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果树生产

第五节 果树生产





  解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水果的消费量也不断增加,群众营造果树的积极性
很高。1957年全县水果生产不仅能满足本县市场供应,而县每年都大量运往外地经销。1958年
人民公社用大量土地集体营造果园,主要品种是大秋果和太平果,太平果又以黄太平为主,在
果园中,紫太平、青太平和红铃当果等都有适当配植。1973年全县进行 “两管五改”,(即管
粪、管水,改厕所、改畜舍、改良水质、改革锅灶、改造环境) 一些社员家庭的果树被砍掉。
从此,全县的果树越来越少,到1985年全县果树面积有1,979亩,市场水果供应大部分靠外进。

  1958年有的公社为了发展养蚕,植了一些桑树(大叶桑),1959年到1961年养蚕一度兴盛,
桑树生产也随之增加,但因大叶桑不耐寒,多数桑树都冻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