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第二节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1919年,第三区警察署位于南大街贤良胡同。第四警察署位于永安里后胡同。1923年,因
船套地方商埠区偏远,重新划定西至嫩江,东至日本领事馆(现永安大街中段西侧齐市一中院
内)门前,南至恩公祠(现二厂高层楼),北至直隶会馆(现齐市广播电视大楼对面)为新划商埠
区。商埠区呈斜方型,南北长1923米,东西宽930米。1925年,水警区,东至关帝庙,西至嫩
江沿,南至船套子,北至官渡口。1928年,原警属区改为市政区,水警区改称市政五区。同年,
新商埠区扩大面积,南北长3000米,东西宽2500米。1930年,三区,东至八里岗子,南至塔
公坟、山东义地,西至永安大街、商埠大街,北至沈家胡同。辖32个街。四区,东至三里岗子,
南至向阳街,西至师部胡同、永寿胡同,北至东盛三街,辖8个街。五区,东至西泡子,南
至通江街,关帝庙,西至嫩江,北至官渡口。辖3个街。
1938年,伪市公署划定新的6个行政区,其永安、南区辖境和东、西区部分地方,今属龙
沙区管辖。1940年,伪市公署将原6个区改为11个区,建立国民邻保组织,以10户至20户为一
组,10至20组为一班。其永安、南区、财神、永寿区辖境和西区部分地方,今属龙沙区。设区
事务所,置区长。永安区,东界福金胡同、海山胡同、议会胡同与永寿区为邻,南界芙蓉街、
丰恒胡同与财神区接连,西界关帝庙与西区相接,北界兴隆街、教育街、全福胡同、赐福胡同
与恩信区毗邻。辖13个班,181个组(其中日本人76个组)。南区,东界排水沟(现龙南街)与龙
华区(现铁锋区)毗邻,南、西接龙江县(现龙沙区境内)界,北与财神区为邻。辖14个班61个组
(其中日本人11个组,中国人与日本人混合1个组)。西区,东与恩信,永安区为邻,南与南区
相接,西接龙江县界,北界嫩江沿。辖4个班,21个组(其中中国人与日本人混合1个组)。财神
区,东界青云路、永定街与永寿区为邻,南界正平胡同、火车站胡同与南区相连,西与永安区
毗邻,北界芙蓉街、丰恒胡同与永安区为邻。辖24个班,149个组(其中日本人46个组)。永寿
区,东界排水沟与龙华区毗邻,南与南区相邻,西界海山胡同、议会胡同、青云路与财神区接
壤,北界第8号线与东盛区为邻。辖20个班,285个组(其中日本人74个组)。西区,东界与恩信、
永安区为邻,南界与南区相接,西龙江县界,北界嫩江沿。辖4个班,20个组(其中日本人与中
国人混合1个组)。
齐齐哈尔光复后,1946年,市政府将原11个区改为6个行政区,其二、三区和四区部分地
方今属龙沙区。设区政府,置区长。二区,位于市区南部,东接三区,南邻龙江县界,西滨嫩
江,北与四区为邻。辖第一街,第九街政府和解放、新华、平民、通合、兴业、新立、窑地等
7个村。三区,位于市区东南部,东、南接龙江县界,西与二区为邻,北与五区毗邻。辖第一街、
十一街和东十一、西十一街、十二街、南十二街、北十二街、新华街、十四街、十五街、十六街
等政府。四区(主要是合并前永安区),位于市区西南部,西滨嫩江,北与一区接壤,东邻三、五
区,南接二区。辖第一街。第十六街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