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地方武装

第三节 地方武装



  

  解放后,蓬世隆等人在成立“地方治安维持会”的同时,极力组建地方武装,派亲信徐庆
昌、潘云明和张忠信等人前往哈尔滨市和肇东向驻在这两地的苏军要了一些武器弹药,回来后
将原伪满时的警察队、自卫团改编为“保安队”,委任张忠信为大队长,下属 2个中队。同时
还成立了地方保安司令部,蓬世隆为总司令,徐庆昌为副司令,刘芝藩为参谋。

  在此期间,由于参与抗日活动而被日寇监禁多年的张继贤出狱了。张出狱不久即被哈尔滨
市公安局长周维斌(共产党干部)派来肇州建立武装,组建第八支队。此时,抗日叛徒李忠孝在
哈尔滨市。张继贤和李忠孝接触后,商定共同进行建军活动,通过李忠孝和张忠信旧日要好关
系,他们很快就合作起来,仅7天时间就招募了200多人,随之成立了第八支队队部。张继贤任
支队长,李忠孝为政治委员,刘芝藩任教官主任。

  1945年11月,张继贤去哈尔滨,到李兆麟处受令:成立地方公安大队,于是张继贤迅即返
肇,把第八支队和张忠信的保安队统编一起,共380多人,下设4个中队,又由张继贤、李忠孝、
张忠信3人赴省,领回机枪、步枪200多支,李忠孝任公安大队长,张忠信任公安大队副队长,
刘芝藩任教官。

  这个武装原是依靠抗联人员组织起来的,后来被蓬世隆一伙利用,张继贤等人公开出来叛
变,最后成了制造肇州六烈士事件的反动武装组织。

  1946年 1月人民自治军七师十九团赶来肇州后,叛军已出逃。县人民政府重新建立自己的
武装。——肇州县公安队。主要任务是:保卫县政府、公安局和看守监狱,镇内昼夜巡逻及城
门的警卫等。开始是在社会上直接招募的,后来是由区中队输送的,由开始的二十左右人,增
加到七、八十人,接近1个连,队下设3个排,武器是从县保安队拨给的,也有从土匪手里缴来
的。当公安队兵力充足时,就向主力部队成排的输送,补充了部队的兵源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