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礼仪

第四节 礼仪




一 会面

汉族人晚辈见到长辈要首先问好,逢年过节,或其它特殊场合,还要行跪拜礼或鞠躬礼。
民国20年(1931年)6月,龙江县政府明令废除跪拜礼。但陈年旧习一时难以全部废止,县内人
民仍多行跪拜礼或拱手礼(作辑)。

1946年后,提倡行握手礼。同志会面,普遍实行握手以示问候。师生之间行鞠躬礼。春节
期间,个别人家仍保持着向长辈叩头拜年的习惯。

满族、达斡尔族见到长辈时要行礼,旧式礼节为磕头、请安,请安又叫打千。行路或在室
内见到长辈,也要行跪拜礼或请安。长者进屋晚辈要下炕施礼。晚辈从外面进来,要对屋里的
人按辈数先后顺次行礼。今境内满族、达斡尔族都以握手为见面礼。晚辈见到长辈平日或年节,
均行鞠躬礼。

二 接待

汉族待客用烟茶糖果,客人来,出门迎接,客人走,随后相送。

蒙古族、达斡尔族待客用烟酒,敬酒不喝是最不礼貌的行为。客人推辞不饮,敬酒人会把
酒杯高举过头,不喝不放下。

敬鼻烟是蒙古牧民待客的独特方式。到牧民家里作客,随着“赛赛科努”的问好声,主人
拿出一种装有烟面或药粉的鼻烟壶,让客人吸,谓“吸鼻烟”。客人还可与主人交换鼻烟壶自
嗅。今境内蒙古族敬鼻烟的习惯已很难见到,待客以旱烟、香烟为主。

回族忌烟酒,吸食的人被视为不洁净,待客以茶为主。

满族人室内西墙挂有祖先谱,谱下有炕。客_人如身穿孝服,家中丧事未过一月的,一般
不予接待。戴狗皮帽子或吃狗肉的人不准坐在西炕上。今境内满族人家多数不设西炕,这种习
俗仅在有老年人的户中偶有所见。

朝鲜族待客不敬茶,用旱烟或香烟招待。来客的辈份、年纪稍高时,主人到室外和大门口
迎接。对亲近朋友或贵客要敬酒一杯。拜访者如关系一般,进屋前要在门口问主人在否,主人
不在,不能随便进入室内。

三 宴请

1946年前,县内城乡富裕人家宴客,要发请柬。客人来,敬烟献茶。到齐后,主人按客人
身份让坐,依次敬酒。中途不能离席,要等最后一个入吃完,才能放下筷予,称为陪客。客人
离开时主人送到门外。50~60年代,个人宴客多在自家进行,规模不大,菜肴的品味质量也不
高。70~80年代,个人宴客有直接到饭店包桌订菜,或请厨师到家做菜的。请客的名目繁多,
诸如儿女婚事、升迁、会友、有求于人等。农村杀年猪要请邻居、亲友吃血肠。

四 送礼

县内人民有送礼的习惯。近些年来,送礼名同不下10余种,如红白喜事、迁入新居、官位
提升、调升工资、转正定级、生儿育女、考入大中专学校、生日贺寿、新屋落成、店铺开业、
重要节日、有求于人、报答恩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