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冰雹
第五节 冰雹
本县由于受山地、小气候的影响,每年都发生二三次冰雹
现象。灾害性冰雹多发生在夏季六七月份的下午和傍晚。冰雹的发生与地形、地势有关,一般逢山
加强,有“过山打”的说法。一般山前丘陵岗地多发生雹灾。另外降雹还有“雹
打一条线”的说法,本县降雹有三条线:第一条,自庆安县的十四道岗,经工农
乡的新民、兴隆、五花村,桃山镇的福兴村,到神树镇的五龙山、小白河为一线;
第二条,由双丰镇的朝阳村至王杨乡的北河村为一线;第三条,由卫国乡的春光
村,经王杨乡的护林村,至年丰乡的东河村为一线。另外,桃山镇的南部、年丰
乡的南部、铁力镇的东北部也有时降雹。自1958至1985年28年中,年平均受灾
面积5 000亩。其中有6个年份(1963、1964、1975、1976、1980、1981)降雹造
成灾害。灾害严重的是1963年,6月末西部平原刮狂风,下暴雨;伴有冰雹,双
丰镇有40 000亩幼苗被打毁。 1981年9月23日傍晚,本县西起双丰镇和平村,东
至桃山镇,长35公里,宽10公里的地带,普降暴雨,雨中夹雹。小雹似豆粒,大
雹象乒乓球,特大雹如鸡蛋。1个半小时降水338毫米,全县有147个生产队遭受
不同程度的灾害,受灾面积76 464亩,其中绝产面积2 475亩。年内全县粮食减产
781.7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