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地下水

第二节 地下水






境内的冲积平原自白垩纪以来,长期处于持续沉降状态。在白垩系、第三系的地层上,由
于地表径流所挟带的碎屑物质的长期冲积,形成了第四系的河湖沉积层。层中以砂、含砾中细
砂、砂砾石等疏松物质为主,厚度大部在120~140米之间,有的地方可达182米。这种较大厚
度的松散沉积层,为地下水的储存和流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形成了丰富的稳定的第四系
孔隙水。从地表到地下44米左右为潜水层,此层孔隙大,透水性好,地下水与大气相通,且埋
藏浅,易受气候影响,多受污染。44米以下,普遍存在一个厚6~10米由淤泥质粘土或亚粘土
构成的隔水层。50米~100米之间则是一个由第四系地层和第三系的大安组砂、砂砾石构成的
含水层,厚度为26~77米,此含水层,上有顶板(隔水层),下为较致密的基岩,所以又叫承压
水层,它埋藏较深,受外界气候影响很小,流量稳定,且不易受污染,境内自来水主要由此层
提龋地下水主要由地下径流(多为客水)、大气降水和江河水所补给。地下径流流向大体与地表
水一致,大气降水除蒸发和地表径流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渗透地下。由于地表水(江河)和地下
水相通,可以互相补给。在一般情况下,冬春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江河,使江河水量有所增加。
但在夏秋洪水期,江河水位升高,又大量补给地下水。如在夏季久晴不雨的情况下,嫩江堤
外低地,由于江水补给,地下水位却不断上升,可作佐证。地下水的排泄方式,除地下径流、
江河排泄外,尚有蒸发(以春季最为旺盛)、蒸腾(以夏季最为旺盛)和灌溉、工业、生活用水等。

地下水补给来源充足,储存径流条件好,水资源丰富。据估算,市区地下水储量为16.21
亿立方米,补给量为1.77亿立方米,开采量为1.74亿立方米,单井涌水量1000~6000立方米/
日。潜水埋藏在1~10米之间,但各地有明显差异。嫩江河谷特别是低漫滩地区,地下径流条
件好,且有河湖季节补给,水资源丰富,埋藏浅,在1。4米之间。据1984年8~9月洪水期间观
察,劳动湖以西地区,因嫩江水补给地下水,竟溢出地表。自然堤岗和高漫滩地区,如新开路、
青云街、肉联厂、大民村等地区,地下水也较丰富,但埋藏较深,一般在5~10米之间。嫩
江河道低洼地地区,如三合村、花力屯等地区,由于地势低洼,地下径流坡降小,外泄不快,
地下水位高,有些地段,有的季节甚至接近或出露地表。

地下水属低矿化淡水,大部分为重碳酸钠钙型或重碳酸钙钠型。PH值在6.4~7.9之间,以
弱酸性至弱碱性为主。矿化度多小于0.3克/升,水质较软,总硬度多小于10德国度。水中含
铁较普遍。但因地下水埋藏深度不同,差异也较大,深度44米以上的地下水,铁离子含量3~10
毫克/升。而50米以下水,铁离子含量1~3毫克/升。地下水无色、无臭味,矿化度小于1克/升,
PH值近于7,水为中性,总硬度多小于10德国度,铁离子不超过0.3毫克/升,硫酸根含
量10.16~14.11毫克/升,氢离子含量小于30毫克/升,水温2~9度。符合国家颁发的卫生规
定标准,适于饮用。大民、小民、爱国等地方,地下水被污染,采取除污措施后,方能饮用。
地下水的矿化度低,各种溶解盐类不高,灌溉系数绝大部分大于18,适用于农田灌溉。但水温
较低,灌溉前应采取增温措施。地下水所含二氧化碳、氢离子和硫酸根对铁和混凝土的腐蚀轻
微,一般工业用水均可使用。但纺织、造纸、制革等工业,须清除铁离子后,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