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公路

第一节 公路



   


  肇州的公路历史悠久,远在金时期就有记载,城东距会宁府550里,东北距浦与路600余里。

  明朝时期,在东北开辟了驿道数10条,设立站卡百条所。肇州站为海西西陆路第一站,上
为西祥州(今吉林省农安县境内),下为吉塔(今龙江县境内)。

  1681年奉康熙之命,修建爱辉和呼玛两城,以击罗刹(沙俄),在肇州境内筑有军道,并设
有驿站。西路有鸟兰诺尔站(今新站)、古鲁村站(今吉龙),茂兴苏站(今茂兴),东路有察普起
尔台站,博尔济哈台站、鄂尔多图台站,直通爱辉和呼玛两城,尔后又修建呼兰城,东路继续
延伸至呼兰城,成为军道之支路。

  1903年以后,开放此地蒙荒,人口逐渐增多,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商品的交换,输入输出,
人运马驮,车接车送,自然形成了许多小路。到1930年形成四条主要干线公路,全长 592里,
第一条由县城(今肇源县城)起经二站、三站到县境,接通呼兰大道,全长 110里;笫二条由县
城起经老城基(今肇州县城),丰乐镇到县境接通肇东县大道、全长 107里;第三条由县城起经
永乐镇,大同镇到县境接通安达县大道;全长 160里;第四条由兴城起,经头台、茂兴镇,新
站、古鲁站到县境.接通泰康方道、全长215里,路基宽约4——5米。后经几次修筑,到1984年
末,主要公路干线有3条:

  三肇公路(肇东、肇州、肇源):始修筑于1903年。土路,路基宽度 4米左右。主要以小城
子(今丰乐镇)为中心,东至甜草岗(今肇东镇),经由昌五镇,南至骆驼脖子(今肇源镇),长110
公里左右,1914年为城东公路(小城子至肇东)和城州公路( 小城子至肇州(原骆驼脖子),1933
年进行修筑,路基宽度为6米。1936年将路基加宽为8米。称州东公路(肇州至肇东)和州旗公路
(肇州至郭尔罗斯后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进行了多次修筑, 1956年称为三肇公路
(肇东一肇州一肇源)。1955年由土路铺成碎石路面。1971年铺成油渣路面三级。县境内长度为
39.2公里。

  肇州至安达公路:始修筑于1934年,土公路,路基宽度为 4米左右,1937年进行整修,路
基宽度为6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了多次修整。1956年路基宽度为7米,1974年修筑
成油渣路面三级,全长100多公里,县境内48.2公里。

  肇州至大同公路;始修筑于1912年,土公路。路基宽度4米左右,1938年路基宽度为6米,
后又进行了多次修整,于1959年路基宽度扩为10米,土公路3级。全长55 公里,县境内36.3公
里。

  主要乡间公路12条。建国初期已形成的有3条。总计公路里程为 43.2公里,公路技术标准
低,路基较低洼,春季翻浆,雨季泥泞,通行不便。1955年至1958年,对已形成的乡间公路,
每年整修外,又扩建延伸,并修筑新路段。到1958年末,乡间公路达 5条,土路面,总计公路
里程为54.5公里,比建国初期增加26%。

  1959年至1962年新修肇州镇至托古,丰乐至光荣等4 条乡间公路,到1962年末乡间公路已
达9条,总计全长为109公里,比1958年增长一倍多。1963年至1969年,对乡间公路进行了取直、
加宽、改线、延伸和新建。到1969年末,全县乡间公路达12条,总计公路里程为 156.2公里,
比1962年增长44%。1970年至1978年,主要修通与邻县断头和迂回路5条,共计43公里,到1978
年末,全县乡间公路总里程为226.7公里。

  1979年至1983年,对乡间公路进行修整和加宽,路基均为8米,土路四级。

  1984年对丰乐到肇源三站公路,县境内20公里,兴城至大同公路,县境13公里,铺成油渣
路面3级。

   主要乡间公路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