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表水
第四章 水文
第一节 地表水
一、河 流
铁力县地处小兴安岭东南段山地,与松嫩平原接壤处,雨量充沛河网发育。境
内有大小河流30余条,皆为外流河,统属松花江水系。县境中部小兴安岭的“脊
背”,大多数河流发源于此。境中的界山、鸡咀山、大架子山、盔锅山、双午山、
金牛山、五龙山、小城墙砬子山、正义东山、耳朵眼山等诸山又将全县河流分成
呼兰河、西南岔河、巴兰河三个水系。以呼兰河水系为最大,它沿小兴安岭的西
南坡,自东向西流经西部平原区,沿途有依吉密河、小呼兰河、安邦河汇入其中,
流域面积达3 87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9%;西南岔河沿小兴安岭的东北
坡,自西向东稍偏向北流入汤旺河,进入松花江。沿途汇集小白河、达里河、半
圆河、朗乡河、胜利河等支流,流域面积1 675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25%;巴
兰河各支流沿小兴安岭的东南坡,自西北向东南流、汇成巴兰河向南进入松花江。
流域面积1 066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16%。三水系平均年径流量为22.46亿
立方米,是全省少有的丰水区。全县流域面积大于65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6条,境
内最长的河流是呼兰河。
呼 兰 河 发源于小兴安岭山脉太平岭西麓,上游称太平沟。《金史》作活刺
浑水;又作胡刺温;《明一统志》称忽刺温江;清朝《黑龙江外纪》称霍伦河(呼伦
河)。派出小兴安岭(布伦山)的太平岭,流经铁力、庆安、绥化、望奎、兰西、
呼兰诸县,于呼兰城南注入松花江。主要支流有依吉密河、诺敏河、通霄河等,全
长523公里。呼兰河在铁力县境流长为80公里,支流有依吉密河、安邦河和小呼
兰河。水深1.20米,汛期4.50米。河底为砂质,最大含砂量960克/米。是铁力
境内最大的河流。在1945年以前,该河自大口面(铁力年丰乡大口门)以下,可
行帆船。
依吉密河 发源于境北锅盔顶山南麓,上游称青溪沟,是本县与庆安县之界河。
全长90公里,于本县双丰镇建国村北注入呼兰河,河宽一般为45米,汛期可达
80米;河深一般为1.5米,汛期可达5.5。河底为砂质多磨盘石,河中盛产鱼
蚌。
安 邦 河(历史曾叫过昂邦河、安板河、拉列罕河) 发源于平顶山西麓,北
流经过双丰林区,成为铁力县与庆安县之界河,在双丰镇李三屯北汇入呼兰河。全
长75公里。该河水深流急,河道平宽,平均流量30立方米/秒。宜于修渠灌溉和
小型发电。于1973年建造了横太拦河坝和卫国水电站。
小呼兰河(亦称上小呼兰河) 发源于境南磨盘山东麓和830高地东麓,西北
流向,于桃山镇西南3公里处注入呼兰河,全长67.5公里,沿途有大小河沟30余
条流域面积达1 500平方公里。
铁山包河 发源于境西南横太山与凌云山之峡谷地带,流经年丰乡和王杨乡,
于工农乡胜利村汇入呼兰河,全长17公里。
西南岔河 朗乡镇以下称西南岔河,其上称小白河。小白河发源于境内小城墙
砬子东麓,向北、向东,沿途汇入沙房子河、东北沟河、达里河、半园河、朗乡
河等,境内流长6公里(干流),流域面积达1 675平方公里,流经伊春市带岭区、
南岔区注入场旺河。
巴兰河 发源于境内1 093高地东麓、妈口顶子北麓,西北东南流向,沿途汇
入建设沟河、七道沟河、六道沟河、五道沟河、四道沟河、三道沟河、二道沟河、
头道沟河、折棱河和达里岱河,最后向南进入依兰县境,注入松花江。本县境内
流长58公里,流域面积达1 066平方公里。
二、湖 泡
铁力县境内由于河网较密,在地势平坦处或低洼地,极易形成泡泊。全县共
计有自然泡泊203个,其中较大的有月牙泡、黑鱼泡。并在自然泡油基础上兴建
了人工水库,较大的有东方红水库(库容为699万立方米)、年丰水库(库容为200
万立方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