笫二节 农副产品收购 泰来县副业资源得天独厚,土特产物产丰富。种植业中主要有粮食、油料、甜菜,黑白瓜
子、西瓜、中药材等。养殖业中有猪、牛、羊、禽、兔、蜂、蚕。编织业中有苇席。野生资源
有饲草、蒲草、芡实等。街基乡、泰来镇等乡、镇还有大面积碱源。广大农民充分利用资源条
件开展养、种、编、加等各项副业生产。1949年至1952年,城乡广大群众大力开展生产自救,
编席芙、熬土碱形成热潮。供销社负责收购、推销农副土特产品。收购的粮食主要运往关内新
解放区,收购的猪、禽、蛋、鱼等运往沈阳、锦州等大城市。同时将从大城市采购的日用工业
品运回县内农村供应社员,活跃了城乡供销业务。1953年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以后,在
“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方针指导下,供销社千方百计搞好收购工作。粮食实行联购联销后,
在12个基层社开展零粮调剂工作。1954年调剂口粮、马料207.2万斤,为国家代购粮食3万斤,
1957年收购总额为139.2万元。在农副产品收购中,也出现过错误作法。1958年为了适应“大
跃进”的需要,开展了大购大销运动。提出“生产什么,收购什么,生产多少,收购多少,什
么时侯生产,什么时侯收购”的违背经济规律的错误口号,一时刮起了插红旗,拔白旗,突击
收购,“放卫星”的浮夸风。虽然收购额有所增加,社员得到一些好处,但国家和供销社受到
损失。如大兴公社收购小叶樟,由于采取跑马验收,电话结算的办法,收割的小叶樟没有运力
运回,全部腐烂在河甸里。为此,有关纸厂损失上百万元。
泰来县是黑龙江省西瓜生产基地县。1974年以来西瓜产量逐年增加,且质量好,个头大,
远销北京、天津、大连、沈阳等大中城市及省内各城市和工矿、林、油区。1974年至1981年共
收购西瓜45 900吨。建立新中国以后共收席子130万领,土碱843万斤,野生细皮9.9万张,蜂
蜜96万斤,绵羊毛476万斤。
附:
泰来县供销社油料、经济作物产品收购数量表
说明:表内空项为未收购。
泰来县供销社皮毛、粮油产品收购数量表
泰来县废品收购一览表
说明:1951年、1952年数据无考。
泰来县1950—1985年供销合作商业商品购进、销售统计表
单位:千元
页码>=285-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