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八节 爱国卫生运动

第八节 爱国卫生运动



1951年4 月,成立“甘南县卫生委员会”,各区亦成立相应的卫生组织。1952年。成立甘
南县防疫委员会,各区设卫生助理员。建立区、村卫生组织102 个。城镇卫生小组1331个。

1952年,美帝国主义发动细菌战争,在县内原第十区所在地(今巨宝乡巨宝村)空投带疫
老鼠。全县人民当即开展了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国家要求疫区做到:家家无鼠、户户无虫,
达到地光、炕光、墙光的要求。并做到五无:即:无苍蝇、无蚊子、无臭虫、无跳蚤、无耗子。
十净:即餐具净、衣服被褥净、个人洗梳净、院内垃圾净、室内灰尘净、房周杂草净、粪便清
理净、草堆收拾净、家猫灭净、井水淘净。修公厕342 个。大口井设卫生盖150 眼。甘南县第
十区被国家命名为“全国卫生模范”单位。是年统计。全县清除垃圾1 万余吨;粪便15万吨;
捕鼠12.3万余只,挖蛹12斤。

1956年,开展“除四害。讲卫生”运动。全年捕鼠10.9万只,捕杀麻雀22.8九只,全县计
有公共厕所2500多个。并宣传教育群众不吃腐肉、臭蛋、臭米面。1957年县成立爱国卫生运动
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卫生科。

1960年,县政府组织万人的卫生工作队,开展卫生工作大普查、大宣传、大检查、大督促,
大力开展“五有三勤”活动;训练防疫员、民间疗法员、保教员、炊事员、卫生员和卫生组长
等3760名。捕鼠53.9万只,灭蝇610 斤,清除垃圾粪便7.6 万吨。疏通脏水沟渠6.5 万延长米,
修公共厕所4 931 个。建立井房884 所,牛马棚2881个。猪羊圈1 万余个,鸡鸭架1 680 个,
灰仓1.5 万个。1964年。开展五次突击运动,四次全县性大检查。计修厕所1.7 万个,灰仓1.3
万个。牛马棚1940个,鸡鸭架2.3 万个。诸羊圈2.1 万个;大搞水质改良,并对247 名饮食从
业人员进行体检。1966年后。县爱卫会停止了工作,1973年恢复机构,1979年3 月爱卫办与防
疫站合署办公。

1979年,进行了全县性卫生工作大检查、大宣传,利用宣传:车、幻灯、电影、宣传画、
卫生简报等多种宣传形式开展爱国卫生工作,全县在路旁、村电、宅院及塘池边沿栽树8 万多
株,修路26条,修建公共厕所25个,家庭厕所167 个,猪圈1 45个。改造大口井为手压井98眼。
三圈粪堆移到村外的有G89 个生产队。1981年5 月。组织卫生工作大会战,城镇出动人员5300
人次。车2500台次,清除垃圾3400吨。组织城粪下乡500 吨,疏通水沟8500延长米。植树5500
株。挖蛹26斤,砸买蚊蝇孳生地 500平方米,捕鼠8 830 只。农村开展“两管”(管水、管粪)、
“五改”(改良水井、厕所、畜所、炉灶、环境)美化环境大会战,植树11.6万株;有9 个公
社、101 个大队。539 个,小队。401 个自然屯进行村屯改造,建公厕、户厕454 个。改造大
口井11眼,压井15眼,修猪圈2504个。1981年11月,县爱卫办与防疫站分设,独立办公。1982
年,有16个生产队,2.1 万人吃上自来水。1985年,出动5 万人次、1 万台车次。清除垃圾6
万吨、不卫生死角150 处,修道20条,挖沟6 000 米,植树1000万株、铺草坪4500平方米,灭
鼠85.5万只。全县有5 个乡、60个村、570 个屯、320 个自然屯实现了“两管”、“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