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把历史写给未来

(代序言)

王维丰

在中国共产党拜泉县委员会的领导下,在拜泉县人民政府的主持下,在各地方、各部门的
大力支持下,我县社会主义时期编纂的第一部新方志《拜泉县志》出版了。我代表县人民政府
和全县人民对它的问世表示热烈的祝贺;对那些为《拜泉县志》的编辑和出版做出贡献的同志
表示诚挚的感谢。

  我国有着悠久的编修地方志的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扬这个优良传统,用新观点、新方法、
新资料编纂新方志,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是得益当代,教育后人,惠及子孙的一件好事。

  县志,是一个县的“百科全书。”是汇集大量有关当地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
各个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的科学著述。它不仅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和现实依据,
为子孙后代留下一部“前有所稽”、“后有所鉴”的历史文化遗产,而且对于发挥当地经济优
势,恢复传统生产,开发新的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都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拜泉从1906年设治建县迄今,在近80年历史中,曾有过2次修志:第一次,民国4年(1915
年)1月,由知县张祖溶纂修的《拜泉县志》,第二次,民国7年(1918年)3月,由县知事张霖如
修、胡乃新等纂的《拜泉县志》。此外还有伪满洲国康德2年(1935年),由伪县参事官(副县长)
岩奇久男、伪县长孙柏芳编写的《拜泉县事情》。仅有的2部旧志,对于存史、资治、教化,
曾起到过一定的作用。但是,其中大量篇幅是为封建地主和反动统治阶级歌功颂德,充斥着反
动统治阶级的意识和封建糟粕,而真正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经济、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等资
料却很少。

  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1945年至今这40年,正是我国人民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
赴后继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伟大斗争并取得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发
生了翻天覆地的伟大变革,正在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这40年中,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拜泉县党政军民,同国民党匪徒,伪县长王忠义进行了殊死的搏斗,同
土匪恶霸的残酷压迫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在激烈的斗争中,为拯民于
水火,救国于危亡,无数革命先辈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上千名先烈,为革命不惜抛头
颅,洒热血,表现了中华民族的高贵品质和崇高气节。1949年1O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县人民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为改变经济上一穷
二白的落后面貌艰苦奋斗,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涌现出许多先进模范人物。
因此,编写出一部事实确凿、史实无误、观点正确、内容翔备、体例完善、综合本县全貌的历
史文献——《拜泉县志》,对保存史料,鉴往知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体现改革,服务于四
化建设,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此次新修县志,既非旧志续修,亦非断代写史。原则是:尊重史实,实事求是,古为今用,
古今兼收,以今为主,纂写一部突出时代特点的新方志。《拜泉县志》的编纂工作,涉及面广,
工作量大,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科学性。1981年6月成立编修领导小组(后改编审委员会),下
设办公室。编辑人员和工作人员,在省、地(市)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县委和县政府的直接领
导下,阅读和收集了大量资料,采取了广征博采、专群结合的编写方法。在一些老同志和有关
单位的热情支持下,切磋琢磨,用近4年的时间,四易其稿。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终于脱稿成
书。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是历史的真正主人。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已进入了新的历
史发展时期。全县各族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续写着更加光辉灿烂的新篇章。但愿这部志书,在全
县人民续写新的历史篇章中,起到它应有的参考和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