笫五节 公司 一、百货公司
百货公司是国营商业系统一个较大的公司,它的前身是县贸易公司所属的百货部,于1950
年成立了百货公司。1958年随着整个商业系统经营品种的调整,实行批零摘环,百货公司改为
批发站。1962年至1982年间,公司与批发站先后两次短期分开又合并。该公司的经营管理,几
十年血较好,经济效益逐年提高,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即使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各项手续
制度也是健全的。特别是批发的仓储工作,从1959年以后始终是省、县先进典型,1966年批发
站出席了同家商业部召开的全国仓储工作会议。1972年百货公司仓库管理工作达到省一级库的
标准。1974年被省商业厅命名为“四好仓库”,1982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四好仓库”。在深入
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文明经商,礼貌待客,优质服务”等活动中,取得了显著效果。50
年代一百商店的文具组,被省命名为赵丽贤先进小组。60年代被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1名,省
商业系统劳模2名。1976年在业务技术比赛中获省、县的量布能手2名。二三十年间出席省,市
(地)、县的先进职工人数占全体职工的20%。
“三反”,“五反”运动后,经营管理加强了计划性,棉服供应比原计划提高83%。国营
销售总额为757.7万元,超计划28.1%。1954年,认真执行“工业品优先供应农村”的原则,
对棉布、缝纫机、而盆、暖水瓶、火柴等34种商品,按比例分配。同时采取优先分配,优先供
应,优先付货的办法,扩大销售,全年完成销售总额801万元。1955年由于农业受灾,农民购
买力下跌,销售额明显下降。1956年随着生产的发展,对人民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进行了调整,
有4 200余种商品降低了价格,平均调整幅度8.64%。由于价格的调整,商品销售量不断扩大,
卖钱额不断增加。1957年销售总额为606万元,1958年增加1 233万元,1959年比1957年增加
1 986万元。60年代初期,由于农业歉收,城镇居民的生活不够安定,持币抢购心理明显反映
出来。1960年发生抢购副食品和工业品的现象,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是年棉布、火柴、缝
纫机、自行车等商品的销售量明显上升,只是手表销售量下降。进入70年代以后,百货系统销
售额稳步上升。
百货批发部 建于1950年,是县内日用工业品的批发中心。仓库占地面积1835平方米,
经营品种4 000多种,批发部设有常年性的样品室一处,面积为200平方米,年销售额为900万
元。供应县内各店、社日用工业品的选购,并接待外地来县的采购。1978年,又在县城北建商
品仓库和样品室一处,面积共计5 700平方米。
第一百货商店 该店建于1947年,地址在老街街口,营业室面积470平方米。1975年重建,
位于县火车站附近,营业室面积1 316平方米,仓库面积86平方米。1985年有职工78人。年销
售额平均达170万元,经营商品3 000余种。
第二百货商店 该商店是县百货公司1950年在塔子城成立。的1955年随着城乡经济的分工,
将二百商店移交给塔子城供销社。此后不久由塔子城镇迁回县城,隶属县百货公司。随着形势
的发展,商品销售量不断增加。1972年进行扩建,使营业室面积增到加720平方米,仓库面积
90平方米,经营3 700余种商品,年平均销售额240万元,职工48人。
第三百贷商店 该商店是1956年随着对私人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合作化高潮的到来,
将原来的私人商业兴顺厚等12家商店过渡为公私合营百货商店。1969年经过整顿,合营百货商
店又过渡到国营,改为县第三百货商店。1980年在原址重新修建,营业室面积为580平方米,
仓库面积160平方米,经营3 000余种商品,年均销售额170万元,1985年有职工58人。
附:
百货公司1962—1985年历年经营效果表
单位:千元
二、糖酒公司
糖洒公司的前身是食杂站和专卖管理局。1961年11月,食杂站改为中国糖业烟洒公司黑龙
省泰来县供应公司,经营烟、酒、糖、茶等商品的批发和零售业务。1983年由于炳草公司分出
又改为糖酒公司。糖酒公司是公司座站的三级批发企业,公司设一个批发部,有仓库面积1729
平方米,简易库房200平方米,下设3个商店。1985年有职工131人。
第一副食品商店 位于泰来镇中央街东端,年销售额120万元,仓库面积100平方米,全店
职工30人。
第二副食品商店 位于泰来镇中央街中段北侧,年销售额120万元,简易仓库150平方米,
有职工33人。
泰来县1962—1985年历年百货主要商品销售量表
第三副食品商店 位于泰来镇建设街南端东侧。下设一个门市部位于胜利街西侧,年销售
额50万元,仓储面积200平方米,有职工31人。
合作副食总店 位于卫星街老街北端,下设一个分店,年销售额60万元,仓储面积200平
方米,商店职工37人。
附: 糖酒公司1979—1985年经营效果表
单位:千元
泰来县1963—1985年历年烟酒销量表
三、五金交电化工公司
五金交电化工公司是1958年由县百货公司划出与工器站合并而成的,当时经营的品种主要
是小五金和民用电料。1962年7月正式成立五金交电化工公司。内设五金批发部,有职工44人,
仓储面积1 900平方米,年均销售4OO万元。1968年9月,县将五金公司与生产资料站合并称生
产资料站。1970年7月,义山生产资料站划出成立五金交电化工公司。1971年销售自行车1240
辆,元钉40吨。1973年以后五金化工商店的经营范围不断扩大,品种逐渐增加,特别是农村供
销社也都经营了五金交电商品。1981年销售自行车3730辆,1982年销售元钉87吨,1984年销售
电视机390台。1985年销售总额为550.4万元,利润额为19.2万元,费用额为25.7万元,劳效6.5
万元,职工人数85人。
五金商店 建于1962年,前身称五金门市部,位于老街西侧,后于1973年迁到泰来镇“八
一路”中段,属于零售五金专业商店。营业室面积450平方米,仓库面积250平方米,年销售额
为123.4万元,职工47人,平均劳效为2.6万元。
附: 五金公司1977--1985年历年经营效果表
单位:千元
泰来县1963—1985年历年五金电料销量表
四、蔬菜公司
1961年10月成立县蔬菜站。1966年撤销蔬菜站成立蔬菜产销经营管理部,担负产销、批发、
零售业务,经营人员26人。1972年县蔬菜果品采购供应站分开成立泰来县蔬菜公司,下设一个
批发部,经营100多个品种,年均销售额60万元,仓储面积1 700平方米,下设两个零售商店,
有职工87人。1981年,蔬菜公司实行包销,对蔬菜队计划内的蔬菜实行“五定一包”,即定计
划面积,定种植品种,定上市量,定上市时间,订计划价格,一包是按下达的生产计划包销。
蔬菜综合商店 建于1972年,下属2个门市部,营业室面积300平方米,仓库面积400平方
米,年均销售额70万元,职工36人。
蔬菜商店 下设3个门市部,营业室面积150平方米,仓储面积50平方米。年均销售额31.6
万元,职工25人。
附: 蔬菜公司1973—1985年历年经营效果表
单位:千元
泰来县蔬菜销售表
单位:吨
五、食品公司
县食品公司建于1 954年。此前的业务工作由原来的县土产公司经营。初建时,有职工23
人。下设一个收购部,一个屠宰场,经营猪肉、牛肉、羊肉、烟、酒、糖、茶、干鲜水果、水
产品等品种。1955年,按国家划分的范围,食品公司以经营猪肉、牛肉、羊肉、蛋、禽为主,
对原来的其它经营品种,分口作了移交。是年10月,食品公司实行“生猪一条鞭经营”,按出
肉率定等,按毛斤计价。食品公司成立以后,始终处于政策性亏损状态。1983年是生猪经营亏
损的最高年份,亏损额为47万元。政策性亏损的实质是国家对农民进行了补贴,体现了党的经
济政策。1984年,公司下设12个食品收购站、1个牧羊尝1个加工尝1个肉食商店。1985年销售
总额为309万元,费用总额39.8万元,利润亏损21.4万元,劳动效率1.4万元,职工人数216人。
肉食商店 主营品种猪肉、熟食制品,兼营烟、洒、糖、茶。年销售额51万元,职工人数
25人。
食品公司1962—1985年历年经营效果表
单位:千元
说明:1965年、1966年数据无记载。
泰来县1963—1985年历年食品销量表
说明:1970车数据无记载。
六、饮食服务公司
县饮食服务公司建于1962年。1956年私人商业合作化后,分行业成立了饮食服务总店,下
属有饭店、旅店、车店、理发、照像、浴池,共有职工112人,基层网点16个(其中:饭店7个、
旅店3个、照像馆1个、理发店2个、大车店3个)。1985年,公司下辖11个单位,16个网点(其中:
饭店9个、旅店3个、照像馆1个、理发店1个、浴池1个、冰棍厂1个),共有职工210人。1985
年销售总额94.7万元,费用总额41.9万元,利润亏损6.7万元,劳效4 471元。
泰来旅社 建于1960年,1985年有职工11人,客房29个,227张床位,房间分中级和普通
两种,设有食堂可供100多位旅客同时就餐。
迎宾旅社 建于1960年,1985年确职工13人,内设24个房间,72张床位,年销售额3.9万
元,上缴利润0.9万元。
站前旅社 建于1971年。1985年有职工33人,内设20个房间,62张床位,年销售额4.5万
元,上缴利润1.3万元。
工农旅社 建于1966年,翻建于1980年,有职工10人,34个房间,118张床位,年收入5.2
万元,上缴利润1.3万元。
站前饭店 位于泰来火车站附近,职工29人,年销售额15万元,1984年上缴利润O.5万元。
向阳饭店 位于泰来镇胜利街东南侧,营业面积200平方米,职工33人,年销售额13.2万
元。
东风饭店 位于泰来镇中央街东北侧,营业面积350平方米,职工41人,年销售额9.9万元。
芙蓉理发馆 位于中央街中段南侧,是全县经营较好的理发馆之一,设备齐全,男、女发
兼营,备有四套烫发机,职工9人,年收入1.8万元。
泰来照相馆 位于泰来镇中央街中段南侧的人民旅社楼下,馆内设备齐全,摄影技术全面,
设艺术、普通两个摄影场,摄影场内可容纳百人集体照像,营业面积320平方米,年均营业额
4.6万元,职工15人,有2名三级摄影师。
泰来浴池 位于泰来镇建设路中段西侧,设有男、女浴池。面积700平方米,可容纳100人
同时洗裕浴池内设有理发间。年收入额为1.8万元,职工17人。
附:
饮食服务公司1976—1985年历年经营效果表
单位:千元
七、石油公司
县石油公司是1970年9月从县煤建公司中分出成立的。成立时有职工9人,经营品种有煤油、
汽油、润滑油等。年销售各种油类900多吨。随着城乡各项事业的发展,工厂、企业车辆的增
加,经营品种由原来的31种增加到45种,年销售量由700吨增加到1 100吨。1984年公司内设6
个股,下设1个油库,1个加油站。1985年销售总额630万元,费用64.3万元,利润16.8万元,
劳效6.5万元,职工96人。
泰来油库 泰来油库建于1978年,储油能力为6 500吨。操作环节为半机械化,年销售油1.2
万吨。油库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铁路专用线长3 000米,职工36人。
加油站 建于1977年,占地面积7 000平方米,储油能力为100吨,各操作环节为机械化。
年销售油为1 300吨,年销售总额为7万元。
附: 石油公司1970—1985年历年经营效果表
单位:千元
附: 泰来县1963—1985年历年石油销量表
单位:吨
说明:1970年数据无记载。
八、医药药材公司
县医药药材公司的前身分西药和中药两个系统。西药经营的前身是泰纪药房。于1950年底
成立了医药公司,1957年将医药公司划归百货公司管理,设立医药部。经营医药批发业务,职
工4人。负责全县的医药供应。1964年下半年与百货公司分开,成立医药公司,下设批发部,1
个零售商店,职工20人。中药经营的前身是县供销社中药采购供应站,建于1954年。1956年9
月由县供销社移交给卫生科管理,成立泰来县药材公司。下设批发部、收购部,职工22人。县
医药公司、县药材公司于1968年12月合并,成立县医药批发商店革命委员会,隶属县商业科革
命委员会。1971年5月县医药批发商店革命委员会改称县医药采购供应站革命委员会。是年7月,
经县革命委员会生产部批准,将县商业系统三级站改为专业性公司。县医药采购供应站革命委
员会改称县医药公司,隶属县商业科。1984年8月,县政府决定将医药公司从县商业科划出,
升格为县局级单位,隶属县政府管理。
医药公司1966—1985年历年经营效果表
单位:千元
说明:从1968年开始为两个公司合并后数。
1985年,公司下设医药采购批发站,药材采购批发站,县城有专业药店3处。农村乡镇设
批零兼营门市部1处,个体药店2处。农村供销社、供销部除兼营外,有2个镇成立了专门药店。
药品经营点遍布城乡各个角落,药品供应点400多处,还负担着全县的医疗器械的供应任务。
同时担任中药饮片的炮制、地产药材的生产指导和收购任务。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流通渠道
的扩大,医药经营不断向农村发展,逐步改变了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1973年以后,地产中草
药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县内的红花、五味子、防风、柴胡、甘草
等药材发展很快,除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还年年销往外地,经济效益逐年提高。1985年销售
总额409.1万元,费用总额29.4万元,利润额9.1万元,劳效为3.6万元,全公司有职工115人。
九、纺织品公司
县纺织品公司是1984年由县百货公司分出划归县工业局管辖的,当年有职工47人,销售总
额55395‘元。1985年又由县工业局划归县商业局,单独成立泰来县纺织品公司。公司下设批
发部及各职能股。1985年增设纺织品零售商店,经营1 960种商品,仓库面积1 050平方米,营
业面积150平方米,有职工74人,年销售额621.6万元。
十、烟草公司
县烟草公司(烟草专卖局)是1983年由糖业烟酒公司分出成立的,为正科级单位,隶属县经
委。1984年划归中国烟草总公司,为中直企业,人、财、物三权在上。机构名称为泰来县烟草
专卖局、黑龙江省烟草公司泰来县公司。下设卷烟批发部,主要经营卷烟批发业务,负责全县
国营、集体、个体销售卷烟的调拨批发工作。1985年销售总额301.6万元,有职工20人,办公
室面积334平方米,库房面积293平方米。
附:
烟草公司1983—1985年经营情况表
单位:万元
页码>=272-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