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学校体育
第一节 学校体育
一、体育课及广播操
1949年建国以后,学校的体育课及广播操活动,都能基本上正常进行。1954年,开始在学
校学生中普及第一套广播体操。全县各小学每天都在课间操时间里,师生共同进行作操活动;
中学随着国家发布的六套广播体操教材,在体育课和间操时间进行作操活动。县的历届体育运
动会,城镇中小学都出体操队在开幕式上进行表演比赛。1958年,由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
校体育工作纳入了日程。增加了体育教学设施。加强了体育教师的配备。全县中、小学校除配
备体育专业学校分配来的教师外。还在当地教师中抽出一部分任体育课。县体育领导部¨每学
期都对体育教员进行培训,并定期开展业务研究。学校体育课按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在课
堂上除讲授有关体育基础知识外,主要进行体育、田径、球类以及器械操等基本功能和技能的
训练。1964年以来。为了保护学生视力,还开展了在校中小学每天作眼保健操活动。
二、普及“劳卫制”
1958年,根据国家公布的“劳动与卫国制”体育锻炼标准,全县中、小学普遍成立了体育
卫生领导小组,由校长兼任组长。县文教科要求各学校认真开展“劳卫制”锻炼,加强对体育
课、活动课(称“两课”);广播体操、眼保键操(称“两操”)以及课间、课外体育活动的
领导,并配备了指导学生进行“劳卫”锻炼的专职体育教师。到1960年,县城中、小学生达
到”劳卫制“一、二级锻炼标准的占51%。
三、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1978年,贯彻“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经宣传教育,在
全县中、小学学生中掀起了达标运动锻炼的高潮。体育课以达标要求作为活动锻炼的中心项目,
逐项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与活动训练要领的指导。并对达标项目分阶段地进行综合性评定。截
止1984年末统计,全县高中学生达标率为65%;初中学生达标率为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