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治理污染 1976年县设环境保护办公室后,在全县开展保护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促进生态平衡
的环境教育,并着手治理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1979年,泰来镇氧化塘一期工程
基本完成并投入运转,使泰来镇工业废水为害的局面得到解决。同年9月13日,《中华人民共
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在全国实行。1980年,泰来县被省人民政府授予环境保护先进县。1981
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始征收超标排污费。1982年,县环境保护办公室依照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
文件,在全县开展超标排污费征收工作。
1985年,泰来县大气环境质量状况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达到国
家大气三级标准。总悬浮微粒年日均值600毫克/升。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煤烟型污染。全县
每年燃烟煤157/吨,向大气排放有害气体15 345吨(其中:二氧化硫9 000吨,氮氧化物450吨,
碳氢化物750吨,一氧化碳3045吨,烟尘1650吨)。此外,还有工业粉尘和机动车辆尾气污染。
全县年排放污水量450万吨,其中工业废水275万吨,生活污水175万吨。在工业废水中各
类有害物质最高浓度值为:汞O.05毫克/升,挥发性酚1.2毫克/升、悬浮物1 029毫克/升、
生化需氧量90毫克/升、化学需氧量285毫克/升、合成洗涤剂0.58毫克/升、石油类2.O毫克
/升,在医疗废水中含大肠菌群96—23×
化需氧量20—4 760毫克/升。除此之外还有氯化物、酚等有害物质。自然水域水质较好。嫩
江流经泰来县江段没有污水排入江体,但上游齐齐哈尔市排污造成嫩江水质污染危害到下游江
段。春季在胜利、宁姜江段曾发现死鱼现象。绰尔河入嫩江口水质较好。
固体废弃物污染状况:泰来县固体废弃物分为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两大类,全县年产燃煤
废渣37500吨,铁屑450吨,制酒废渣4200吨,年产生活垃圾19710吨,其它固体废弃物为500吨,
全县工业废渣利用率达到45%,生活垃圾综合利用率为30%。
噪声污染状况:泰来县工业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超标扰民
已成为四害之首。由于农用拖拉机和机动车辆的增加,交通运输噪声超标扰民尤为突出。经测
定泰来镇一类混合区、二类混合区、交通干道均超过国家噪声标准,乡、村集镇高音喇叭扰民
还没有得到治理。
农业生态状况:由于人们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掠夺式的开发自然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
加剧了水土流失,草原“三化”(沙化、碱化、退化)严重。全县沙化面积达50万亩,碱化面积
近6万亩。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施用化肥,不合理地施用农药,使土壤和作物造成严重污
染。土壤板结,有机质下降,生态系统调解机能锐减而酿成自然灾害频率增加。
页码>=26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