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篇下序

第九篇 城乡建设

篇下序



  肇州县各族人民世代相继,开阡陌、兴土木、建城池,辟村屯,先后建起县城,老城基、
丰乐、大同、徐家围子、三道岗子、古鲁、茂兴等城。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肇州直隶厅
抚民同知崇绶着手操办,挖城壕、筑围墙、修城门、置官府、发丈方、建商号、立民宅。至1933
年县城已初具规模,1934年因大江涨水县城迁至老城基(今肇州镇)。解放前的城乡建设无专门
机构,无统一规划。镇内道路均系土路,高低不平,沿街店铺建筑简陋,参差不齐,居民住房
低矮狭小,年久失修,城乡公共设施屈指可数。解放后,人民政府加强了城乡建设,建立了专
门机构。城乡建筑事业发展,公共设施增加,镇容乡貌改观。居民住房由过去的土平房、小马
架发展到红砖房、高楼房。样式新颖别致,居住面积增加。街道由土路变成渣油路,平整笔直。
沿街商店楼房栋栋,旧貌换新颜。居民照明吃水均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