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章 驻军

第三章 驻军




  光绪八年(1882年)设茂兴路记营。防御一员、骁骑校二员,领催6名,马甲60名.至光绪三
十二年(1906年)省废将军设巡抚,茂兴路记营被裁。民国二年(1913年)由巡防队改组民团,设
马步营。黑龙江第六路防军马二营、步一营。其马一营驻中城两哨,郭旗贝子府一哨,马二营
驻茂兴站三棚,三岔河口一棚。余分驻邻封大赉县。步一营驻中城半哨,平字牌半哨,丰乐镇
一哨,余分驻肇东设治局,冬调回另由省派陆军驻扎。民国三年(1914年)五月二十二日改组地
方保卫团,据民国四年(1915年)有关资料统计,县内18处派出所,各镇分驻游击队,沿江直水
巡炮船两艘,统计官66人,马警37人,步警64人。民国十二年(1923年)黑龙江分驻肇州游击队
二营,总兵额478 员。其中官佐28人,兵夫 450人。民国十三年(1924年)五月十日吴俊陞通令
游击队汰弱留强,按陆军编制,改称省防军。是年12月27日,又取消省防军改组保卫团。民国
十四年(1925年)一月旋复取消改组保卫团,未及一年又改骑兵游击队( 实际此游击队由省防军
改编),省防军专任地方剿匪之责,分县驻队。分路驻肇州为省防第二路骑兵第九营,共4个连,
官佐12员、兵夫195员。9个队总兵额468人,由骑兵第四旅旅长李冠英为统领。民国十六年(1927
年 )二月十九日由游击队改编警备队,划分防区设置统带。肇州为警备第二路、骑兵十一营、
四连兵力 195人,官佐12人,由孟繁祉为第二路统带。民国十七年(1928年)肇州保卫团五保常
驻丁498人。是年12月7日陆军第一军骑兵第四十三团和二十六团进驻肇州县,分驻丰乐镇、老
城基、大同镇、三道岗子、葛家围子、古鲁站等6处防所,团部设在丰乐镇。民国十八年(1929
年 )一月改警备队为保卫游击队,驻肇州为保卫第二大队、骑兵一中队、属一、二、三分队,
一个迫击炮队;骑兵二中队属四、五、六分队,一个迫击炮队,步营第三中队属七、八、九分
队,一个迫击炮队,兵佐36人,兵夫 857人。民国二十年(1931年)十一月奉令编制保卫队一大
队,共250人,由一区抽40人,二区50人,三区90人,四区20人,五区20人。置总队长1人,分
队长5人。派李震中、乔守廉、于绍文、庄余疆负责。各区保卫团由常驻驻丁中抽调250名,编
成保卫游击队一大队,大队长为乔守廉。伪满大同二年(1933年)九月二十日奉令合全县警备队
及警察队改编为警察大队部。下置 4个由队(即一、二、三、四个中队)并骑兵独立两小队。至
伪满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一日省制变更,将肇州划为滨江省管辖。伪满康德二年(1935年)
九月四日奉令县旗分治,将肇州县管辖内县城、茂兴镇两警察署暨在该区域内驻防第一中队、
第二中队二小队划为郭尔罗斯后旗管辖。至伪满康德三年(1936年)三月奉令取消警察队。所有
该队官员长警尽数插编。

  1946年人民自治军七师十九团曾进驻肇州县与人民群众一起参加剿匪斗争,至1947年南下
离开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