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邮政第一节 网络 元朝时期开辟的自详州(今吉林省农安县北)至阿木哥(也称阿穆古郎,今内蒙古自治区新
巴尔虎左旗)的驿道,由东向西从现泰来县境内北部横跨而过,这就是泰来县最早的邮路。清
朝时期经过泰来县境内的主要驿道有两条,一条是从吉林伯都纳(今吉林省扶余县)至爱辉(今
黑龙江省黑河市)的驿道,由南向北从县境内东部穿过,长约150余里,县境内设置他拉哈、多
耐和温特欢等三处驿站(这三个驿站位于嫩江东岸今杜蒙自治县境内),另一条是从墨尔根到大
赉县(今吉林省大安县)境的驿道,在县境内西部的塔子城纵穿而过,并设有塔子城驿站。1912
年(民国元年),设立文报分所,开辟了邮路七条。东北沦陷时期,境内邮路是以泰来县邮政局
为中心,通往四处邮政代办所的邮政网路。投递范围很小,到1945年全县邮路仅有百余里。
1946年泰来县解放初期,网路未得到发展。1949年开辟全县的农村邮政网路。到1952年,
基本形成以县邮电局为中心,通至全县各个行政村的邮政网路。1964年全县邮电支局、所达17
个,邮路长166公里(其中汽车邮路60公里,自行车邮路104公里,马班邮路2公里)。农村投递
路线长1 486公里(其中自行车班1 199公里,步班2 87公里)。1975年全县有邮电支局、所17个,
邮路155公里,农村投递路线长1 732公里。1980年:全县邮路155公里,农村投递路线为2007
公里。1985年,全县形成以县邮电局为中心,17个支局、所为网点,可投递至118个行政村的
邮政网路,总长达2277公里(其中邮路长171公里,投递线路长2 106公里)。
附:
邮路及农村投递路线情况表
单位:公里
说明:此表中的汽车邮路农村部分为委托办理,其余均为自办。
页码>=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