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国民党克山铁路区党部
第四节 国民党克山铁路区党部
1945年东北光复后,尚其悦在齐齐哈尔铁路警务段以总段长的身份组建国民党组织。并于
10月初派齐铁警护团中尉朱明富来克山车站,以国民党克山现地工作员的身份向铁路职员训话。
随后在克山铁路助役刘克君家召开少数骨干分子会议,鼓吹“建立国民党组织及活动上的必要
性”,号召进行公开活动,企图阻碍中国共产党接收政权。朱极力说教和网罗党羽,协助组建
国民党克山铁路区党部,委刘克君负责全部党务工作。该党部通过刘克君保持同克山街内的黑
龙江省党务专员办事处克山县支部的密切联系,经常从街内带回反动刊物、宣传品等。
同年11月中旬,中国共产党派员接收克山县地方政权后,该组织在尚未健全机构的情况下,
随即转入了秘密活动,并根据齐齐哈尔铁路警务段总段长尚其悦的指令,补充克东至树林站之
间的“护路人员”,声称将改为“护路军”。委任孙兆庆负责克山铁路区段的“护路队伍”整
编。管辖区段为克东一克山一泰安之间,妄想维持国民党对铁路沿线的统治。时值中国共产党
在齐(齐齐哈尔)北(北安)沿线各地接收政权之际。尚其悦逃离齐齐哈尔后组建光复军,龟缩于
泰安镇。克山铁路区党部同尚仍保持联系,并逐步完善组织机构,强化人员专业分工,建立健
全特务工作据点,形成铁路沿线秘密情报网。加紧联络,搜集情报,规定联络暗号,实行密语
通讯,全线统一行动。初用联络暗号:外套卖了吗——苏军走了吗;启发、李芳——泰安;张
文、玉坤——克山;王福——拜泉;老天——克东;孙芳——齐齐哈尔;于贵——北安;卖完
了——退去,大哥——车站;大个的——机枪;没买着——没接收;买不买——来不来;帽子——
共军。等等。随后改用国音字典的负数及单字的位数颠倒过来使用。如一六九即九六一,通话
呼号则用玉坤代为泰安,启发代为克山,等等。
该组织成立后策划两次较大的反革命事件:
一、刺杀民主大同盟成员唐士英事件
1945年11月15日,该组织得知克山县民主大同盟主要成员唐士英赴齐齐哈尔开会的消息后,
以刘克君、王希光为首14人在站长室召集秘密会议。分析唐赴齐市的目的是联系中国共产党接
收政权的有关事宜。为阻止人民政权的建立,该组织首要分子提出暗杀唐士英的议题,并串通
国民党黑龙江省党务专员办事处克山县支部书记长赵金壁,拟定刺杀行动计划。16日晨,刘克
君又召集骨干分子会议,作了具体分工。当唐同2名随行人员乘“压车子”准备启程时,刘克
君、赵光亚以护送唐为名,带领刺客鄂木天(曾任齐齐哈尔伪警护队少尉,光复军军法处长)和
助手同车西行。在古城站换乘从泰安开来的“摩托嘎”(刘等事先安排接应),行到泰安镇时。
刘、赵下车(国民党部、光复军据点设在泰安镇)。当车行至树林站西10里处。正是下坡路段,
车速增快,鄂木天乘机动手,开枪击毙唐士英随行的2名工作人员,唐负伤跳车脱险。事后。
唐经当地农民群众救护,在齐齐哈尔治疗伤愈返克,于12月下旬将王希光等人逮捕处决(刘克
君逃往泰安镇)。由于正处在民主建政初期,条件及精力所限,未及彻底清查,致使部分敌对
分子潜伏下来。
二、颠覆民主联军装甲军火列车事件
1945年12月17日,驻齐民主联军护路部队司令员郭维城率领3个连的护路军官兵,乘坐装
甲列车赴北安调运枪支弹药,消息被盘踞在泰安镇的国民党残部及其铁路情报网获龋刘克君当
日下午2时通过铁路直拨电话给克山车站同党分子张继光部署任务,令其了解装甲军火列车返
齐时的全部情况。并告之泰安的光复军准备路劫扒车抢夺武器的消息。张伙同党羽10余人密谋,
明确分工,互相配合,搜取民主联军装甲军火列车有关的情报。
18日下午将近4时,装甲军火列车从北安返程,7时许到达克山站。乘加水和清理炉渣之机,
情报人员抓紧活动,将搜集到的各类情况汇报给了张继光,张把装甲军火列车从克山站发出的
时间及车上人员、武器等情况交给情报秘书朱日成,通过铁路电话用联络暗语传达给泰安刘克
君,送交光复军政治处。晚8时许,当装甲军火列车行至泰东站附近鳌龙沟沙场的高路基弯道
地段,由于钢轨被国民党光复军拆除一段,前两辆装甲车颠覆到坡下雪地中,并遭到光复军刘
汉部的袭击。双方激战一昼夜之久,民主联军多次击退光复军的轮番进攻,击毙光复军50余人。
击伤60余人;民主联军牺牲36人,受伤30余人。19日下午3时,民主联军1、2两连坚守装甲军
火列车,3连向克山方向突围求援。刚冲出4里路,又遇敌方骑兵拦击。战斗中,3连连长顾天
恩(曾任伪军少尉排长)反叛,暗中开枪打死团长饶民孚和翻译姜桐。并胁迫部队哗变,遭到战
士反对。顾又当场打死6名民主联军战士,迫使70余人受俘。同日傍晚,光复军自知无法夺取
车中武器,且又惧怕北安方面民主联军骑兵增援,匆忙撤退泰安镇内。军火列车得以脱险,武
器、弹药丝毫无损。于当夜,在农民群众的协助下,用十几辆马车将枪支弹药和伤员运往克山
县。
事件发生后,国民党克山铁路区党部首要分子被镇压。因当时正处于民主建政和支援全国
解放战争的紧要关头。对该组织仍未能进行彻底肃清。一部分骨干分子逃往泰安镇,参加尚其
悦的光复军,继续顽抗;一部分人员仍潜伏于克山车站,伺机反扑。
页码>=480-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