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古里林场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

古里林场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




古里林场党总支书记、场长 鞠洪福

古里林场地处大兴安岭南。大、小古里河、乌沙气河、马架河横贯场区,施业区总面积为
87 560公顷。1983年4月古里林场组建,是全国唯一的纯造林企业。从建场伊始,现已累计造
林55万亩。1999年有在册职工286人,其中干部4人,工人78人,合同制工人117人,青年87人。
有机械设备12混合台。场下设营林生产股、防火资源股、机械维修队、多种经营股四个主要股
室,并有60人的专业扑火队。种植植物隔离带累计1300亩,年点烧防火线140公里,到1999年
共修防火公路225公里,已累计15年无森林火灾。1998年至1999年4 月,古里林场按照市场经
济的要求,妥善安置分流下岗人员117 人,达到了转岗分流增效的目的,并积极筹措资金扶持
67户下岗职工搞自营经济。

古里林场1986年被国家森林防火总指挥部评为“全国森林防火先进单位”,1992年、1998
年均被地区评为“双文明”林场。同时古里林场党总支获局级“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的荣
誉称号。

完善机制 深化改革

1983年建场以来,为了顺利完成年营造林生产任务并且确保造林质量和成活率,古里林场
先后建立健全了各项经营管理机制,出台了造林奖惩条例,其主要内容是:凡承包造林任务的
农户在春造、秋造之前必须与林场签订造林质量责任状,年造林确保成活率在90%以上,三年
保存率必达85%,否则不予兑现营林生产费。此项制度的建立为古里林场的营造林任务逐年保
质保量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8年完成春造任务1 万亩,秋整秋造 9000亩,整地
7000亩。面对国家启动实施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古里林场始终
把握改革发展稳定这个大局,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方针,率领广大职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不断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做到了领导到位,宣传到位,措施到位,技
术到位,资金到位,在“天保工程"实施的1998年,完成造林7000亩,公益林抚育7000亩,为
1999年乃至今后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强化防火法制 落实防火责任制

建场以来,春秋两防期间,古里林场在认真执行国务院颁发的《森林法》、《森林防火条
例》和地区制定的《大兴安岭林火管理办法》和“五个一律”、“十六不准”以及“十一个一”
等防火法规制度的同时,加大全场的依法治火力度,逐年与各农垦点、造林承包户签订防火责
任状,并按照责任状和防火的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兑现奖惩,扣返抵押金。对查出的违法出门吸
烟者给予撤销行政职务,降一级工资及罚款1000元的处罚。全场层层落实防火责任制,全面加
强对防火工作的领导,防火戒严期,每日24小时都有领导坐台值班,把领导的主要精力都用在
抓防火上,全场党政领导人人都有防火包片责任区,进入防火关键时期,各级包片领导都深入
各自的责任区抓促防火工作,据统计1998 年春防、秋防期间,全场共有5 位领导承包责任区,
分别到所包片的责任区10次,发现并处理火险隐患2 处,保证了各项防火措施的落实。古里林
场为确保防火工作的万无一失,于1983年5 月成立了专业扑火队伍,这个队伍整体素质高,训
练有素,有人员60人,队伍做到了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整体功效。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 为生产服务好

机械设备是场区的主要运输工具,在确保各项生产任务完成的情况下,古里林场始终把机
械设备管理工作纳入日程,认真贯彻执行了《设备管理条例》和《设备管理办法》,实行目标
管理、单车核算。从1998年开始,机械设备管理走向正轨化、科学化,1989年至1992年连续四
年跨入大兴安岭地区设备管理先进行列,机械设备的完好率、运用率、内业基础管理等均达到
管理标准。1998年古里林场成立了机械维修队,对场内的所有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以确
保全场各项生产任务和经济指标的顺利完成。

面向市场搞活经济

古里林场党政班子充分认识到要抓好林场,首先必须搞活林场,放活职工,充分调动林场
职工积极性,为此,在思想观念上实现了“三个转变”,从计划经济束缚中转变过来,由围着
计划转,变为围着市场转,面向市场找出路,求发展。从单纯依赖林木的束缚中转变过来,由
围着原木转,变为围着资源转,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为此,为了搞活市场,
古里林场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利用采伐抚育剩余物大搞林木产品深加工。1995年成立了
胶合板厂,1996年成立了筷子厂,1999年成立了木材加工厂,先后生产胶合板4万张,筷子1.1
万箱,生产板方500 立方米。从“一大二公”的束缚中转变过来,由单纯依靠国有企业围着任
务转,变为广泛发动群众,围着收入转,使方方面面都来想办法,找门路,抓收入,增效益。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职工生活水平

古里林场为搞活企业,在多种经营上整体推进,注重产业开发,借势造势,自建场以来共
累计开荒3800亩,实现多种经营总产值180万元,种植业实现12万元,年养殖业实现产值11万
元。在养殖业上先后养兔子1000只,羊200只,猪50头,鸡、鹅等禽类共500只。

在发展职工自营经济上,在政策上给予照顾,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分流安置转岗职工搞自
营经济67户,扶贫资金达4万元。

突出工会作用 为职工谋福利

古里林场工会始终把贯彻党的改革政策与做好“两危”时期职工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广泛
开展形式多样的“国家靠我们建设,社会靠我们推进,企业靠我们管理,出路靠我们开创”的
“四靠我”教育活动,使广大职工振奋精神,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建场
以来,全场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150条,采纳93条。从1991年开始,深入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
动并严格建家“标准”,成立了“职工之家”活动室,购置文化、体育、娱乐用品多种,乒乓
球、台球、羽毛球、篮球等,成立了职工图书室,室内存书3000 余册。从1991年到1999年仅
用于建立“职工之家”的资金就达17万元。1998 年被林业局评为“先进职工之家”。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浩然正气

按照地区和林业局的部署,紧紧围绕“深化改革,搞活企业”的总体思路,古里林场开展
卓有成效的反腐败斗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党政领导带头禁止用公款吃喝玩乐,把党风廉政
建设列入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总结、同奖惩、同兑现,接受职工群众的严格监督,坚
决纠正行业部门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副科级以上干部严格执行
《廉政准则》和工作纪律,对违纪者,严肃处理。因此,提高了班子的整体水平,1998年全场
无一例违纪现象。

改革潮涌20年,古里林场把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与深化企业改革的实际结合起来,按照市
场经济的要求,在“深化”二字上做文章,向改革要活力,向改革要效益,向改革要出路,在
改革开放中不断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