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林场 苗圃

第五节 林场 苗圃




  一、林场

甘南林场始建于1959年4月,为地方国营。位置在今宏建乡(甘南县城西6公里)西北部,
经营面积7.9万亩。场部下设农业、机耕、育苗、造林4个生产队,全场有职工110人,其中干
部7人(含技术员5人)。是年造林4000亩。1965年与原林海林场合并(农村社、队退场),仍
称甘南林场;经营面积减为5.6万亩。1983年宝山乡泉眼营林站划入甘南林场。到1985年,全
场总人口达130户、540人,有固定职工127人,其中干部23人。(含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5
人、技术员3人);场部下设造林、育苗、机耕3个生产队,2个护林站,1个子弟小学,1个卫
生所。全场有固定资产39.5万元。总经营面积8万亩,林业用地7.5万亩。其中有林面积4.5万
亩,林木蓄积量7.2万立方米。从1959年至1985年间,年平均造林达2500亩;木材生产达1.26
万立方米,产值达189.2万元,创利润达65万元,上缴税金8.3万元。

绿色林场建于1960年2月,为地方国营。位置在现今中兴乡境内,经营面积达4万亩。场部
下设机耕、农业、育苗、造林4个生产队,全场有职工80人,其中干部9人(含技术员2 人)。
是年造林800亩。1965年与原长城林场、幸福林场合并,仍称绿色林场(农村社队过渡工退场),
土地面积达7万亩。1984年东阳条通站划入绿色林场。到1985年,全场总人口达129户、448人,
有固定职工116名,其中干部10人(含助理工程师1人、医师1人、技术员3人)。场部下设机耕
队、育苗队、东阳条通站、查哈阳双河营林站、子弟小学、卫生所等单位。全部固定资产达10.5
万元。总经营面积为7.85万亩,林业用地6.5万亩,其中有林面积4.1万亩,林木蓄积量为7.3万
立方米。从1960年至1985年问,年平均造林达2100 亩;木材生产达7500立方米。产值达147万元,
创利润53万元,上缴税金4.1万元。

二、苗圃

兴十四村苗圃为音河乡兴十四村集体兴办的苗圃,建于1964年春。苗圃规划设计面积为225
亩,建后实际经营面积为180亩。是时,有水车一台,马2匹、小马架工作间1处,从业人员5人。
建圃时,人工撤种,人工水车喷灌,主要育杨、榆树种用于造林。1971年,打成3眼机井,实行
机械灌溉。同时。购置四轮拖拉机1台,盖作业房3间;从业人员发展到16人;从单一育杨、榆
为主,到培育杨、柳、榆、落叶松、樟子松、红松、果树、葡萄以及珍贵花卉等20余种,年产
苗木量在90万株以上。1985年产值达7万元。苗木除自用外,销至县内各乡镇及内蒙古自治区的
阿荣旗、布特哈旗等地。

兴久村苗圃中兴乡兴久村苗圃,建于1979年,土地面积180亩,从业人员4人。到1985年,苗
圃已先后培育出落叶松、樟子松、杨、柳、榆等10余个品种,年产苗木80万株,年创产值达3万
余元。1985年从业人员增加到18人,其中,育苗农民助理工程师1人、农民技术员1人。

平阳苗圃平阳苗圃为地方国营。建于1953年3月,规划为自流灌溉苗圃,后改为人工灌溉苗
圃。经营面积为1107亩,实际育苗面积700亩。先后培育出杨、柳、落叶松、樟子松、榆等10余
种,年平均产苗木500万株。到1985年,创产值350万元,利润10万元,上缴税金5万元。1985年
苗圃设有育苗队和机耕队,共有职工20名,其中干部5 人(助理工程师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