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副业渔业第一节 副业生产 副业生产,1957年前只是一些农民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和农副产品做原料,在农余时间搞采
集药材,熬制土碱土硝土盐,编织秫秸、苇席,扎涮帚、笤帚等,以增加收入,满足市场需要。
1958年人民公社化起,大型副业生产由生产队统一组织,集体出车拉脚,开粉坊、豆腐坊、打
米磨面等,社员只能在不影响参加农业生产的条件下,可以经营家庭副业生产,进入二十世纪
六十年代,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副业生产受到限制,曾作为“资本主义尾巴”被割掉。
1977年以后,副业生产逐步得到重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传统的家庭副业生产得到恢
复,养猪、养鸡、养兔等农户增多,开展多种经营,副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1980年全县个体
豆腐坊发展到191处,双发、万宝两个公社就有60多处,每个豆腐坊年纯收入 1,500多元。秫
秸席1974年商品量只有1,700片,到1979年商品量达 24,900片,增长17倍。1985年全县副业
生产总值达2,475,000元。
主要土特产品收购情况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