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抗联十二支队在肇州的抗日斗争战绩 1939年 1月28日,中共北满省委第九次常委(扩大)会议,根据日本侵略者对中共北满省委、
吉东省委所属党组织和抗日救国会进行的破坏活动,决定将共产党和所领导军队的活动中心从
下江一带转移到北安地区,重编了抗日联军,开辟“三肇”地区,进行平原游击战。
(一)徐泽民来肇与“龙江工委”的成立。共产党在1937年派交通员刘海来“三肇”地区调
查日满军驻防,土匪活动情况和人民群众抗日觉悟程度。
1939年 5月,徐泽民(原名徐振东又名张振华,抗联五路军一师参谋长)在共产党办的抗日
军政训练所毕业。6月上旬,党派徐泽民重返“三肇”进行工作。6月底与交通员刘海到达肇州
县,并以行商卖药为掩护,秘密开辟抗日根据地。
1940年1月,北满省委又派高吉良、张文廉赴“三肇”地区工作。
1940年旧历正月,徐泽民在西土城子屯张白氏家,利用她的三儿子结婚机会,与张文廉、
高吉良一起同抗日志士李明树、曹文臣、刘延成等人“磕头”结盟,加深了个人感情。当时结
拜兄弟有:曹文臣(抗日救国会长)、李明树(朝阳救国会会长),刘延成(地下工作者)、李忠孝
(十二支队参谋)、徐泽民(工作员)、任殿英(十二支队小队长)、孙清(代理文书)、张国君( 即
张文廉,龙江工委书记)、高吉良(龙江工委宣传部长)。
被派至“三肇”地区的徐泽民、张文廉、高吉良等 3人,对“三肇”地区作了系统的调查
研究后,便决定在肇州县朝阳村西土城子张白氏家建立“三肇”地区工作机关——龙江工作委
员会(即“三肇”地区工作委员会)。以张白氏家为联络点,李道春、张白氏为联络员;并由张
文廉担任书记,高吉良担任宣传部长,徐泽民为工作员。具体分工是:张文廉负责党组织的发
展及抗日救国分会的组织成立工作;由高吉良负责宣传鼓动工作:徐泽民则担任武术团、红枪
会以受义勇军的组编和发动工作。成立后的“龙江工作委员会”重点讨论了党的发展工作和发
动群众抗日,组织“抗日救国会”以及其他抗日革命团体工作。积蓄抗日力量,扩大抗日队伍,
打击、消灭日伪敌人。截止1940年12月,“龙江工作委员会”及所属抗日组织状况如下表:
(二)抗联第十二支队来肇州。1940年初,中共北满省委提出新的游击活动计划,将东北抗
日联军第三路军所属部队缩编成三、六、九、十二4个支队,以便更加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
同年 3月,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部决定,将原抗联三军和六军各一部组成“抗联第十二支
队”。支队长由原六军军长戴洪滨担任,政治委员由三路军总参谋长许亨植担任。不久,抗联
第三路军政治委员冯仲云根据中共北满省委第九次常委会议决定,命令抗联十二支队开赴松花
江畔的“三肇”平原,开展游击活动。
8 月21日,戴洪滨、许亨植率十二支队从小兴安岭西麓的铁力县南山里出发,沿途攻打了
梨树园子、曹家屯,突破敌人包围圈,渡过呼兰河,横垮中东铁路,历经半个月的行军,于 9
月 4日到达肇州县李道德屯;并在茶棚屯附近的瓦盆窑与徐泽民取得联系后,开始了“三肇”
地区的武装游击活动。同时徐泽民还收编了“双侠”、“九山”,“庄稼人”等“绿林”( 均
是穷人出身 )为抗日游击第一大队,以配合十二支队的战斗。当时十二支队的主要任务是:袭
击破坏日伪政权组织(即:伪县公署、村公所,警察署、警察分驻所),夺取武器,宣传、武装
群众,扩大抗日力量。
龙江工作委员会所属党组织和抗日组织
当时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第十二支队的组织状况具体如下表:
(三)13次武装斗争。抗日联军来到“三肇”之后,依靠当地群众,利用青纱帐起这一有利
时机,积极开展武装斗争,严厉地打击了敌人。第十二支队在肇州共有13次较大的战斗。袭击
日伪政权,街村公所共有3次,给敌人沉重打击,并和日伪军开展了游击战争,杀伤了敌人,
牵制日本侵略者的兵力,共有10次战斗。
1940年 9月11日,袭击丰乐镇。首战告捷,整个战斗战果辉煌。第二天凌晨,部队在大街
上站着队,唱着歌,浩浩荡荡地从南门从容撤出丰乐镇。
第二次:袭击托古村。1940年11月16日晚十点来钟,由徐泽民、杨德山率领队伍约六十人,
袭击肇州县托古村,烧毁了村公所及警察分驻所,缴获短、步枪3支,子弹20发,马4.0匹。
抗联十二支队的组织状况
第三次:袭击启明村。1940年12月 7日,十二支队约二百人,在徐泽民的指挥下,袭击了
肇州县启明村,烧毁了村公所及警察分驻所。
和日伪军进行战斗情况如下:
1940年 9月21日:在榆树纪宽屯往六合村地窨子屯方面转移途中,与伪军讨伐队相遇,进
行一场战斗,抗联军主动撤离了战斗。
1940年 9月30日:在六合村地窨子屯东北方,与日伪军讨伐队相遇,进行激烈战斗,交战
后牺牲5名,敌人伤亡不详,之后向巨仁屯撤走。
1940年11月10日午前10时:在杨柏忠屯与自伪讨伐队作战,战斗进行得很激烈,牺牲20名,
敌人伤亡也很大,在艾青山、王永清指挥下,140名抗联军向永吉村撤走。
1940年11月16日:在魏定国屯(三门刘家屯附近)由艾青山率领队伍曾两次与日伪讨伐队作
战。武术团队长李兴华牺牲了。
1940年11月26日午后 6时:在朝阳村于海兴屯附近与伪军讨伐队作战,抗联军牺牲两名,
然后向扶余县东邵家屯撤走。
1940年12月11日午前10时。在永吉村大草房屯附近与讨伐队进行一次战斗,后经郭后旗,
撤至大赉县境内。
1940年12月28日午前12时:在永吉村纪大房子屯与伪军骑兵和吉林警察队进行了交战,后
来抗联军主动撤走。
1940年12月28日午后3时:在托古村吃饭时,又与讨伐队作战,抗联军牺牲3名,之后向郭
后旗头台站西北方向撤走。
1940年12月28日:在康家围子屯抓住两名特务,后处决。
1940年12月25日午前10时:在五家屯与讨伐队相遇作战,后向扶余县方向撤走。
中共北满省委党组织和抗日根据地遭到敌人破坏后,日伪报纸天天吹嘘:东北抗日联军已
被“彻底消灭了”。但抗联十二支队对丰乐镇及其他村屯的袭击,彻底戳穿了敌人的骗局,给
敌人以沉重地打击, 使敌人大为惊慌,甚至震怒了日本 “天皇”。由于抗联十二支队出现的
“三肇”地区靠近哈尔滨,对敌人政治上、军事上都是很大的威胁,对其抽调兵力向关内扩大
侵略也起到很大的牵制作用。
十二支队对敌人的胜利袭击,补充了部队装备,鼓舞了部队士气。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四)人民群众踊跃参加抗战。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给“三肇”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
难,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抗战,自觉地支援抗日联军,为狠狠打击日本
侵略者做了很多工作。
1.人民群众积极支援抗日联军进行武装斗争。共产党在肇州县组织人民群众参加抗日救国
会,团结各界人士,结成统一战线,开展抗日活动。
抗日救国会会员张白氏、李学明、李明树等经常秘密向群众宣传共产党抗日的主张,提高
人民群众的抗日觉悟。张白氏、张淑华、李献珍、柳金环、李洪氏、张白氏的二儿媳妇等,深
夜给十二支队赶制军旗(绣有五星和部队名称),制做袖标( 白袖标红字,上写“东北抗日联军
第十二支队” ),印制传单,护理防员,做军鞋、洗衣服。张白氏又是南去的交通员,经常往
返华北、辽宁一带与抗日军联系。
在伪政权里也有人秘密地做抗日工作。例如:伪县公署的司计李洪作(抗日救国会会员),
就曾给十二支队刻了4枚公章(“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北满救国会肇州总会”、“北满
抗日救国会总会长金策”、另一个是许亨植的名章)。有时在晚间帮助散发抗日传单。
为了坚持抗日斗争,减轻部队行军打仗的负担,抗日救国会组织群众在李道德屯秘密地挖
了 1个地下室,深丈余。入口处在狗窝里,地下室房顶上盖上鸡架,极其隐蔽。抗日救国会利
用地下室印刷传单进行办公、护理伤员、隐蔽枪支、弹药和文件。白天不便出来活动,只能在
高粱地里隐蔽,李明树、李道春等冒着生命危险给部队送炒玉米、炒黄豆吃,给战士们送水喝。
十二支队长徐泽民因腿患风湿性关节炎行动受阻,救国会分会长李明树的母亲曾氏,走家窜户
找来偏方,给徐治好了病。
在敌人搜查很紧的时候,抗日救国会会员李道学掩护抗联战士何才躲避敌人的搜捕,脱离
了危险。在十二支队打完肇源县城向西北方向撤离时,路过娄家岗时,抗日救国会会员社国文、
娄风亭帮助部队埋藏鸦片烟 5箱,大枪39支。那时,抗联部队行动到哪里,哪里人民就主动负
担起部队人员的吃饭,军马的草料,作战物资,有力地支持了抗日联军对日伪军的作战。
为了更有力地打击敌人,抗日救国会成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经常帮助部队参加军事行动。
救国会会员李道春,经常利用外出要帐、办事的机会,帮助抗联搜集情报,购买枪支弹药。
一次他去丰乐镇侦察敌情,刚要出镇时,敌人突然实行全镇戒严,逐人搜查盘问,情况非常紧
急。李道春急中生智,去饭店买了一捆麻花找到一辆拉柴禾的马车,装做是跟车的,在群众的
掩护下才离开丰乐镇,安全返回,及时汇报了敌情。救国会会员李向柏不顾生命危险,经常向
十二支队提供情报。在部队将要袭击丰乐镇前夕,他详细侦察了丰乐守敌的军事布署,枪支、
弹药等情况。袭击丰乐镇那天晚上,李向柏和 1个开药铺的李掌柜做内应,把银行的经理,警
察署里的几个人找到1 个地主家里打麻将,为部队袭击丰乐镇、迅速占领银行和警察署创造了
有利的条件。
2.人民群众积极参战,抗日队伍迅速扩大。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二支队,在广大人民群众的
支持下,接连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使“三肇”守敌惊慌失措,调来大批日伪军围、追、堵、
截抗日联军。肇州县人民为壮大革命力量,赶走日本侵略者,解放中华民族,积极参加抗日联
军。抗联十二支队从山里出发来“三肇”时只有七十多人,来到肇州后在巩家窑扩大了队伍,
有一部分青年参了军。1940年8月16日,部队又收编了一百多名“绿林”,到9月份打完丰乐镇,
队伍已扩大到300人。
抗联十二支队能够接连取得胜利,主要是他们有党的领导,正确的战略战术,铁的纪律与
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当时十二支队的训令:
抗联第三路军十二支队训令第五号(1940年10月8日)
令第三十六大队部
兹依本军政策联合会的决议,将行军及宿营时应遵守事项规定如下:
1.在行军时不准喧哗、唱歌、吸烟及混杂行列;
2.严守行军秩序。尖兵的任务,负责前卫警戒;
3.在出发时须严守出发时间。到达规定时间须立即率前往支队部集合,不得迟到;
4.因宿营而进村落时,须首先包围村落,以防坏分子脱出报告,再由前卫部队派一小队随
支队部进入村落,实行检查,然后全队秩序整齐进入村落,分配宿舍,此后派出警戒以免敌之
袭击。
5.守门的警戒员,对无支队发的出门证者,不容许其任意外出。
6.宿营的警戒兵不准擅自离去其岗位,如有瞌睡者,轻者施以警告或罚以“棒枪”、“立
正”,如有敌袭情事发生,处以严罚。
7.在宿营时须日出前由负责人详细侦察地形,构筑巩固的障地。
8.宿营时,禁止侵犯群众的利益或殴打群众,严禁私自抢夺住民的财物,或随意到民宅游
玩。如有去民宅,必要时,必须首先到本部,经上级许可后,方准前往。
对上开事项如有违反者,按其情节轻重处罚之。仰即一律严守,绝对不准违犯为要。
此令
支队长:徐泽民
政治负责人:韩玉书
3.为抗日联军保守秘密、除奸除害。在“三肇”地区游击战进行得非常困难的时期,广大
人民群众也没有被敌人的猖狂围剿而吓倒,及时为抗日联军提供情报,侦察、跟踪敌人派出的
便衣特务的行动协助抗日联军铲奸除害。在康家围子附近,根据群众送的情报,抗联十二支队
抓住敌人的两名侦探,当场处决。
在敌人大搜捕时,广大群众不顾危险掩护指战员们。李洪作在敌人到处搜捕十二支队长徐
泽民时,把自己手中存有的徐泽民照片烧掉,防止敌人搜去。救国会会员李道学在敌人“萨音
骑马队”来到之前,将枪支埋藏在草垛里。1941年旧历正月初一晚上,敌人来两辆大汽车到李
道德屯搜查,石家粉房 1个叫朱永生的更夫,冒着生命危险给李家送信。及时帮助伤员转移。
敌人捉到李道元后,把他绑在板凳上灌凉水,追问抗日军下落,直到昏死过去,他一句话也没
说,使敌人一无所获。敌人抓到李明树的父亲烤问抗日救国会会员和抗联十二支队伤员的下落,
他们一丝真情也没向敌人透露,敌人没办法,把他们两只胳膊拉开绑在扁担上狠狠地打,他们
还是不说。狠毒的敌人给李明树父亲灌辣椒水,他也不泄密。李的父亲因此做下残疾,不久便
死去了。救国会会员李学明,为了让同志们走得更远些,避开敌人的大搜捕,放弃了撤离的机
会,主动留下和敌人周旋,最后惨死在敌人手中,是三十二位烈士之一。
抗联十二支队在“三肇”地区的抗日救国斗争,狠狠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缴获
了敌人大批武器弹药,获现款二十余万元,使敌人受到很大损失。广大抗联战士与人民群众的
鱼水关系和战士们的机智果敢,英勇善战,巧妙地避开了日伪军警讨伐队疯狂的围追堵截。不
断地袭击村公所、警察分驻所,随时随地地进行抗日救国宣传。
日本帝国主义为迅速向关内和中南扩大侵略,并准备发动太平洋战争,就要首先确保其在
中国东北的战略利益。所以,他们调兵遣将,增兵东北近百万人之多。又派来在东北只有 4名
中将之一的大战犯紫安和夫和十数倍于抗联的兵力,出动大批警察、特务,加紧向“三肇”地
区进行大围剿。抗联十二支队由于冬季在平原地区不易开展武装游击斗争,加之敌我力量对比
悬殊,于1940年旧历腊月中旬撤回山里。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肇州人民,在强敌面前没有屈服,
顽强地进行斗争。敌人找不到抗联十二支队,便转而向抗日群众进行大搜捕,大屠杀,上百名
爱国志士惨死在敌人屠刀下,日本侵略者犯下的这一滔天罪行,肇州人民将牢记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