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气候区划

第二节 气候区划



铁力县地属北寒温带气候,在黑龙江省属温暖多雨区。根据县内不同地貌
类型的气候特征,全县可分为3个气候区:平原温暖区、近山温凉区和山地寒冷区。
一、平原温暧区 本区主要指安邦河、呼兰河和依吉密河3河冲积形成的
河谷平原地区。它包括双丰镇的全部,卫国乡的中部、西北部,王杨乡的西部、北
部。本区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80至300米,多年平均活动积温为2 400℃,无霜
期113至130天,年降水量为587毫米,日照时数为2 750小时。本区气候条件优
越,是本县重点产粮区。
二、近山温凉区 本区地形复杂,有漫岗丘陵,有低洼涝地,又靠近山区,
平均海拔210至400米。它主要包括王杨的东南部,年丰乡的全部,工农乡的西
南部,桃山镇的西部和铁力镇。全年平均活动积温为2 33℃,无霜期110至128
天,年降水量630毫米,日照时数为2 477小时。基本上能满足水稻、玉米、大豆
的中、早熟品种的农作物生长要求。由于年际气温变化较大,受地势、地形影响,
本区内还常出现“小气候”:春季岗地特别干旱,低洼地地温低湿;夏季常有冰雹
发生;秋季易出现早霜。本区无霜期积温高低相差668℃,在农业生产中注意使用
中、早熟品种,加强田间管理,丰产丰收是有保障的。本区是铁力县的主要农业
区。
三、山地寒冷区 本区指县境内的东半部及北部、南部边界深山区,是
小兴安岭的主山脉,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本区常年活动积温为1900℃,年平
均气温0.7℃,无霜期为93至113夭,降水量偏多,年降水781毫米,最多可降
823毫米,以致形成水洪。在海拔1 000米以上的山巅,如马鞍山、平顶山、燕窝
山、三个大山有时山背阴坡常年积雪不化。1983年9月下旬,平顶山北坡还有30
厘米厚的积雪。本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生长繁茂,农作物生长受限。但在沟谷、
阳坡地种植小麦、薯类可获丰收。

@img6W801AR.jpg^JPEG^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