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编下序

水产志

编下序


  松嫩两江流经我县富强、古龙、新站、民意、茂兴、超等、古恰、永利、肇源镇、兴安、
二站、薄荷台、三站13个乡镇,自然形成良好的渔业基地。总水面 566万亩,其中捕捞水面20
万亩,适宜养鱼36.6万亩,大、小亮子77处,冰槽子125处,大小自然泡沼197处,江滩40处,
冰下拉网和明水网87趟,挂网、铁交网、扒网、旋网等四千余趟,各种钩类五千万余把,渔民
二千五百多人。民国以前因受宗教迷信影响,无人捕鱼,清末土地开垦后,汉人大量流入,捕
鱼业兴起,但被封建地主所垄断,渔业发展迟缓。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加紧掠夺,水产
事业严遭摧残。1945年解放后,广阔的水域,丰富的资源,回到人民手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下,充分利用水产资源发展生产,使我县的水产事业走上日益兴旺发达道路。建国后大兴人
工养殖,鱼产量有所提高,最高年份达八千吨以上,为全省重点产鱼县。

  经过长期的兴修水利工程,使境内的河道泡沼湖泊干涸变质或垦为良田,养殖水面缩减,
七十年代松嫩两江水位偏低,养殖面缩小,江鱼产量明显下降。八十年代南部引嫩工程峻工后,
水面开始扩大,孕育着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