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战事
第三节 战事
一 抗俄战事
1896年6月,沙俄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中俄密约》,获得东清铁路修筑权。1897年开始修
筑,西段经龙江县境。沙俄一面以极低的工资雇佣大批中国劳工筑路,一面派遣大批护路队,
驻扎铁路沿线。名为护路,实为达到政治上统治,土地上占有,经济上掠夺,因而引起中国人
民的反抗。
1900年,义和团运动从津、京兴起,五,六月间发展到东北的南满,继而扩展到齐齐哈尔。
在方明拳师等首领倡导和组织下,参加义和团群众日增,并在京剧院西胡同、顺福胡同城隍庙、
北关三皇庙胡同设坛,分练成年、少年、女子义和拳。在“练会义和拳,打跑洋毛子”的战斗
口号下,一部分爱国清兵也组织起义和团,“日揉演义,和团百人,恃为长城”。此外,还从
三岔河调来“义和团三哨(每哨100人)在城演练”。设“宣传亭”,张贴揭帖,号召群众,“
掩杀境内俄人”,“驱逐出中国领土”!
7月,在义和团影响下,富拉尔基筑路工人因沙俄长期不发工资,开始罢工,“与俄争殴,
被俄人枪毙多名”。齐齐哈尔义和团坚定地站在筑路工人一边,愤怒地揭露沙俄暴行。同筑路
工人一起高举火把,将沙俄的买卖(商店)、房屋及江上木桥烧毁。沙俄监工盖尔肖夫惊慌失措,
连夜逃往哈尔演。
二 抗日战事
1 江桥血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收买了洮辽镇守使张海鹏,发给步枪2万支,令其率军
北进黑龙江。此时黑龙江省主席万福麟在北平,代主席马占山未到任,由参谋长谢珂主持军务。
闻讯立令工兵连夜炸毁铁桥,阻击张海鹏军乘火车通过。张海鹏率部向江桥进攻,被守桥部队
击退,损失惨重,溃退泰来。
张海鹏失利,日军亲自出战,以铁桥是日款所修,日军有保护之责为由,要求在11月3日
前将江桥修复,遭马占山断然拒绝。11月4日,日军向黑龙江省军(以下简称黑军)进攻,震惊
中外的江桥抗战开始。5日凌晨,日军以炮火掩护,强渡嫩江,与黑军骑兵一旅吴松山部展开
激战,终被击退。日军增调四洮路炮、步兵1000多人到江桥车站,以木船百只,载兵强渡过江,
船到江心,黑军步兵旅突然发起攻击,日军仓皇跳水逃命,被打死、淹死者过半。
日军又从四洮路增兵1000多人,以飞机掩护工兵抢修铁桥,乘势冲过嫩江。
黑军新一旅到达,由吴松山指挥,分两路向江桥猛攻,日军陷入包围,经过3天血战,日
军死亡167人,伤600多人。
7日一早,日军大举进攻,黑军退到三间房、红旗营子,此时张殿九旅赶到,全线反攻,
过江日军大部被歼,其余逃回,黑军恢复了第一道防线,双方隔江对峙。
日军由长春调来氏谷旅团、天野旅团,战线延长十几里。黑军兵力单薄只好改攻为守。日
军派飞机轰炸,并以猛烈炮火攻击。黑军改调步兵第一旅苑宗谷部拼死抵挡。适在此时,苏炳
文旅一个混成团开到,加入战斗,击退日军。此役黑军阵亡营长2人,排长以下士兵300多人。
击退日军后,黑军又调兵遣将,重新布置3道防线,进行防守。第二次大战开始于11月12日夜,
日军集中步骑兵6000多人,分成3路,向黑军三间房、新立屯、大兴站阵地大举进攻。马占山
派副总指挥谢珂赴前方指挥作战,士气大振。日军未有进展。14日清晨,日军骑兵掩护炮队,
猛攻吴松山旅骑兵阵地。程志远旅涂全胜团赶到,双方配合,又将日军击退。
日军整队,再度进攻,用飞机及毒气弹向大小新立屯及三间房一带阵地猛攻。马占山亲自
赶去督战。直至15日凌晨,日军攻至拴马,马占山下令反击,卫队团首先攻入日军阵地,骑兵
涂、沙两团,分成两翼,向日军展开大包围,日军三面受敌,仓皇后退。12天的激战,日军出
动兵力超过一个师团,采用空陆立体战,死伤过千,终未能击溃黑军。15日晨,本庄繁又调滨
松旅团及在朝鲜汉城、平壤的飞机加入战斗。黑军也积极准备迎敌,在昂昂溪、三间房、汤池
等地,构筑工事,马占山亲率卫队巡视前线,决心坚守。11月16日,第三次大战再度展开。日
军骑兵300多人,步兵1000多人,进逼黑军步、骑兵右翼防线。黑军英勇迎敌,打退了日军的
进攻。
马占山抗日大名传遍全国、全世界,中国政府17日明令马占山为黑龙江省主席。国内人心
大振,同仇敌慨,慰问电函如同雪片,后方金钱实物源源接济支援,鼓励将士。18日,日军又
发动了大规模攻势,第一线部队超过4000人,有野战炮队及航空队,并调朝鲜混成团第十四、
第十五两联队,加入作战。以坦克开路,掩护步兵猛扑汤池、蘑菇气黑军右翼防线,日军天野
旅团也在三间房、大兴正面防线展开猛攻,使黑军首尾不能相顾。激战至18日晨2时,日军又
调吉林多门师团赶来增援,以坦克冲锋,守军出壕肉搏,死伤两营,弹药已绝,才且战且退至
昂昂溪。马占山得到右翼退出消息,亲率卫队赶到昂昂溪,激励将士,准备反攻。
日军乘黑军右翼撤退之机,以3个连队兵力,自蘑菇气、汤池间包抄黑军一、二道防线,
与正面的长谷旅团全面夹击。黑军一昼夜未进米水,空腹苦战,腹背受敌,仍然拼死抵抗。日
军增加坦克、飞机配合作战,黑军退出阵地。18日下午,昂昂溪失守,马占山见形势逆转,下
令全线撤退。
11月19日,齐齐哈尔失陷,马占山率机关退到克山,历时15天的江桥血战告终。
2 嫩西鏖战
苏炳文、张殿久旅团,参加江桥血战失利后,拒绝日伪的特邀和高官厚禄,退至嫩江以西,
继续组织抗日力量,誓与日本侵略者对抗到底。于是重新组织队伍,建立兵工厂生产武器,储
存粮食,扣留日伪数百辆货车、客车及车头,并派人与朴炳珊、李海青、张竞渡等抗日力量联
系,以求联合夺回齐齐哈尔,收复失地。
1932年9月27日,苏炳文决定,海拉尔至富拉尔基沿线护路军,配戴“铁血救国军”臂章,
正式举义。10月1日上午9时,在“东北民众救国军”成立誓师大会上,苏炳文就任总司令,张
殿九任副总司令,谢珂任总参谋长。率众宣誓:为国家收复失地,为民族争生存,为东北同胞
驱逐敌寇,并通电全国。日军闻讯,急调长谷旅团到嫩江东岸布防,并炸毁富拉尔基嫩江桥,
形成两军隔岸对峙。3日,日军派步兵、骑兵2000多人渡江,妄图袭击富拉尔基,民众救国军(
以下简称“救国军”)六团一营,立即驰往堵击,击沉敌船数只。日军又增兵500多人强渡,救
国军冒着枪林弹雨,浴血奋战,阻击日军达4小时之久,终因寡不敌众,退守富拉尔基。总指
挥部急调碾子山二旅一团支援。骄横的日军正编队进逼,遭到迎头痛击,伤亡五、六十人,始
稍后退。第二天,日军又增1 000多人,疯狂冲向一团阵地。救国军给予顽强抗击,伤亡80余人,
仍坚持战斗,日军纷纷饮弹毙命,横尸郊野。
日关东军司令官武滕信义,急忙抽调第十四师团部分步兵、骑兵、野炮兵、工兵、通讯兵
等组成中山支队。10月7日,中山支队从齐齐哈尔西的桦木岗偷渡嫩江,占领了附近村庄。8日,
救国军二旅一团,在高团长指挥下,与日军展开激战,日军伤亡200多人退走。救国军在日军
飞机、野炮的轰击下,血战了2个昼夜,高团长右臂炸断,二营长杨绳武阵亡,全团连排长伤
亡10余人,士兵伤亡400余人。三营李营长挺身而出,决定全团撤至腰库勒。司令部闻讯,急
令步兵四团,由碾子山前来增援。10月9日,日本中山支队乘虚占领了富拉尔基,救国军与日
军在腰库勒一带对峙。10月10日下午,苏炳文在朱家坎召开重要军事会议,议决联络友军待到
封冻后合击日军,收复省城。破坏铁道桥梁阻击日军进犯,在阵地薄弱地点埋地雷设障碍等。
这些措施,使日军攻势严重受挫,一周多时间未能前进一步。灭绝人性的日军,在排雷和清除
障碍时向救国军施放毒瓦斯,使救国军半数中毒。苏炳文于12日通电国联,揭露日军违反国际
公法之罪行。
10月20日,救国军二旅四团开到腰库勒,苏炳文下令各团夺回富拉尔基,以配合东线的朴
炳珊、邓文,南线李海青,北线马占山、徐海亭、张竞渡等合攻省城。21日,六团攻右翼,四
团攻左翼,一团攻正面。由于布置周密,行动神速,日军猝不及防,留下无数尸体向后溃逃。
22日夜,救国军又乘敌不备,突然袭击,1000多救国军杀进日军阵地,在黑岗子激战了3小时,
将敌诱出阵地,彻底消灭。进入富拉尔基的救国军,与日军展开巷战,守城日军总指挥原加寿
雄左腋中弹,伤势甚重,接任者斋藤实腹部中弹毙命,再任者中岛芪被乱弹射杀,日军主将死
伤惨重,溃不成军,救国军收复了富拉尔基。
日军急由洮南调兵,增援富拉尔基一线,面对几倍的日军和强大火力,救国军又退出富拉
尔基,驻守朱家坎。救国军得到修整后,于10月24日再次主动出击,层层包围由伪军驻守的富
拉尔基,伪军急向日军求援。日军江田部队突然从侧面进攻救国军,双方激战,都有伤亡。27
日,苏炳文在扎兰屯召开营以上军官会议,部署兵力集中到扎兰屯以东,步步为营向东推进,
由于救国军顽强作战,不断重创日军,月末第三次夺回富拉尔基。并有500多名救国军,奋勇
前进到齐齐哈尔城外,准备渡嫩江攻省城。日军忙从齐齐哈尔飞机场发炮猛轰,调集军队,企
图侵夺富拉尔基。但遭到救国军顽强阻击,日军轻机枪队在富拉尔基西部,被救国军一举包抄,
全部歼灭。
日军屡遭救国军的沉重打击,决定调大量兵力,以挽富拉尔基危局,为争得时间又采取了
“和平攻势”,被苏炳文拒绝。
11月10日,以松木直亮的第十四师团为主力,以同原支队骑兵旅团为先锋,配以装甲车、
坦克车、飞机等,向嫩江西岸开始行动,并以铁甲车掩护工兵抢修江桥、铁路,步兵开始向富
拉尔基、腰库勒一带救国军阵地攻击,救国军骑兵一团、红枪会等英勇抗击,打死打伤日伪军
70多名。11月11日,武滕义信发布424、425两项作战令,向齐、富等地调集日伪军2万多兵力,
配备了飞机、重炮等武器,向救国军进攻。苏炳文通电全国,决心“与之周旋到底”。11日凌
晨,日伪军在飞机、大炮、装甲车掩护下,猛扑前库勒、虎尔虎拉、后库勒一带。救国军阵地
一个个被炮火轰塌,失去屏障。但仍然连续血战4昼夜,伤亡数百人,日军也伤亡惨重。救国
军在外无援兵,内乏弹械,日伪大量增兵的情况下,相继退出前库勒、虎尔虎拉、后库勒,继
而退出富拉尔基,放弃了第一线阵地,撤至朱家坎第二线阵地。
11月22日,江面已全封冻,日军集中了步,骑、炮6个师团,近3万兵力,由200架飞机配
合,向朱家坎救国军阵地发起总攻。救国军官兵在苏炳文镇定指挥下,抱定杀敌决心,人人争
先,前扑后继,子弹用尽,便刺刀肉搏,四团钮团长负伤,一团孙副团长负重伤,伤亡600多
人,仍续继血战。28日,司令部面对敌我形势,下令撤到碾子山第三线,整休补充,以利再战。
此时,日军集结在齐、富一带的各兵种一齐出动,分3路压向碾子山。日军服部旅团也由甘南
一线赶来,袭击救国军左翼,切断了与扎兰屯总司令部的联系。12月2日,日军平贺旅团、茂
木骑兵第四旅团及蒙古兵、伪军,从北方、西方联合向碾子山大举围攻。救国军奋力抵抗,终
因力量对比悬殊,尚存1700多人的救国军,被迫向西南退却,由张玉挺带领,以游击战方式进
入人烟稀少的索伦山,后至热河参加了冯玉祥将军的部队。苏炳文、张殿九率领海、满抗日军
民几千人撤至苏联境内。
三 剿匪战事
1 哈拉之战
1945年11月中旬,嫩江省军区得到光复军团长叶永林,带100多政治土匪,搜集日伪遗留
武器归来的消息,命令蒙古自卫大队前往截击。大队长鄂秀峰带队连夜从长岗子出发,第二天
午后赶到哈拉村东屯。经过战斗,活捉了叶永林和回子房区区长黄廷宣及4名警卫员,缴获一
辆装手榴弹、子弹的大车。经审问得知,后边指挥的是营长王文启(伪警察)。鄂秀峰一方面布
置准备战斗,一方面让叶、黄给王文启写信劝其缴械投降。叶、黄写了信,派一敌兵送给占踞
哈拉村的王文启。王接信后巧施诡计,让敌兵带信要蒙古自卫大队派1名干部前去谈判。鄂秀
峰派三连长徐兰亭前往,想不到竞被王文启扣起来,作为与叶、黄交换的人质。鄂秀峰立即令
二连攻西屯,自带一、三连攻中屯。薄暮,发起突然攻击,占领了中屯,王文启逃到西屯,徐
兰亭乘敌人混乱之机,突围出来。西屯有个响窑,围墙很高,四角有炮台,二连攻击不利,伤
亡很大。王文启乘天黑向西逃跑了。天黑目标不清,只抓住了20多名光复军。这次战斗,俘虏
光复军20多人,缴1门“八·二”迫击炮,12只掷弹筒,4挺轻机枪,马步枪30多只,手枪2只,
子弹和手榴弹4大车,战马50多匹,蒙古自卫大队显示了威力。
2 七棵树之战
1945年12月31日,警备二旅和一旅一个团,在进军朱家坎路经七棵树时,决定第二天大部
队出发。留下骑兵警卫连守卫旅部机关。混入警卫连的内奸教官刘海山(外号刘旁掰),将军事
机密,通报给被国民党收编委任的“挺进军七棵树独立团”团长姜恩久和副团长曹化东。曹化
东立即派人勾结“黑六旅”和“黑七旅”,密谋消灭二旅骑兵警卫连和旅部机关。
1946年1月1日晨,大部队向朱家坎进发。9时许,正在给战士讲课的指导员刘曙仁,得知
西方有马队移动,于是派通讯员向开往朱家坎的大部队报信,刘曙仁和后勤部副部长范琼,带
领旅部机关人员坐10多辆大车追赶,由张国卿连长带警卫连断后。
张国卿中了刘海山的“遵令、留守、与敌血战到底”的稳军计,未能及时撤离,集军于原
伪警察署大院。11时许,“黑六旅”、“黑七旅”及“独立团”等1000多匪徒,在宋同山、刘
恒达、王绍文、曹化东等带领下,分南西、北三路包围了七棵树村,并且围住了驻军大院,一
场激战开始了。匪徒们用7挺轻机枪,向院内4个炮台和大门射击,张国卿沉着指挥与敌对战。
刘海山背着张国卿,把他从七棵树带去参加二旅的亲信调到西下屋,预谋与土匪里应外合消灭
警卫连,并命令“掌握时机,先干掉南方口音的!”战斗持续近2小时,子弹已快打完,有的战
士挂彩,张国卿连长和缪排长头部也挂了花,张连长不顾伤痛,鼓舞战士说:“坚持就是胜利,
大部队很快就会返回!”他又从东南炮台奔向西北炮台作动员和部署。内奸刘海山认为时机已
到跑出来大喊:“别打了,子弹打光了,投降吧!”张国卿此时才看清刘海山的嘴脸,举枪向
刘海山射击,没有打中,刘海山从墙内跳到墙外,高喊,“别打了,投降!投降!”包围的土匪
昕到喊声,停止了射击,恰在此时,南炮台的战士瞄准敌机枪手苏相和开枪将其击毙。土匪见
状,一阵慌乱,大喊:“八路假投降”!又开火,一个不认识刘海山的土匪,送给他一颗子弹,
这个内奸身亡于路边。
张国卿从西北炮台走出来时,刘海山的同伙陈宪章,向他射出一颗罪恶的子弹。从开封来
到龙江年仅23岁的张国卿连长,倒在西炮台下的血泊中,献出了宝贵生命。连长牺牲,子弹也
打光了,大门被攻开,宁死不屈的战士,与土匪展开了肉搏战,从大门里打到大门外,终因寡
不敌众,连长以下18名干部战士被匪徒杀害,11名被俘。匪徒们把牺牲的干部战士扒得净光,
暴尸雪地,被俘的也被扒光,准备打死。时间已近下午2时,得到报告的张汉丞旅长,急速带
队返回,刘曙仁带骑兵首先冲到,后边的战士喊杀声震天,匪徒们见势不妙,扔下被俘战士,
纷纷上马逃窜。次日,二旅指战员将死难战友安葬了,召开了追悼会,并把抓住的几个土匪就
地枪决。1969年,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重建了烈士灵园,立了碑,永念烈士英灵。
3 张家大沟之战
国民党收编的土匪,在七棵树得势后,集结于张家大沟西面野猪窝和南面的团山一带,约
二、三千人。预谋进袭甘南,吃掉警备二旅和撤退到甘南的省党政军机关。省军区得到消息,
派二旅和一旅一团合击匪军。
1946年2月上旬一天,张家大沟之战打响了。“黑七旅”和“保安军三旅”,先在南面让
红枪会打头阵,向一旅一团发起攻击。一团先集中火力,击溃了二、三百名高喊“刀枪不入”
冲上来的红枪会之后,又击溃了蜂拥而上的匪骑兵的多次进攻。“黑六旅”骑兵在西北向二旅
四团发起轮番攻击,吴永福和赵敬璞沉着指挥阻击,固守阵地。战斗持续了一天,敌我双方伤
亡都挺重。“黑六旅”尹彬甫的得力干将、团长张百奎被击毙,我二旅四团一营长张广真英勇
献身。匪徒纷纷逃窜,一、二旅也撤离中兴村,回到甘南。
4 “除夕”之战
1946年2月春节前夕,省军区决定,利用旧历年除夕晚上全面出击,消灭“黑六旅”和“
黑七旅力。通过周密布置,部队按分工分别包围敌人驻地,同时发起攻击。打得在各村屯抢了
面肉包饺子,准备过年的匪徒措手不及,消灭400多人,缴获大量战利品。对被俘的匪徒优待
过年经教育放回。这一次袭击,大伤国民党收编的3个旅的元气,再无与警备一、二旅对抗的
勇气和实力。
这次胜利,为彻底解放全县城乡创造了有力条件。正月初三(2月4日)解放了碾子山,初四
解放了李三店;正月十九六团收降了保安军第三旅,解放朱家坎,正月末“黑六旅”逃到朱家
坎,被苏军击溃收降。至此,被国民党收编,活动在龙江县的几个旅土崩瓦解,广大的城镇、
村庄,回到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手中。
5 李三店西南遭遇战
1946年3月初,二旅六团解放了富拉尔基,旅部也随军移驻此地。3月中旬得到消息:“黑
七旅”残部,又纠集土匪几百人,活动在李三店西南20多里的几个村子里。张汉丞旅长亲率四
团一部和机炮连前去围剿。到碾子山又集中五团全部,向李三店西南进发。五团在左,四团在
右,旅部指挥机关和机炮连在中问,直奔匪军。午夜后8点多,五团和四团摸到敌人驻地却扑
了空。几乎同一时间,大股土匪却包围并企图吃掉旅指挥机关和机炮连。张旅长指挥机炮连占
领一块高地进行反击,他端起一挺机枪向匪徒猛烈扫射。战斗打得异常激烈,连续打退敌人3
次冲锋。但是土匪人多,火力又猛,打了近1个小时,机炮连有一半战士牺牲,还有不少人受
伤,子弹也不多了,处于万分危急之中,敌人包围圈越来越小,近到20米了,匪徒们蜂拥而上,
狂叫着要“捉活的”。面对敌人的嚣张气焰,干部战士毫无惧色,坚守阵地,上好刺刀,准备
和敌人肉搏。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敌后四面八方响起枪声,匪徒慌乱了。原来是五团和四团
扑空后,听到枪声,急速回师从四面包围上来,形成了敌围我,我围敌的局面,把敌人夹在了
中间,机炮连从里往外打,四、五团从外往里打。敌人腹背受敌,顿时乱了阵角,一时间被杀
得尸横遍野。经过近1小时激战,歼敌400多,缴获了许多枪支、马匹。“黑七旅”受此打击一
败涂地。宋同山率领残兵败将南奔,投靠了国民党部队。
6 景星解围之战
1946年4月23日晚,在二龙山拉起“局胜”绺子的韩喜林,收集“文武”、“双山”、“
四海”、“长江好”等土匪五、六百人,“压”到景星县城东、南两面,欲打下景星当县长。
刚建立起2个多月的景星县委、县政府,在新四军三师二十四团被调走(做参加解放齐齐哈尔战
斗准备)后,只有县大队3个排,100多人守卫。韩喜林觉得时机可乘,但义不清楚县内兵力的
底细,于是在24日派人到县城里散布“东边来胡子了”,目的是调虎离山,乘虚而入。县大队
长汪洋得到情报,下午就带队出发,奔向太平庄。天将黑时与土匪接火,匪势不大,很快向东
逃窜。汪洋正带队追击,忽从县城方向传来激烈枪声,汪洋预感到中了敌人调虎离山计,县城
定处危机中。此时,韩喜林带着土匪已攻进县城。县委书记鲁明、县长戴作民等党政领导干部
组织仅有20多人,凭借县政府院内的高墙、炮台拒守,以待大队回援。天黑后,听到北边枪声
大作。原来汪洋为回援县城,感到再从东门打回去,兵力已被敌人摸透,必有激战,难达目的,
必须造成迷惑敌人的假象。于是把队伍带到北门,吹起冲锋号,给敌人以有大队来援的错觉,
减轻对县政府攻击的压力。鲁明、戴作民从号声中理解了汪洋的意图,也来个声东击西。一方
面派人发动起前院那台破汽车,给敌人造成从前门撤离的印象,吸引敌人兵力;一方面派人把
后墙挖一个洞,带领县委、县政府所有人员,携带重要文件和挡案,迅速撤离,向县大队靠拢,
并派人给富拉尔基的警备二旅送信。当他们安全撤离,奔向朱家坎时,敌人还未攻进县政府。
天亮后,韩喜林带土匪方敢进大院,此时院内空无一人。
韩喜林自封当了两天县长。25日下午3时许得到报告:“蒙古支队从西边上来了!”韩喜林
知道包启文蒙古支队的厉害,为保存实力,立刻下令撤退。土匪撤离时“顺手牵羊”,城民遭
到了抢劫。蒙古支队一枪未放,赶走了五、六百土匪,占领了县城。蒙古支队军纪不严,对城
民骚扰不小。
蒙古支队占领县城不久,警备二旅五团乘8辆汽车,后边跟着骑兵也赶到了。蒙古支队不
知从哪来的部队,在房顶上架起了机枪,双方形成对峙。当五团知道是蒙古支队赶走了土匪,
就派人与其联系。双方会谈结果,蒙古支队属于王爷庙军区的撤离了。此后,二旅五团撤出,
六团进驻景星,开展了近两年的景星剿匪斗争。
7 大青山战斗
1946年8月初,土匪“海红”等绺子,在五百七十垧袭击了县武装工作队,有干部、战士3
人被杀害。8月7日,李三店区公安中队和朱家坎区公安中队联合出动追剿,在大青山与“扫北”、
“公平”两股土匪相遇。李三店区中队的3名尖兵,冲进土匪卡子中去,被土匪包围,展开枪
战,其中1名牺牲,1名右手指被打断,只有郑希久1人坚持战斗,情况十分危险。危难之时,
中队长赵义恒带队冲到,双方战斗非常激烈。驻在青龙山的县大队和村自卫队听到西北枪声,
队长张庆军立刻带领100多人,奔向大青山。把200余土匪包尉,彻底击溃。活捉1名打后卡子
使双枪的女土匪,赵义恒准备教育后释放,可她死不改悔,终被处决。
8 哈拉刺战斗
1946年9月30日,当过伪新城村村长的佟长平,勾结李三店区中队指导员黄鹏飞,排长吴
玉芝、陈中凯等,制造了杀害区委书记刘舰三军分区组织科长李超、区公安中队长赵义恒的叛
变事件。黄鹏飞带叛队奔内蒙,途中收拢了“局胜”、“双山”、“天下红”、“四海”等绺
子,在苇子坑被国民党收编为“东北义勇救国军第四总分团”,黄被委任为团长,陈、吴任副
团长和参谋长,4个土匪绺子的头子分任一至四营长,于10月8日回军,妄图再占李三店。
二旅五团得到区中队叛变消息,团长贾庆祥火速派出二连占领李三店,部队驻在振盛东大
院。叛匪佟长平、贸义为闻讯后,带来士匪层层包围了二连驻地,双方展开了激战。裔国礼连
长和张延清指导员沉着指挥,打到将近天黑,贾团长带援兵赶到,里外夹击,把几百土匪打得
落花流水,纷纷向济沁河对岸逃命。
李三店事件平定以后,贾团长带五团两个连和六团的刘曙仁连追剿叛匪。10月9日晨,在
哈拉刺与回返的黄鹏飞“团”相遇,黄鹏飞依靠“局胜”,令“双山”占领西山头,“天下红”
和“四海”在东,被改编为“团部警卫营”的叛变中队和“局胜”在中间,与五团展开枪战。
激战1个多小时,双方都未前进。贾团长下令停火,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和炮火攻破西山头,占踞
有利地势全面出击,打惊弓之鸟,力求全歼。
炮弹向西山头纷纷落下,“双山”见势不妙,率匪队撤逃。刘曙仁率骑兵乘势占领了西山
头。炮火转向东边敌阵地,五团骑兵连开始冲锋,形成了对中路叛匪的包抄。“局胜”对黄鹏
飞说:“团长,水没脖子了(黑话被包围了!),你先撤,我掩护!”未参加过战斗的“团长”
黄鹏飞,哪见过这阵势,为了保命,顺从地撤逃了。“团长”一撤,真是旗倒兵散。五团猛打
猛冲,叛匪全线崩溃,死伤惨重,特别是“天下红”绺子所剩无几。六团一连排长原记成,策
马直冲逃匪,意欲拦击消灭,不幸中弹落马,壮烈牺牲。整个战斗,二旅只牺牲1人。
这次战斗,黄鹏飞的“第四总分团”被彻底摧毁。叛匪首要分子,或互相残杀,或被捕获,
相继被公审处决,祭奠了烈士英灵!
9 哈拉海甸子战斗
1946年10月19日上午,下起大雪。为匪30多年的匪首多明福,带领其“草上飞”和“四海”
绺子残匪200多人,突然由卧牛吐东,窜至距达胡店5里的乌斯克(今霍多台)村,欲打区政府。
当时区中队外出执行任务,只留下部分武装队员和工作人员20多人。教导员(区委书记)范定国
闻讯,立即带队追击与土匪展开激战,持续到20日早3时许,打死土匪“炮头”2人,土匪向北
撤逃。范定国带队追到舍根泡子,后又追到哈拉海甸子,下令调集各村民兵200多名,将土匪
包围在哈拉海甸子。当时雪深没膝,严寒难挨,行动艰难。从上午11时直打到21日天亮,将土
匪全部击溃。战斗中,中队的管永昌、李凤山壮烈牺牲。
10 江套子战斗
1946年11月8日(阴历十月十五日),土匪“四海”、“中央好”等绺子纠合一起,攻打哈
拉台区政府和村农会,杀害了区中队长武启云、工作队长田焕章、村农会主任温广厚、战士陈
喜、曹富等。二旅得到报告,急调五、六两个团,合剿这些股匪。“四海”绺子南窜至江套子。
张汉丞旅长亲率队伍,乘船沿嫩江而上,跟踪追击,步步逼近,在水陆齐围剿的形势下,“四
海”绺子等见势不妙,不敢迎击。为保活命抛弃马匹、辎重,逃向江东泰来县界内。二旅虽未
消灭这些土匪,但却缴获土匪丢弃的200多匹马和大量武器弹药及物资,摧毁了“四海”绺子
的巢穴。匪首孙瑞宪带匪徒南窜,遭到龙东县大队、泰来县大队的打击,所剩无几,后投靠国
民党七十一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