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因地因人而宜调整产业结构,走特色路,打绿色牌,多茬种植,返
季生产,返季上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1年,将特菜品种引入大田村,改变了大田村以种
植大田作物为主的格局,推动了全乡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建高效日光节能温室,解决了高寒地
区冬季不能生产蔬菜的难题,实现了优质、高效、增收的目标。2002年,重点调整种植业和畜
牧业的比例,使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在粮食生产上,实施“三增两减”措施。在畜牧业生
产上,实行了“主副换位”,强力打造畜牧业半壁江山。推进粮牧生产换位性调整,培育了新
的增长点,打造出了一条以“两牛”为主,共同发展的有特色、效果明显、可持续发展之路。
2003年,实施了“主副业换位抓调整、绿色园区建设上规模”的发展战略,形成了乡有基地、
村有场所、屯有中心户、户有示范项目的发展格局,落实了“大豆振兴计划”面积,突出了畜
牧业发展。2004年,突出“两高、两返”定产业,重点实施“东牧西菜、重建生态”和“主副
业换位”的发展战略。


   (梁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