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乡镇工业

第二节 乡镇工业




  

  一、发展概况

  1957年,私营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在全县各乡镇建有铁业、木业、皮革、被服、
薄铁、食品等生产合作社(组)23个,共有职工445人,年产值103.7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
15.4%。1958年,县内各人民公社普遍办起农具修配、发电、酿酒、化肥、淀粉、纸浆、制米、

附: 泰来县乡镇工业1985年基本情况表




服装等各类小型工厂1 215个。1959年,整顿、调整了社、镇工业,精简2 400人,从事农业生
产。1961年,有社、镇工业34个,职工1 059人,产值135万元。1962年,根据国务院提出的
“农村人民公社工业一般应停办”的原则,县对社、镇工业进行了关、停、并、转的调整。
调整后有11个工厂,职工253人,年产值30万元。到1965年,社、镇工业企业仅剩1个,职工48
人,产值1.5万元。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社、镇工业停滞。1970年,挖掘城乡人民
公社办企业的潜力,社办工业有了新的发展,当年有18个企业,产值43.4万元。1976年,社
镇工业企业38个,职工3 034人,有各种机械设备94台,实现半机械化生产,年产值318.2万
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1.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镇工业有了大发展,到1981
年,社、镇工业企业发展到66个,年产值1 027.5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1.9%。1984年,
乡、镇工业企业66个,职工4 265人,产值1 065.4万元,荣获省乡镇企业管理局产值翻番奖。
1985年,乡镇工业企业62个,职工8759人,固定资产(原值)996.3万元,有各种机械动力设备
500台(件),18门至36门轮窑29座,制砖专用设备35套,蒸气锅炉17座;运输载重汽车13台,
四轮拖拉机45台;年产值1 094.6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0.8%。产品销售收入1 047.4万
元,除3个工业企业亏损1.7万元外,实现利润43.6万元。

  二、主要产品

  1957年,乡、镇工业企业设备简陋,主要产品有手工生产的铁制农具、木制家具、草柳编
织、服装、食品、建材砖瓦、修配服务等民需生产生活用品。1962年至1965年间,社、镇工业
企业经过调整,仅剩一家企业,产品只有铁制农具。1970年以后,随着社、镇企业的增多,其
产品产量、品种亦不断增加。到1977年,产品主要增加了电焊机、制砖机、脱谷机、铡草机、
水稻条播机、黑嫩


裤钩、铁三角,质量达到省二轻局规定的标准,列为嫩江地区五金站的定型产品。1978年,生
产了印刷机、铁犁、链条、塑料软管、铝锅盖等新产品,当年主要品种71个。1981年,产品品
种增加到75个。泰来镇文教用品厂引进新技术,生产了书钉、大头针、回形针3种产品,填补
了嫩江地区文教用品生产的空白。1982年,泰来镇砖厂生产的红砖,在省乡镇企业局同行业联
合评比中,被评为省优质产品;平洋镇木器厂生产的双柜办公桌,被评为地区优质产品。1983
年,泰来镇文教用品厂生产的书钉、大头针、回形针,宏升乡砖厂生产的红砖、塔子城镇农具
厂生产的锄钩分别被评为地区优质产品。1984年,乡镇工业企业抓产品质量升级,当年有乡镇
办砖厂20个,年产红砖14 646万块,成为县乡、镇工业的拳头产品,畅销省内各地。汤池乡一
砖厂生产的红砖,大兴乡农具厂生产的铸铁管被评为市优质产品。县乡、镇企业局建筑联营公
司,为县供销社建一座三层办公楼,经县建筑部门鉴定,工程质量被评为全优2号。1985年,
乡镇工业企业产品品种45个。江桥镇橡胶厂生产的无骨架橡胶杂件,平洋镇砖厂的粘土红砖;
平洋镇木器厂的双柜桌3个品种,被评为市优质产品。

  附:
泰来县乡镇工业1976—1985年几个年份主要产品、产量 表(一)



表(二)


表(三)



三、主要工厂

江桥镇橡胶厂

建于1972年,建厂时为县办集体企业。1979年,下放给江桥公社,为社办企业。当时有职
工55人,固定资产(原值)144万元,练胶机切削设备3台,年生产橡胶杂件1.1万件,产值29.1
万元,利润2.4万元。1981年,生产橡胶杂件1.15万件,产值22.2万元,利润1.2万元。1984年,
企业放开经营,民主选聘厂长,精减职工,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疏通销售渠道,年生产橡胶
杂件3.17万件,产值22.6万元。1985年,职工50人,固定资产(原值)33.5万元,有机械动力设
备11台(件)。年生产150型和680型汽车橡胶杂件9.1万件,无骨架橡胶制件被评为市优质产品。
年产值40.2万元,产品销售收入29万元,上缴税利4.5万元,利润2.3万元。

  大兴镇柳编厂

  建于1980年6月,职工28人,有土平房9间。1981年,生产柳条编织品4.05万件,产值1.5
万元,利润O.1万元。1982年,生产渔筐,花盆套筐、椭圆筐、长条筐、皮柳筐等10余种柳编
产品5.32万件。产品远销日本,美国、西德、加拿大等国家。年产值2.52万元,利润O.4万元。
1985年,职工45人,固定资产(原值)9万元,年生产柳编产品2.6万件,产值2.5万元。

  宏升乡砖厂

  建于1973年,职工151人,建22门轮窑1座,年产值26.4万元。1977年,建24门轮窑1座,
添置制砖机设备3台。1978年,生产红砖1 400万块,产值36.7万元,利润18.5万元。1979年,
该厂划分为宏升乡一、二两个砖厂,共有职工306人,年产红砖1 759万块,产值52.8万元,利
润11万元。1981年,生产红砖1727万块,产值75.1万元,利润22万元。1983年,该厂生产的红
砖被评为地区优质产品。1985年,一、二两砖厂共有职工310人,固定资产(原值)29.2万元。
年生产红砖1 400万块,产品畅销到省内大庆、北安、加格达奇、海拉尔等地。年产值61万元,
产品销售收入70万元,利润2.4万元。

  平洋镇木器厂

  建于1958年,建厂时为县办集体企业。1976年,下放到平洋公社为社办企业。1977年,职
工43人,固定资产(原值)2.9万元。年生产木制家具2 492件,木制炊具763件,畜力车上棚14
辆,产值15.3万元。1981年,该厂生产的双柜办公桌被评为地区优质产品。1985年,职工41人,
固定资产(净值)32万元。厂内设有家具、油画、制材3个车间。年生产木制家具4 067件,产值
16万元,产品销售收入10万元,利润O.3万元,上缴税金O.5万元。

  泰来镇文教用品厂

  该厂是在1978年4月,由泰来镇纸制品厂分出建立的。当时有职工59人,固定资产(原值)
4.5万元,有机床切削及锻压简易设备7台。年生产产品有:铁票夹、文件夹、卷皮、纸袋、纸
制平光垫等5个品种、12个规格,产值43.1万元,利润2.9万元。1980年,购进大头针、曲别针、
订书钉生产设备3台。1981年,增加了大头针、曲别针、订书钉产品,添补了嫩江地区文教用
品生产的空白。年生产自由夹、铁票夹、卷皮、平光垫、糖盒、大头针、回形针、塑面板等8
个品种,年产值25.2万元,利润O.7万元。1983年,购进图钉设备1套,产品增加到9种21个规
格。1985年,职工47人,固定资产(原值)8.8万元,有机械动力设备13台。当年生产的统一订
书钉被评为省优质产品。年产值18.1万元,产品销售收入15.4万元,利润0.1万元。

  泰来镇纸制品厂

  该厂前身为泰来镇东风街纸制品厂,建于1969年10月。1974年,转为泰来镇纸制品厂。1978
年4月,该厂分出文教用品厂。当时有职工81人,固定资产(原值)12.5万元,设备有印刷机3台、
切纸机1台、铸字机1台。主要产品大红纸、标语纸、卷皮、花圈,年产值31.2万元,利润O.98
万元。1984年,增添印刷机设备两台,切纸机、树脂拍版照像机、装订机、打蜡机、塑料热合
机各1台。大红纸品种列为齐市百货站定型产品。1985年,职工99人,固定资产(原值)17.1万
元,有动力机械设备28台。年产值50.1万元,产品销售收入61.1万元,上缴税金3.3万元,利
润1.5万元。

  泰来镇五金厂

  建于1973年。当时有职工40人,设备有几台冲床,1座烘炉。主要加工修理农具,对外承
揽零活。1976年,改进设备,引进技术,新建了镀锌车间。1977年,增添了新产品裤勾、铁三
角,并被列为嫩江地区五金站定型产品,年产值8.2万元。1985年,有职工54人,同定资产(原
值)8.9万元,有动力机械设备9台,主要产品薄铁制品。年产值12.6万元,产品销售收入15.9
万元,利润O.2万元。

  塔子城镇农具厂

  该厂前身为塔子城镇铁业社,建于1956年,建厂时为县办集体企业,1978年下放到社办。
当时有职工95人,固定资产(原值)7.2万元,有动力机械设备8台。主要生产铁制中小农具,年
生产O.34万件,产值24.6万元。1981年增加了铁犁、车棚产品,年产值20.1万元。1984年实行
厂长负责制,组成12个承包组,年产值1.8万元。1985年有职工49人,机械切削设备3台,年生
产铁制中小农具9.76万件,产值28万元,产品销售收入25.1万元,利润O.2万元。

页码>=19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