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歇后语
第三节 歇后语
一根绳栓两个蚂蚱—谁也跑不了。 王八吃秤坨—铁心了。
一张纸画个鼻子—好大个脸。 “六指儿”划拳—都来了。
二齿钩子挠痒痒—一把硬手。 孔夫子搬家—竞书(输)。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公共厕所扔炸弹—激起民粪(愤)。
十五个水桶打水—七上八下。 打破砂锅—问(纹)到底。
十冬腊月生日—动手动脚。 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大母指卷煎饼—自个吃自个。 老虎吃天—无从下口。
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自家人。 老虎屁股—摸不得。
大伯子背兄弟媳妇过河—费力不讨好。 老虎驾辕—谁赶(敢)。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老鸹落在猪身上—光看别人黑,看不到
小猫两脑袋—二虎。 自己黑。
上鞋不用锥子—针(真)行 老鼠尾巴上的疖子—浓(能)水不大。
三九天不戴帽子—大冻(动)脑筋。 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三十下晚没月亮—年年如此。 老鼠钻书箱—咬文嚼字。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土豆搬家”—滚球子。 光屁股撵狼—胆大不知“坷碜”。
土地佬喝烟灰—有这口神累。 杀猪不吹—蔫退。
“马尾巴”串豆腐—提不起来。 过年吃豆腐—没啥。
门缝里瞧人—把人看扁了。 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不蒸馒头—蒸(争)口气。 吊死鬼擦胭粉—死要面子,往死里美。
毛驴踢房檐子—“弹”(谈)不到。 奶妈抱孩子—人家的。
水筲没梁—饭桶。 仰巴颏下蛋—“力巴”鸡。
王八(乌龟)钻灶炕—憋气带窝火。 扫帚顶门—净杈。
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凉锅贴饼子—溜了。
秃头钉子—没帽。 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坐飞机吹喇叭—响(想)的高。 家贼(麻雀)不撒尿—总得有个道。
豆腐掉灰堆—吹不得打不得。 连毛胡子吃炒面—里挑外撅。
鸡蛋掉油锅—滑蛋。 黄鼠狼(黄鼬)给小鸡拜年—没安好心。
鸡蛋里头挑骨头—没事找事。 黄鼠狼长胡子—神老了。
“花子房”睡觉—没盖的。 猪鼻子插大葱—装象。
灶王爷上天—好话多说,坏话少说。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够人。
吹喇叭扬脖—起高调。 猪八戒摔爬子—不持猴。
“油娄鹳子”卡前失—全靠嘴支着。 猪八戒啃猪爪—自餐骨肉。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麻杆打狼—两头害怕。
狗戴“铰子”—胡勒。 “麻子”照镜子—个人观点。
狗辇鸭子—呱呱叫。 “麻子”登台—群众观点。
狗咬吕洞宾—不认真假人。 做梦娶媳妇—净想好事。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骑毛驴看唱本—走着瞧。
狗戴帽子—装人。 骑毛驴吃豆包—乐颠馅了。
河沟里的泥鳅—翻不起大浪。 娶媳妇遇上送殡的—有哭有笑。
“张三儿”不吃死孩子—活人惯的。 骑牛撵兔子—有劲使不上。
抱元宝投井—舍命不舍财。 窗户眼吹喇叭—名声在外。
茅房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黑瞎子打立正—一手遮天。
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 黑瞎子捭包米—捭一穗扔一穗。
拎棒子叫狗—越叫越远。 黑瞎子叫门—熊到家。
剃头挑子—一头热。 掌鞋不用锥子—针(真)行。
狍子屁股—白腚(定)。 窝窝头踩一脚—不是好饼。
阎王爷贴告示—鬼话连篇。 酱帽子扣角锥—“尖头”不露。
屎壳郎(螗螂)戴花—臭美。 横垄地拉磙子—一步一个坎。
屎壳郎打喷嚏—满嘴喷粪。 瞎子戴眼镜—白多一层。
炮弹打苍蝇—得不偿失。 瞎子点灯—白费蜡。
秋后的蚂蚱—没几天蹦哒了。 旗杆顶上插鸡毛—好大(掸)胆子。
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 墙上挂狗皮—不象画(话)。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擀面仗吹火—一窍不通。
兔子尾巴—长不了。 镜花水月—拿不到手。
耗子(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面。 豁牙子啃西瓜—竞道。
耗子给猫捋胡子—溜须不顾命。 瘸子打围—坐山喊。
耗子吹皮球—嗑(客)气。 戴草帽亲嘴—差远了。
砂锅捣蒜—一锤子买卖。 癞蛤蟆上菜墩—硬装大堆肉。
茶壶煮饺子—肚里有倒不出来。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尽想高口味。
鸭子上架—一窜儿。 癞蛤蟆上脚面上—不咬人,咯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