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草原管理

第四节 草原管理





  1957年前,全县草原面积330万亩,由于行政区划变动,1962年调查草原面积为110万亩,
其中采草面积为53,000亩,放牧面积52万亩,经济草原面积45,000亩。由于东方红林场占用,
开发引嫩干渠,青年点开荒、建村路和生产队开荒占用草原,在1977年普查草原时只剩92万亩,
其中采草面积为45万亩,放牧面积为42万亩,经济草原面积为4万亩。

  1963年开始草原建设。打了3眼土井,修排水沟2条,种草30亩,1965年围建草库伦45亩,
种草80亩。1967年在卫星种畜场围建草库伦900亩,在草原试验场种草木栖 390亩,紫花苜蓿7
亩。1974年围建草库伦2,000亩,同时打了24眼土井,1977年围建草库伦22,500亩,打4眼机
井,造林10亩,种草1,600亩。1975年松土补播60亩,浅翻轻耙 53,000亩。1962年亩产草量
为120斤,1978年和1979年除放牧外,全县总产草量为20万斤左右。

  在改良草原上,1962年搞了利用羊草无性繁殖改良草原,利用化学除草剂灭杂类草,施肥
灌溉,深松补播,利用微量元素根外追肥,提高羊草结实率试验,碱斑改良,利用羊草有性杂
交,培育高产品种,草籽激光处理,饲料品种区域试验,羊草利用秋水仙素育种等科研项目,
收到一定的成果。

  1977年农艺师金相久创造了羊草无性繁殖法,不但得到受益,并在全国推广,获得省三等
发明奖。1980年又搞了种植碱蓬,改良碱斑地的试验,获得成功。1983年人工种草 10,325亩,
挖沟围栏23,080亩,翻耙更新 7,525亩,1984年草原实行承包,到1985年草原承包专业户发
展到234户,承包草原658,839亩。占草原总面积的71.6%,在改良草原的同时,还引进了饲料
南瓜、饲料甜菜、磨石豆、西粘谷、紫草、牧白1号、草木栖、紫花苜蓿、绿萍龙牧1号、胡萝
卜等,扩大了饲料范围。1984年县畜牧局办一处综合饲料加工厂,朝阳、杏山、新福、榆树、
永胜等五个乡兴办了饲料加工厂,全年可加工精粗饲料453,000斤。1985年全县共有大、中、
小型饲料加工厂179处,全年可加工饲料4;325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