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章 食品工业

第三章 食品工业




  1945年前后,食品工业仅有油、酒、米面加工和果香铺之类的私营小作坊。1953年开始有
酱、醋、糕点生产。1956年肇源县宏远罐头厂建成投产,以地产原料为主,产品畅销。1958年
兴建一些中小型工厂,其中乳品厂规模最大,网点分布全县各地,以平锅生产为主,后来采用
喷雾干燥工艺,当时领先于全国同行业。经过两次严重火灾之后,1962年被迫并入肇源县食品
加工厂。1982年重建两台机组的肇源县乳品厂,1983年因原料不足一台机组投产。1979年日处
理甜菜500吨的中型糖厂建成投产,为我县食品工业中重要厂家。

  全县食品工业共有32个厂家,其中全民所有制的独立核算企业12家,非独立核算企业 5家,
集体所有制企业3家,乡镇工业企业12家。1983年总产值4 762万元。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的12
个厂家(其中糖果厂关闭),1983年职工总数为2 610人,总产值4 357 万元,共有储备资金949
万元,生产资金582万元,成品资金695万元,固定资产原值3 214万元,净值2 632万元,产品
销售收入3 185万元。盈利企业7家,利润总额144万元;亏损企业4个厂家,亏损总额94万元,
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为50万元。

   主要工厂略述

  肇源县罐头厂 全民所有制企业,位于肇源镇南门外。1956年由哈尔滨的宏远、波阳、松
柏、永丰四家私营罐头厂合并为“公私合营肇源县宏远罐头厂”,当时以地产水果和江鱼为主
要原料,生产各种罐头。1958年以鱼类罐头首批销往国际市场。现在已经成为全国生产出口罐
头产品的重要厂家之一。产品合格率和出口合格率一直保持在 97%以上。主要产品品种中的美
味黄瓜为名牌产品,蕃茄酱、原汁猪肉、红烧猪肉、咸羊肉、成牛肉、茄汁黄豆等为近年出口
和内销的大宗产品。1977年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和绥化地区相继命名为“大庆式企业”,并
参加了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1983年总产值1 525万元。




  肇源县糖厂 全民所有制企业,位于肇源镇码头。1976年兴建,投资 1 248万元。设计生
产能力为日处理甜菜700吨的中型企业,各种主要专业设备489台,产品白砂糖。1979年投产以
来,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设备不完全配套以及甜菜含糖量偏低等原因,连年亏损。1983年亏损
额为79万元。

  肇源县食品加工厂 全民所有制企业,位于肇源镇东郊。1953年由军属酱园扩建而成,1956
年改称为“地方国营肇源县食品加工厂”,主要产品有酱油、味醋、糕点、面包、糖果等,均
为手工生产,1983年总产值74万元。

  肇源县乳品厂 全民所有制企业,位于肇源镇码头。1982年筹建,原设计生产能力为日处
理鲜奶80吨。1983年9月投产后一台机组工作,日处理鲜奶 40吨,自投产以来一直原料不足。
1983年亏损11万元。

  肇源县制油厂 全民所有制企业,位于肇源镇码头。1946年以没收私营油坊为基础建厂,
始称“郭尔罗斯后旗建东油坊”。1949年后不断扩大,并增加了发电设备,随着设备的不断改
造和增加,产量逐年提高。1969年由原来的螺旋榨改为200型烘车,日加工大豆达 30吨,出油
率为12.5~12.8%。1977年增加葵花油加工,吨成本为291元,建扒皮车间后,吨成本降为198.35
元。1983年总产值为688万元。

  肇源县米粉厂 全民所有制企业,位于肇源镇小西门里。原为郭尔罗斯后旗建东油坊的制
米车间,1969年与制油车间分立厂家。现有制面机(钢磨)3台,日加工量30至40吨,制米机6台,
玉米联产机3台,日加工量40至50吨,1983年总产值385万元。

   食品工业历年总产值和主要产品产量 单位:万元



   1982年食品工业企业概况 单位: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