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电信

第三节 电信




  一、电信网路

电报电路有线电路。从1960年始有有线电报电路3 路。以前均为话传。1963年增至4 路,
至1981年减为2 路,甘南至齐齐哈尔有线电路1 路(属明线载波);甘南至查哈阳农场人工幻
线1 路。至1985年仍为2 路。

无线电路。从1961年开始增设15瓦无线电台,始有无线电路1 路。至]985年仍为1 路。

长话电路甘南至龙江电话线路1 路。伪康德元年(1934年)架设;1 952 年由省局工程队
进行了维修。甘南至阿荣旗电话线路2 路,由1945年前保持使用至今。甘南至齐齐哈尔市直达
电话8 路。其中一路实线是1959年架设的,其余7 路全是明线载波电路。什南至哈尔滨直达明
路载波电路1 路。是1983年开通的。截止1985年末。共有1 2 条长途电路,其中实线3 路、明
线载波9 路(都是二级电路);为省际间2 路、省内1 0 路。

市话杆路伪康德3 年(1936年)始有市话,用户大部分是伪县公署各科。外部只有邮政局、
税务局、兴农合作社等几个单位,市内杆路不足1 公里。到1952年。发展为3 公里。1959年后。
市话杆路改造后延伸至4 公里,到1971年达11.88 公里。到1 985 年市话杆路达到35公里;市
话架空明线长度为116 对公里;市内电缆达18.4皮长公里;电缆芯线长度达530.3 对公里。

农话电路甘南至宝山电路。于伪康德3 年(1936年)架设1 条实线。当时为伪甘南县警察
署的警备电路。1968年增加1 路载波电路,到1985年为2 路。甘南至平阳电路2 路。伪康德3
年(1 936 年)架设警备电路1 路,1968年增设载波电路1 路。甘南至查哈阳载波电路1 路,
于1983年开通,以前为由平阳三级接转。甘南至东阳电路1 路,是伪康德3 年(1936年)架设
的警备电路,使用至今。甘南至巨宝于1984年开通载波电路1 路。原为经东阳三级接转。甘南
至长吉岗载波电路1 路,于1984年开通。原为经宝山三级接转。甘南至中兴电路2 路,其中一
路为伪康德3 年(19 36 年)架设的警备电路。另1 路为1968年增设的载波电路。甘南至双河
农场电路2 路。1 路是I957年建场时所架。另1 路是1969年开通的载波电路。甘南至长山电路
1 路,是伪康德3 年(1936年)架设的伪警备电话线路,经多次修复至今仍用。甘南至兴隆电
路1 路。为1946年所架。使用至今。甘南至音河电路1 路,为1956年架设的。到1985年。全县
农村电话电路共1 5 路。

二、电信业务

电报伪康德3 年(1936年)建局以来。仅有代办话传业务。1948年4 月19日。甘南县邮电
局办电报业务。

水情电报。为防汛和水文机构的水、雨情电报。县内设有东阳同盟、查哈阳古城子、音河
水库等3 个水文站,负责对嫩江、诺敏河、音河水库等水系的水文测量和预报工作。历年汛期
(7 —9 月份)每天都有20份异地同文水情电报发出。

公益电报。气象站和水文站在非汛期拍发的电报。自1 954 年,甘南建立了气象站,没有
专线直通县局报房。每天均有去报。县以上党、政、军机关拍发的电报,1 949 年后政务电报
量占的比重较大,邮电局设有机要报务员。机要电报一律由机要报务员收发。1985年,公益电
报去报965 份。来报612 份。

普通电报。人际间的往来。联络商品信息拍发的电报,发展较为迅速。1985年。去报达4.6
万份,来报达3.8 万份。1985年国际电报。出口25份。进口28份。

1958年,县局配备了无线电台,每天定点和上级业务部门会晤。“文化大革命”期间1969
年搞军训时,电台随人民武装部进行拉练活动。

电话1948年有电话业务以来,市话、长话一直混设。1983 年实行了市话单独管理。确定
了市话营业区和基本营业区。甘南镇内市话基本营业区,东至气象局路南,西至土产公司路东。
南至南城壕以北,北至第二中学后院。市话营业区。东至音河河床为界,西匿人工河干线、南
北各以护城林为限。10个乡镇邮电支局也规定了市话基本营业区和营业区,并绘图上报县局科
技档案室存档。甘南县邮电局市话计费,1 977 年12月25日前。为四级计费,以后为三级计费。

1948年4 月19日始有自办长途业务。在各类长途电话中。普通电话量居首位;政务电话次
之;特种电话主要是防汛电话少些。在结算话费方式上,从1952年算起。普遍实行了按月计帐、
月月结清的方法,自1965年以来,采取和用户签定合同、长话市话费一律由同城银行托收的办
法结算。

农村电话开通于1952年,属县经营。邮电局代管。为当地党政、企事业单位服务,为县内
通信需要服务。其收支由县财政部门掌握。在资费上与国家各有核算标准。1963 年改由省财
政核算。

县内自1980年以来有国际电话。1985年。出口国际长话9 张、进口5 张。

会议电话的终端机、汇接机构设在长机室。此种电话始于1956年初。当时无设备。用户用
电话收听,发话人用电话集中发话。到1980年初,才接上会议电话机。长途会议电话都是进口
的,1985年进口43次。出口的会议电话都是农话。1980年至1985 年平均每年会议电话约在50
至60次左右。

   甘南县各类电信业务量统计表




  三、电信设备

电报设备 1948 年至1954年,电报为话传,无电报设备。1955年设音响机1 部,开始人工
发报,至1958年达到2 部。1959年查哈阳农场邮电支局增设1 部音响机。开通农场至甘南人工
报线。1973年改装68D 电传机1 部。1974年又增设国产55型电传打字机1 部。1978年增装51型
电传打字机1 部。截止1985年末共有电传打字机4 部,发报由“打点划”变为“打数码”;收
报由手抄数码变为自动收录电码。无线电报始于1958年。截止1985年共有无线电台3 部。

长话设备伪康德3 年(1936年)。在伪县公署内有1 部50门磁石电话交换机。1948年移交
邮电局,长话、市话合设;长途容量为25门。1 977 年底,纵横制自动交换机投产前。长途容
量增加到50门。长途电话载波终端机由1 961 年的1 端到1 985 年增加有307 型1 2 路载波终
端机和2 02型载波终端机各1 端,共计3 端。长机室配上了电子母钟和子钟及载波电源架;还
有会议电话终端机2 部、引入试验架1 个、会议电话汇接台1 个、长途中继器1 部。

市话设备于1953年后逐渐更新,直到1977年增为4 部交换机。总容量为400 门;1978年初,
更新为HJ905 纵横制自动交换机600 门,初装电话294 台,实现了直拨自动化。至1985年末600
门纵横制交换机,安装了564台电话。超负荷运行,已报上级增容200门,经批准增容筹备施工。

农话设备农话电话台单设。农话机械、长话机械设在一起。1 952 年有交换台1 处。容量
为20门。1965年交换台增到10处。容量为470 门。1983年总容量为740 门(不含社营)。1983
年4 月29日,甘南遭受到一场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风雪袭击。致使全县农活陷于瘫痪。虽经
奋力抢救,较快地恢复了县城至乡镇的线路。但乡镇至村屯的线路却冈资金短缺而未能尽快修
复。为此县政府成立了社队(乡村)电话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邮电局),制定了社队电
话管理暂行办法。并提交县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使乡村电话恢复工作有了新的进展。1984年
9 月,省邮电局在甘南召开了发展乡村电话现场会。经过3 年努力,到1985年全县已有118 个
村恢复了电话。占应通话的67%,农村电话交换机总容量为920 门、实占429 门(含乡镇经营
部分)。

电源设备 1977 年后纵横制自动交换机投入运行。又添置了南京汽轮机厂产的QJF —10A
发电机1 台。4120S 型黑龙江省绥棱县产的柴油机1 台。同自动交换机同时投入的设备有90伏
蓄电池2 组;24伏蓄电池2 组;24伏整流器2 个。60侠整流器2 个;24伏交流配电瓶1 组,60
伏交流配电瓶1 组;可控硅直流变换器1 部。

   部份年份电信设备情况表







  注:此表农话设备统计数字为甘南县邮电局产权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