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广播电视
概况
[ 概况] 北安市广播电视局是市政府所属正科级事业单位,内设人秘股、事业股,编制19
名。下辖北安人民广播电台、北安电视台、北安有线台、北安多路微波电视台传输中心。办公
地址在市交通路246 号。
(李朝印)
[ 宣传] 2001年,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喉舌、桥梁作用,以高度
的新闻敏感性,采访、编辑、制作、播出了反映时代脉搏、对全市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有积
极作用的电视节目。全年播出新闻节目144 期,专题《漫步乌裕尔》45期,各类专题片和电视
讲话27期,广告和文艺节目总播出时间为150 小时。全台共播发新闻稿件1 750 篇,较上年增
加100 篇。在黑河台发稿121 篇,较上年超额12篇,对上报道仍列黑河各县(市)之首。2002
年,电视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全力打造“精品年”,宣传工作创造新佳绩。全年共发稿件1
840 篇(其中:消息1 504 篇,编后话25篇,评论21篇,其它稿件280 条),同比增加600 多
篇。播出专题节目95期。在省电视台发稿58篇(其中:《新闻联播》17篇,《新闻66》41篇),
在黑河电视台发稿138 篇(其中:头题23篇,上题要36篇),不仅实现了在省电视台“零”的
突破,而且在质和量上实现了大的跨越。《新闻66》发稿量名列全省66县市第9 位,地台发稿
仍列黑河各县市之首。2003年,宣传工作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报道在“三贴近”上
下功夫,全年发稿1 920 篇,比上年超发30篇,在省电视台发稿77篇(其中:《省新闻联播》
11篇,《新闻66》播发54篇),黑河台播发124 篇,专题84期。2004年,宣传工作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全年发稿2 300 条,在省电视台发稿64篇(其中:省《新闻联播》发稿8 篇,省《
新闻66》发专题3 期),黑河台发专题11期。不论是省台还是黑河台的上稿量,仍居黑河各县
(市)区之首。
(李朝印)
[ 节目改版] 2001年,电视台对专栏和专题节目进行了改版。在深入开展“三个代表”学
教活动中,开设了《学习实践“三个代表”》新闻栏目;为抵制邪教危害,强化思想政治工作,
采录了5 集系列报道《真情对接心灵》;为抓住经济结构调整,播出了《备耕忙调整》30期,
《走进千家万户》20期;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召开后,电视台及时开设了《学习六中全会精神,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栏目;为更好地开展树立黑龙江人形象大讨论,开设了《新世纪新北安人》
和《树行业新风,做世纪新人》栏目;为全面准确地报道好建党80周年纪念活动,组成三个报
道组,开设了《光辉历程》大型历史回顾系列专题,另外,还先后推出人物节目《时代先锋》、
《生日礼赞》。2002年,在践行“三个代表”的宣传中,开设了《学习实践三个代表》、《三
个代表实践者》栏目,共播发稿件400 多篇;在贯彻省五次党代会精神和落实市委全委扩大会
议精神期间的宣传中,开辟了《解放思想,战略升级》专题,播出稿件56篇;为加强党风廉政
建设,与市纪检委共同开办了《行风承诺》、《廉政视野》、《行风热线》栏目,共播发来自
执法执政、杠杆和窗口部门58个单位的稿件76篇。专题部在节目上也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增
加了栏目,由过去的2 个栏目增加到3 个栏目,即《记者视线》、《生活岁月》、《乡村采风》,
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改革创新,勇于进取的冲
天干劲和时代风貌,特别是在国庆和十六大期间,在《记者视线》里推出了《今日北安》、《
倾情挥汗筑好路》、《让青春无暇,为人生把舵》、《盛会牵动万民心》专题,《生活岁月》
栏目也有改进,增设了《咱当兵的人》、《有个好人陆大姐》、《推行国策实施,促进社会进
步》、《北河村轻装上阵奔小康》。2003年,在原有栏目和专题的基础上,对部分栏目进行了
改板。新增栏目有《三个代表在基层》、《深情送温暖,倾力济贫困》、《打工赚钱,减负增
收》、《帮困解难办实事》、《招商引资看亮点》。2004年,在总结上年节目设置的基础上,
重新调整了新闻宣传工作思路。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
先后设置了《贯彻两会精神,加快经济发展》、《光辉篇章》、《抢抓机遇,再创辉煌》、《
求真务实抓“两风”,齐心协力谋发展》。关注“六大经济,推进晋档升位”,先后开设了《
备春耕,促增收》、《发展牛经济、全力奔小康》、《金秋看亮点》、《跃出农门闯天下》栏
目。专题栏目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不断推陈出新,提高质量。11月初,
经专题部精心策划,把《记者视线》、《生活岁月》、《乡村采风》3 个子栏目合并成1 个大
板块——《生活新周刊》这个栏目以生活为基准,力求“三贴近”,让观众有一种强烈的亲切
感,拉近节目与百姓的距离。
(李朝印)
[ 城区有线电视网络建设] 2001年,安全优质地转播了中央、省、黑河、北安的电视节目,
通过有线台和省网络公司的共同努力,省台5 套节目通过光缆联网向全市开通。4 月份,有线
台通过考察论证,上了视频文艺点播,开通了图文电视(影视频道、远程教育、同步教育、股
票),更好地丰富了全市广大用户的物质文化生活。积极改善用户的收视条件,在资金十分短
缺的情况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改造了交通局楼等2 000 余用户,达到满意收视效果,
改造了多年的老化线路20公里,进一步提高网络的入户率和覆盖率。2002年,城市有线电视网
络在保证安全优质传输的同时,在资金紧、外债负担重的情况下,有线台干部、职工集资自筹
5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进行了用户可寻址管理系统工程建设,发展用户2 万户。2003年,为加
快城区网络数字化进程,累计投资百余万元,对主干和支干线进行全面改造,随着网络的改造,
可寻址工程9 月初全面竣工,实现入户27 000户。完成了省直单位有线网络的收并,城区有线
电视网络覆盖率达72%。2004年,强化管理,狠抓落实,顺利完成了庆华区域的可寻址工程改
造。年收视费收缴率达90%以上,年收费430 多万元,新发展用户2 000 余户,清缴欠费1 000
余户,年减债务100 余万元。
(李朝印)
[ 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建设] 2001年,由原来的182 个小片网,发展到218 个,收视率提高
8 %。先后于8 月和10月接收通北、赵光两镇有线电视网,接收用户4 100 户,固定资产132
万。2002年,对农村有线电视网络进行了升级改造。投资4 万元,对胜利林场网络全部更新;
投资120 万元改造了通北镇网络,将原来300MH 提升到750MH ;投资15万元新建前进村、建立
村、新化村、东利村、革命村网,投资10万元改造了赵光机房设备,安装14套加扰设备;投资
10万元购买了通北机房。全年总投资达到150 万元,全年减债120 万元。2004年,投资9 万元
对部分设备进行了维护、改造和频道整合。从7 月1 日开始,所有的自办节目改在省台公共频
道规定的时段内播出。北安电视台节目信号已与通北林业局、农场局联网。对通北、赵光两镇
的广播电视台站实行了垂直管理,形成了通北、赵光、北安“三点一线”的网络格局。
(李朝印)
[ 职工教育] 把职工岗位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任务,纳入日程,长抓不懈。2001年,
从基础专业知识抓起,制定严谨的培训计划,利用一定时间,对机务人员和新闻采编人员进行
了培训。局、台领导不定期进行抽查,在每次培训后进行考试,将学习成绩与年终考核相挂钩,
并实行了严格的奖罚制度。2002年,根据不同专业,采取了不同的培训措施和方案。针对黑龙
江省广播电视局每年举办技术能手竞赛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业务尖子,对选拔出的参赛选
手,实行全脱产学习,并配备辅导教师,实行一对一的专门辅导。对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
问题各个击破,使其能较迅速地全面掌握专业知识、仪器使用和熟练处理故障。2003年,出台
了奖罚措施,使辅导教师与参赛选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切实做到真教、真学,达到了预期的
学习效果。2004年,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新闻采编人员撰写科技论文向省级专业刊物投稿,
参加了黑龙江省广播电视专业论文评选活动。
(李朝印)
[ 党建] 从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入手,努力建设一支政治上过硬、团结务实、勤政廉洁、让
群众信赖的领导集体。工作中长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工作中的先锋
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党总支的向心力、凝聚力。2001年,总支组织各支部和党员重点学习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领导干部到一般党员都争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模范。党
总支被北安市直机关工委评为“先进党总支”。2002年,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十
六大”重要文献,探索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步骤,引导激发党员干部用满腔的政治热情,积极
投入到工作中去。2003年,认真开展了“创先争优”工作,使全体党员干部不仅发挥了表率作
用,争做工作的模范、生活的模范,也提高了党支部的标准化水平。2004年,党建工作再登新
台阶,党总支连续4 年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先进党总支”。
(李朝印)
[ 精神文明建设] 2001年,全年共举办职工思想教育、法制教育、时事政治教育12次,由
党总支、工会举办“职工春季篮球赛”1 次。评选出文明职工4 人,文明股室2 个。在基础设
施改造方面共投资5 万元对办公室进行装修。2002年,党总支举办“庆7.1 ”、“我是广电人”
职工演讲比赛、职工硬笔书法展各1 次,举办“十六大”精神学习讲座8 次、法制教育4 次,
举办职工篮球赛1 次,投资7 万元进行了基础设施改造和美化工作。2003年,进行时事政治讲
座、法制讲座10次,举办职工篮球赛1 次。在基础设施改造和美化方面共投资8 万元,粉刷了
办公室、更新桌椅。被黑河市重新命名为“黑河市文明单位标兵”。2004年,举办职工思想教
育讲座、政治学习、法制讲座18次,举办职工篮球赛1 次,共投资40多万元进行了美化和亮化,
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基层单位”。
(李朝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