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传记一

第二十二篇 人物

第一章 人物传

传记一





  李祝三 哈尔滨市人,于1909年生,铁路工人,抗日战争时参加八路军,在太行山地区从
事抗日活动。于1945年11月调到中共哈西地委任组织部长。

  1946年1月1日李祝三来肇州,召开肇州县、郭尔罗斯后旗两地工作会议。 1月4日早8时蓬
世隆叛变,李祝三在地政科被捕。被捕后,李祝三在狱中与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英勇
不屈。1月30日被叛匪杀害,壮烈牺牲,时年37岁。

  刘德明 原名马德华,河南省陕县人。1921年 8月出生在陕县张汴公社后底村的贫农家庭。
在高庙小学读书时,他刻苦努力,并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的教育,阅读进步报刊书籍。
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经党组织多次考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一方面组织学生
阅读红色报刊,书籍;一方面张贴、散发标语传单,揭露国民党的腐败。

  1940年10月被调离本地,到洛阳八路军办事处接收新的任务,被分配到豫皖苏边区抗大第
四分校学习,在离开洛阳前组织决定将他的名字改成刘德明,在学习期间,被任为二分队的副
队长。1941年在抗大四分校学习结业后,被分配到豫皖苏边区(后为淮北区)工作。1944年任泗
南县县委委员、公安局长。在此期间圆满地完成了县委部署的掩护、转移、袭击、擒敌、除奸、
斗霸等任务,保证了该县的减租减息运动、反扫荡和肃反等工作任务的完成,并取得了很好的
成绩。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被调到东北接受新的任务。后被分配到中共哈西地委,任郭尔罗
斯后旗旗委书记。1946年1月2日地委组织部长李祝三来肇州召开肇州、郭尔罗斯后旗主要领导
会议,刘德明参加了会议,蓬世隆等秘密策划于1月4日搞了叛乱,李祝三、刘德明和肇州县的
5名领导同志被捕。

  在狱中,刘德明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立下誓言。只要活着就要跟敌人斗争到底。他
面对敌人大声说:“我们是毛主席派来的,是领导群众闹革命的,我们不仅赶走了日寇,还要
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彻底解放全国人民,你们这些混蛋,要杀就杀,要砍就砍。”刘德明
在监狱中,从未停止过斗争。1月30日刘德明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壮烈牺牲。

  韩清华河南省人,于1911年生,身材高大,为人正直,踏实寡言。抗日战争时,曾在淮北
解放区任过县委组织部长。1945年12月调到肇州接收政权,任中共肇州县委书记、县公安大队
政委。

  韩清华 为肇州人民的解放事业做了大量的工作。为革命挥汗流血,奔走突击,出生入死,
在所不惜。1946年1月4日蓬世隆等搞武装叛乱,韩清华不幸被捕,在狱中韩清华坚贞不屈,同
敌人进行顽强斗争。1月30日被匪徒杀害。壮烈牺牲,年仅35岁。

  岳之平 原名岳培桢,字翰周。1913年生于山西省榆社县云簇乡太坪沟村贫农家。1923年
考入山西省辽州(今左权县)贫民高小读书,于1913年毕业,同年秋考入路安府(今长治市)初师
读书,于1934年毕业,同年秋考入山西省太原国民师范高师读书,高师读书时参加了中国共产
党。1937年毕业,“七七”事变后,在榆社县参加革命工作,曾任游击队队员、游击大队指导
员、区长等职。积极参加了抗日斗争。

  1939年 1月由榆社县八路军工作团调到中共北方局学习。之后又调到苏北地区新四军工作;
曾任副县长等职。1945年日本投降后调来东北中共哈西地委,12月来肇州县接收政权,任副县
长、在肇州工作中,积极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做了大量的艰苦工作,为肇州的解放事业做出
了贡献。1946年1月4日被叛匪逮捕。岳之平在狱中坚持对敌人进行斗争,视死如归。不愧为党
的好干部,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同年1月30日壮烈牺牲,时年33岁。

  邓国志 原名邓秉昆,河北省博野县邓家庄人,1916年生,因家庭贫困只读过几年书。1957
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战开始邓国志就在本村(离敌战区很近,汉奸很多)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在工作中不顾个
人安危,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发动群众搞减租减息,增加工人工资,组织发动群众打击敌伪汉
奸的斗争。后来调到二区区委任组织干事。

  1941年 5月皖南事变后,中央调干支援新四军,邓国志按上级抽调参加干部队,由各地区
部队护送去华中局开展根据地工作。从冀中出发,因为组织关系,由冀中区党委到冀西( 北方
分局 )到晋东南(北方局),然后去华中,又返过平汉路到冀南、鲁西、鲁南、滨海、淮海、盐
阜区到达华中局,历时1年的时间。一路上爬大山、过河流,为冲破敌人封锁线曾7下太行山,
8过平汉路,一路行军中邓国志勇于克服困难,团结同志,遇敌机智勇敢,胆大沉着。

  1942年邓国志被分配到江苏省灌云县作区委工作。1944年敌人大扫荡时曾不幸被捕,被捕
后在敌人的法厅上坚贞不屈。后来经过组织营救又回到革命队伍。1945年初任宿迁县贸易局副
局长。在此期间严格执行制度,廉洁奉公。

  1945年11月调到中共哈西地委接收“三肇”地区,邓国志任肇州县委组织部长,在此期间
积极发动群众,搞联合会工作。1946年1月4日被捕。1月30日被杀害,壮烈牺牲,年仅30岁。

  王耀先 河北省平山县霍宾台公社霍宾台村人,1914年出生在贫农家。王耀先因家贫穷,
只在本屯念过初小,后来就学木匠,整天为人家卖工夫,维持家庭生活。

  王耀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在本屯搞地下工作,1939年后到县工会搞地下工作。1942
年调到苏北作地方工作。1945年11月从苏北调到中共哈西地委接收“三肇”地区,任肇州县民
运部副部长,抓联合会工作,他积极组织发动群众,提高群众觉悟。1946年1月4日被捕。在狱
中同敌人坚持斗争,宁死不屈。1月30日被杀害,壮烈牺牲,时年32岁。

  方庆来“雷锋式的好民兵”方庆来烈士,男,生于1962年,出身于工人家庭。16岁初中毕
业。生前是肇州县卫星种畜场一分场农工、武装基干民兵班长。他自小学读书时就接受了党的
教育,逐渐形成了公而忘私,助人为乐,关心人民,见义勇为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树立起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和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

  1980年12月 1日上午8时,一分场3队米面加工厂不慎引起火灾。正在场院和农工一起打谷
子的方庆来拿起扫帚。拔腿就跑向火场。一边跑一边喊:“失火了,快救火!”他第一个赶到
火场后,想冲进机器房扑灭烈火、但房门紧锁、屋内浓烟滚滚。当时正刮着 5级西南风。火势
越来越猛,浓烟烈火从窗户和房檐下喷射出来。扑向房顶。房顶上堆着二百多捆易燃的麻杆,
一但被引燃。火势蔓延,下风头的许多民房和财产都将受到严重损失。在这十分危急的关头,
他又抢前第一个登上房顶,截房断火抢麻杆。此刻房檐下已窜起五、六尺高的火头,浓烟烈火
呛得人喘不过气来。但是方庆来全然不顾,抢抱麻杆,在抢最后两捆麻杆时,他意识到房顶有
落架的危险,扯住农工张中文的手说:“危险,我去!”又一次冲上起火的房顶。当他抱起麻
杆刚要往回跑时。房顶落架了,方庆来掉入火海中。虽然经过群众奋力抢救。但由于火势太大,
把他从火中抢救出来时,已停止了呼吸。方庆来为抢救集体财产献出了宝贵的青春。

  方庆来一贯关心他人,为人民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1975年13岁的方庆来,就表现出见义
勇为的高尚品德。这年夏季,11岁的刘霞在井沿玩水车,失脚掉进井里。抓住水车链子呼救。
方庆来听到哭喊声疾步赶来,爬到井沿上,探出大半截身子,不顾时刻有落井的危险,往上奋
力提铁链,终于把刘霞从井内救了出来。1977年夏天,14岁的学生李守义在水泡里洗澡,误入
深处。方庆来看到后,连衣服也没顾得脱,就跳到水中抢救。由于李守义被水呛懵了,死死抓
住方庆来不放。他不顾自己的险境,鼓足全身力气,头顶肩扛把李守义救上岸。1978年生产队
豆腐房起火,方庆来多次冒着浓烟烈火冲进屋,往外抢粮食、工具和帐本。当他看到被烧断的
梁柁砸向队长王守本头部时,奋不顾身抢前一步,用铁铣把落架的梁柁支开。王守本脱险了,
方庆来左肩被砸伤了。1980年生产队送粪马车马惊了,马车飞快地向粪场外冲去。正在危急关
头,方庆来从路旁飞步赶来,迎着马头猛扑过去,紧紧抓住里套马的缰绳,惊马拖着方庆来猛
跑,但他仍不顾一切地死死抓住缰绳不放。制服了惊马,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方庆来就在平凡的小事中为集体、为群众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和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1980年 2月23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省军区授予方庆来“雷锋式的好民兵”的光荣称号,并追
认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