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名人传略 刘 富(1867—1963)山东省莱阳县人,清光绪初年随父亲行医来居我县敏字村。他为了对
中医外科专研深造和寻求验方良药,不惜资财,不辞辛劳曾两次长途跋涉,赴山西五台山拜师
求教。寻得当时武家囊中良药,西南一带负有盛名而书未载的“跳骨丹”秘方,在临床应用中
发挥了显著疗效。刘富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发展了一些有效的验方,掌握了独家之长的骨外科
复位按摩术,轻微复位骨折只要经按摩后无须服药即可痊愈,群众赞誉“刘先生真乃神医”。
此外,他对于枪伤,俗称“黑伤”的治疗有独到之处。民国初年曾在我县达团长部下出任医官。
1940年抗日联军第十二支队的十八名战士负伤后,经过刘富的精心医治很快痊愈重返前线,支
队长徐泽民给予很高赞誉,后被西满军区借去为部队治病。刘富医务生涯80多年,因医术高明,
远近皆知,深受人们尊敬。1963年病逝,享年96岁。
刘尊三(1868—1923)满族人,人们习惯称达团长。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率捕盗队和巡警
马队随同新任同知沈崇绶来到新建肇州县衙,久住肇源城,城南马营子和马营河就是由他放牧
军马而得名。达氏有兄弟九人(包括堂叔兄弟)均战死于剿匪中。刘尊三不询私情,忌恶如仇为
人称道。他妻弟赵某为匪与他相见时就地将其处决。他虽是县内显要官员,但严令家小在城内
不准乘车骑马。因他剿匪有功,1920年晋任督练,率部转战吉黑两省,土匪闻之丧胆。1923年
在吉林省漂河夹皮沟剿匪时,夜间防范疏漏,被土匪暗杀,载运遗体途中,所经城乡,群众多
含泪迎送。在兵匪一家的军阀统治时代,刘尊三能维护地面治安,为民剿除匪患。人们为怀念
他,在肇源县城东门外花园内为他和阵亡将士建一座昭忠祠。
赵文德(1889—1946)吉林省扶余县伯都讷人。自幼酷爱绘画艺术,少年投师学习雕刻,艺
成后即行艺于头台、茂兴、新站、古龙、他拉哈一带,在实践中又发展了绘画、书法、篆刻、
泥塑、扎纸等多种技艺。汉奸地主李明华、何永魁等人为好献媚日冠而谋取其代表作品《墨云
龙》,他怒不可遏,以诗嘲骂之。1941年我县著名医生郑文永索其画远寄朝鲜故乡,亲友至爱
来信乞之每求必应。县城著名塑绘老艺人魏玉章之业师路化国慕名到茂兴专访,二人吟诗作画
结为挚友。他技艺精良,品德公正,我县西部各地站人中,对“赵画匠”其人至今尚有传闻。
1946年病逝,享年58岁。
汤英吉(1902—1978)本县新站人,中共党员。1923年毕业于肇州师范学校后一直从事教育
事业。他治学严谨,授业育才极为耐心,对学校开设诸学科均有造诣。民国、日伪时期在茂兴、
新站、古龙等地任小学教师,善于大循环教学,从初小一年到高小六年,跟班到毕业,除日语
外皆包班,在日伪推行奴化教育中,他不顾风险,总是千方百计上好文化知识课,所以,各科
教学质量甚高,颇受学生和家长尊敬。解放后,他继续从事教育事业,为造就祖国新一代,他
不眠不休地工作。1952年 9月被派往齐齐哈尔师专进修班深造,以五十高龄取得优异成绩,回
县后于第一中学任教,不但教学质量高,并在青年教师中起到传帮带作用。任茂兴、新站等中
学校长、党支部书记之际,经常深入师生中,政治上关怀,思想上帮助,学习上支持和辅导,
生活上尽心照顾,以校为家,从不动公家一草一木,勤俭办学、廉洁奉公深为师生群众称道。
曾多次被评为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汤英吉在我县任教五十三年,直至1976年病重之前,他一
直呕心沥血、兢兢业业地为培养四化建设人才勤奋工作,为我县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堪
称一代师表。1978年病逝,享年76岁。
战予泽(1903—1970)吉林省扶余县长春岭人。1923年迁居我县,在三站设立学馆,教授私
塾达 8年之久。他边教书,边学中医,攻读了许多医学经典。1931年加入了扶余县卫生协会。
1953 年到齐齐哈尔中医进修班学习。1959年任肇源县医院中医科主任,是年9月到黑龙江省中
医进修学校再度进修学习。他学业成绩突出,名列前茅。学校再三留校任教,仍决意回县行医,
并先后在本县中医进修班和卫生学校任教,为我县培养中医医务人员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医
学术讲授中,深入浅出,理论实践融会贯通,例证生动具体,对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对答如流。
因而聆听者无不称赞。1969年病逝。享年67岁。
崔荣久(1910—1974)永利乡人,中共党员。幼年学习中兽医,1952年任肇源县家畜卫生院
副院长。1955年我县为恢复和发扬我国早已失传的马针灸医术,组织起以崔荣久为组长,由陆
步云、吕长裕、吕仁参加的马针灸医疗研究小组,经过反复研究实践,总结出马周身 160个穴
位,收到显著疗效。取得重要科研成果后,崔荣久不向荣誉伸手,不居功骄傲,1956年和1957
年先后委派陆步云为代表参加全国民间兽医座谈会及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崔荣久却仍在默
默无闻地坚持医术钻研。1958年崔荣久调到县畜牧兽医学校任专业教师,把自己几十年的丰富
经验,全部浇灌给新一代,为我县畜牧兽医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1974年不幸病逝。享年64岁。
郑文永(1916—1979年)出生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忠南唐津郡。1933年毕业于忠南大
同医学院,先后在洪城道立病院,唐津郡湖西医院行医,1939年在仁川高周彻内科病院晋为医
师。1940年迁居我国并加入中国国籍,在我县茂兴开设诊所,因医术高超平易近人,颇有名望。
1950年郑文永应郭尔罗斯后旗政府聘请到旗立医院(今肇源县人民医院)当大夫,为建院创始人
之一。1950年郑文永应征出国参加抗美援朝,回国后任县医院副院长。郑文永是我县早期西医
大夫,尤以妇外科著称,一生中抢救了许多难产病妇,深受我县人民尊敬。生前任肇源县政治
协商会议副主席,肇源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9年病逝,享年63岁。
寇 祥(1923—1982)本县裕民乡人,中共党员。1956年开始参加治沙造林。他克服因爱人
有病和孩子多的家庭困难,说服了许多尚不理解的群众一同植树造林。1957年他一人造林70亩,
而且成活率高。1958年他白天照常参加农业生产,晚上提着灯笼造林。1961年他的爱人病故,
给家庭增加了困难,仍坚持造林护林。当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毁林开荒严重,他每天起早贪黑
护林造林做到了腿勤、手勤、嘴勤。他所监护营造的林木葱绿成荫,1966年 2月参加了黑龙江
省林业战线先进集体劳动模范代表大会,荣获模范护林员的称号并当选为黑龙江省林学会理事。
寇祥善于总结自己多年来的造林护林经验,多用板话形式表达,生动逼真,和谐押韵,深受人
们欢迎,他的板话还经常刊登在林业刊物上。
十年动乱期间为加强营造和监护林木,他在林地里盖起~间小屋吃住在林地。常年剪刀、
铁锹不离手,把毕生精力贡献给林业事业,直到生命最后一刻。1982年不幸病逝,享年59岁。
王振堂 (1897—1980)吉林省怀德县人。1911年迁居我县。幼年家贫务农,为地主扛活。
1946年参加土地改革运动,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新站区四合村村长职务。1948年积极
响应政府号召,带头办起“四四二”插具合作社,实行民主评工记帐,当年取得大丰收。1949
年10月任四合村主席,带领全村农民科学种田,发动妇女儿童参加生产,增加了收入,改善了
群众生活。自1948年开始,王振堂连续被评为出席区、旗、省特等劳动模范。1950年出席全国
英模大会,并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王振堂在荣誉面前,骄傲自满,目空一切,各级党政领导均不放眼内,欺上瞒下,谎报成
绩。1951年家中雇工剥削,不登记为儿子早婚等。嫩江省主席于毅夫来县亲自对他进行教育,
也置若罔闻。动不动开口就是“我找毛主席去”。对敢于向上级反映实情的干部、群众,他恣
意打击报复;并损公肥私,随意侵害群众利益;严禁群众言论自由和限制党团组织活动。群众
敢怒而不敢言,走路相遇就躲,他们说:有王振堂在,我们一辈子也翻不过身来”。王振堂蜕
化变质,已成为当地一霸。由于离开革命道路,越滑越远,并堕落成为破坏两名军婚的刑事罪
犯。1953年8月1日中共郭尔罗斯后旗委员会决定,将王振堂开除出党,并交司法部门依法判处
有期徒刑八年。
达 瓦(1885年生,卒年不详)原名丹巴,绰号“大霸”,本县义顺祜德人,有“北霸天”
之称。出身于蒙古奴隶主家庭,清光绪28年被封为图什拉齐(协理),协助扎萨克掌管旗政。1906
年任总办(民团总头目),此为他仗恃武装横行我县北部之始。他家占据土地方圆百里,收租熟
地达4 800多垧,每年收租粮4 000余石,雇佣长工上百人,牧畜1 500余头,全村 240户有115
户是他的佃户。他家11口人,使用家奴二十余名。每当外出乘马,奴隶必须跪伏地上,由他踩
着脊背跨鞍,家中每日宰一只羊,三日杀一口猪。每年请喇嘛念一次“太平经”,其酒筵排场
所耗可够 200人全年生活费用,巨额挥霍,恣意淫乐。为镇压蒙汉农牧民反抗,他家成了阎王
殿,私立公堂,用各种酷刑摧残长工和欠租佃户,谁若打了他家进地的驴、咬人的狗,或担水
路过他家门前向院内望一眼,都要遭受毒打,有时放出群狗扑咬,死伤不管。他的狗吃了长工
韩德的东西,被韩德打了。达瓦便将他打得死去活来,韩骂了一句,达瓦三弟达格吉德便用刀
把他砍成重伤。韩伤愈后偷了达瓦家一匹骑马逃走,达瓦命人捉来韩妻活活打死。1934年达瓦
丧父,按蒙古贵族惯例,要有奴才去“阴间”侍奉主子,便选中了长工何沙格拉为“灰勒格”,
令他身着黑服跪在棺前由喇嘛诵经,事后,便把他当做死人赶出屯去,永远不许与妻儿见面,
致使他流浪在外,31岁便忧愤死去。达瓦野心勃勃,民国年间他曾带领武装去老爷屯东公府夺
过印,被守府卫军击败退回。1931年日本侵略者进入我县他便立即投靠,以求一逞。1940年东
北抗联攻克肇源城后,日本法西斯为镇压全县人民,他被委任为郭尔罗斯后旗伪旗长。他对主
子唯命是从,甘当傀儡。日本投降后,达瓦的头件大事就是将伪旗公署烟务股库存鸦片全部据
为己有,又持枪护送全体日人去码头离境。后来,他借姬兴洲叛变之机,逃往内蒙,建国后病
死。
李明华(1892—1953)山东省潍坊县人。自幼来居新站,人称“李大房子”。他15岁替父打
赢地亩官司,1932年初任伪民团第五中队长,驻扶余县。是年闻土匪“海楼”绺子扰踞茂兴,
率骑兵夜涉薄冰过江全歼匪众近百人从此声名大噪,受到日伪的赏识升任四兴警察署长、茂兴
保长、村长、新民协和会长等职。1936年纳西公爷之妹为妾,是年在茂兴南街树林北侧修建一
座炮台式的三层楼房,为土木结构,与土平房无异,二楼为卧室极华丽,三楼设以机器作业的
针织作坊,楼顶层围墙设有垛口为备战之用,群众称大土楼为“望乡台”。1937年在茂兴街内
开设戏院和华茂盛商店。李明华对日本人极端奴颜卑膝,极尽诌媚之能事,每有日本人来必设
丰宴于“望乡台”。日本参事官林田数马在宴席间吃包子时无意中说出“哈尔滨张包子铺的包
子听说很好吃”,次日林田数马入席,他满脸堆笑说:“参事官请吃,这是哈尔滨张包子铺的”。
原来他为了讨好林田,派汽车连夜往返哈尔滨专程买包子奉献日寇以得宠爱。李明华对长工、
佃户、厂店工人、戏院演员的盘剥极为残酷,不仅随意打骂而且淫其妻女,女演员筱飞霞年青
貌美,他多次诱奸不从,在求雨游行时,以她穿鞋上街为名,当众惨遭毒打。他在春节时的春
条中写道:“宜人新春,伙计听真,鸡叫吃饭,二更安身,辛苦劳碌,为的金银,你心我心,
全凭良心,大吉大利”。1945年李明华为了保全自己,以“组织起来,保卫地面治安”为名,
杀羊置酒宴请新站街内的知识青年,后称:“喝羊汤”。并与反动地主徐国栋勾结,狼狈为奸,
伺机“共图大事”。1946年他见大势已去,携带金钱细软逃往长春市,投靠国民党姜鹏飞部下,
被委任空头师长。1952年被我县公安局捕获归案,依法处决。
李华英(1909—1951)辽宁省辽阳县人。本县恶霸地主,奸商刘发的小老婆。(1940)年她虽
已中年,颇能卖弄姿色,人称“粉面妖态”。刘发所经营的德昌发商号,在竞争中频频失利,
她对各商号嫉妒在心。1940年11月抗日联军攻克肇源转移后,伪滨江省派警佐叶永年率三班特
务来县搜捕爱国志士。她见时机已到,与其夫谋计将叶永年接到家中后楼居住,扶侍进餐,吸
鸦片,同床共枕,狼狈为奸。她将商业竞争中的一些优势者和本店的不忠诚者均以“通匪”罪
名向叶“检举”,叶永年言听计从,每举必捕,严以刑讯,识破李英华阴谋者都不惜重钞贿赂,
方得活命。有的认为自己与红军毫无瓜葛听凭调查,竞被日本人塞入三站大江冰窟窿中。王化
清被捕后其父曾求情于李华英,她横眉立目冷冷地说:“你还来给他求情?他可是个领头的,
得要他的口供呢!人家(指日本人)就白白地死啦?”她与其夫大发血腥横财,群众恨之入骨。
1946年夫妇逃亡外地。1951年捕获归案,是年10月30日处决之日,满城锣鼓喧天,奔走相告,
无不拍手称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