报电话;建立了廉政档案,333 名正副科级领导干部每人填写15张廉政档案登记
表,使廉政档案更加科学、规范、便于管理。


(姜喜军)

  [ 信访工作] 2001年,坚持以落实党的信访政策、处理各类信访历史问题为主,有效地化
解了人民内部矛盾,保持了林区的社会稳定。全年来信来访928 人次。2002年,完善了信访接
待日制度,变上访为下访,密切关注信访工作中不稳定重点对象,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
解决在内部、解决在初始阶段。全年来信来访230 人次。2003年,坚持依法治访的方针,全面
搞好各类不稳定因素的排查调处工作,有效地预防和杜绝了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发生。全年来信
来访58人次。2004年,坚持从维护职工群众的利益入手,遇到上访者不推诿,发现问题主动介
入,对国家和上级的政策规定,不隐瞒、不欺骗,并根据林业局的实际情况,尽最大努力去满
足、去解决,掌握了化解矛盾的主动权,重点解决了前进林场退休职工上访以前年度小麦顶工
资事宜,把退休职工小麦顶工资不足的差给予了补发,漏做的工资由林场给予了补发,赢得了
职工群众的理解。全年来信来访60人次。

(姜喜军)


  [ 群团工作] 2001年,坚持加强对群团工作的领导,强化了企业的民主管理,发挥了职工
主人翁作用和广大青年、团员在林区生产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推进了林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
展。进一步修订完善了《通北林业局局务公开实施方案》,局场两级全面实施并建立了定期公
开制度,增强了企业管理工作的透明度。2002年,组织了林业老英雄马永顺事迹演讲报告团,
在全局巡回演讲,掀起了向马永顺老英雄学习的热潮,推进了天保工程和管护承包责任制的顺
利实施。2003年,进一步完善了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形成了局、场、段、组4 级民主管理网络。
开展了民主评议领导干部活动,使职工群众加深了对局情、场情的了解,增强了主人翁责任感。
2004年,开展了冬运木材生产竞赛、安全无事故竞赛、伐区作业质量竞赛等一系列竞赛活动,
有效地促进了林区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

(姜喜军)


  [ 精神文明] 2001年,坚持以强化职工群众理想、信念、道德教育为主线,以“三文明”
兴林杯大赛为载体,进一步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获总局级金杯标兵单位2 个、金杯单位7 个,
林业局获得总局级“双文明”大赛金杯单位。2002年,获总局级金杯标兵单位3 个、金杯单位
9 个,林业局荣获总局金杯单位。2003年,开展了“三文明”兴林杯大赛活动,各单位结合实
际开展了创先争优、文明单位、十星级文明户、六好主人、安全文明小区、文明职工、岗位能
手等竞赛活动,形成了以小赛保大赛,全行业、全社会共同参赛的良好局面,促进了社会风气
好转。2004年,实施了生态林场所建设工程,山上15个林农场(所)共植树76 796株,植绿篱
2 900 延长米,夹杖子16 737延长米,修路44 877延长米,修砌排水沟57 214延长米,上砂石
40 000多立方米,种花76 615株,义务劳动14 640人次,林场(所)环境得到了全面改善。

(姜喜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