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邮政网路
第一节 邮政网路
我县沿嫩江台地上有一条远古形成驿道。世世代代为官府传递公文和边疆的军事情报。光
绪三十四年(1908)裁撤驿站为文报局,茂兴设文报总局,紧急文件贴“火票”限制里程、期限;
军事文件换马不换人,昼夜兼程。民国三年(1914)十一月,始设邮局,为三等乙级,隶属吉黑
邮务总局管辖。民国四年大赉邮局在茂兴、新站、古鲁(古龙)设代办所。民国五年县邮局在头
台、二站、三站设代办所,民国十一年八月在薄荷台设代办所。
1939年3月旗邮政局为四等局,工作人员6人,一名局长、二名集配员、三名邮递员。邮件
只递送到机关或商店(号),再转给个人。平民百姓通信,与指定的商号联系,作为信件的转接
点。较大商号备有棉布制做的信件插格、邮递员将信件放人格内待收者自取。1943年邮递网路
已具雏形,开辟两条旱班邮路,总长 160公里。一条由肇源发班经头台、茂兴、新站、古龙至
他拉哈终点;一条由肇源经二站、三站至四站。旱班员明显标志是帽徽和背袋上有“文”字图
案,既象个文字,又是个国音字母“依欧”二字的拼音“邮”。因无交通工具皆靠人背肩扛,
与沿途指定商号办理邮件交接手续。遇雨雪天气,一个回程需半月,信息传递缓慢。
1949年有步班邮路 170公里。区以下的邮件由政府组织农民传递,遇有紧急公文随时由政
府派人传递。1952年10月开辟了乡村邮政网路,全县共有28名乡邮员,多为当日班,少为两日
班。多数骑自行车,少数步行。乡邮员只负责投递,并在各村建立了报刊发行站和读报组。1957
年通往各乡的委办汽车邮路230公里,自行车邮路30公里。1965年委办汽车邮路245公里,自行
车邮路21公里。1981年委办汽车邮路 308公里,自行车邮路20公里。1983年邮运路线由肇源经
裕民、二站、薄荷台、三站至福兴五个支局(所)60公里委办汽车邮路;由肇源经兴安至和平两
个支局(所) 7.5公里为摩托车邮路;肇源经头台、大兴、浩德至义顺四个支局(所)74公里为委
办汽车邮路;由肇源经新站、古龙至富强三个支局(所) 118公里为委办汽车邮路;由肇源经永
利、古恰、超等、茂兴至民意五个支局66公里为委办汽车邮路。
肇源镇内投递区段,1949年一人步班投递。1957年两名投递员用自行车投递。1976年邮政
服务项目增加,镇内投递员增加到四人,划分四个投递区段,担任镇内党政机关、各行各业以
及人民群众的通信任务。实行居民信件投递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