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机电井建设

第三节 机电井建设




  一、机电井分布

  我县地下水丰富,靠打井灌溉有大兴、头台、浩德、超等、新站、古龙、富强、茂兴、民
意、义顺等以及肇源镇蔬菜区。1958年在大兴乡联结村钻第一眼深井成功到1976年19年间,配
套成机井582眼。1977到1983年配套机电井561眼,共达1 143眼。

   机电井建设情况统计表



  二、机电井标准

  头台、大兴、浩德、义顺、超等、茂兴、民意、新站、古龙、富强等大部分地区,钻孔深
度为75~120米,取承压水,水量充足,出水量 50~100吨/小时。八家河以东肇源镇、和平、
二站、裕民、永利、薄荷台等地区,取地表下的浅层水,一般钻孔深30~50米,水量是15~25
吨/小时,多采取铁管井对口抽。 福兴、三站为贫水区,地表下浅层薄,只满足人畜饮水,打
100多眼大口井(606水泥灰管),在福兴经过电测探知局部有承压水层,出水量15~30吨之间。
1983年在长兴四队,打成一眼112米深井。

  三、机电井管理

  1973年各乡建水利站,设有专人管理机电井;1981年开始实行承包到户责任制,井随地走,
承包给个人,对井旁有地者,实行供水收费。

  1982年12月28日,县长签发了以“夏长林个人投资在集体土地上打井”为题的《工作参考》,
向各乡推行民意农民夏长林自行投资在承包田里打机井的方法,使全县出现4 个乡镇,12个村,
80户农民自筹7万多元资金,打井34眼,扩大井灌面积4千多亩。效益显著提高。1983年把长期
实行的国家投资,改为“周转金”。变资金“一投到底,永不收回”为三年收回,不计利息,
收回后再投放新的项目。既解决了乡村建设资金不足的困难,又促进了国家资金周转,不断扩
大效益。是年投放周转金7万元,新增机电井35眼,并补助了小型灌区工程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