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施治以前

第二篇 建置

第一章 历史沿革

第一节 施治以前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从新石器时代起,随着气候的转暖,人类一批批地从华
北地区和山东半岛,经过热河山地和辽东半岛,进入黑龙江地区,进入小兴安岭
以南松花江以北的铁力地域。
先秦时期,有岁貊人在此从事渔猎、采集生涯,他们以枯矢石驽猎取大 麈积
贡于夏、商、周各代帝王。
汉代,在黑龙江地区建立了奴隶制政权——夫余王国,本县是其属地。夫余
臣属汉王朝,受玄虽郡节制。436年,夫余内乱,在北夫余建立豆莫娄政权,本县
是其属地。五世纪末叶,勿吉灭夫余,本县地域属勿吉国。
魏晋南北朝时,勿吉靺鞨,其发展成七大部落,铁力境域属黑水靺鞨部。
唐代,黑水靺鞨联合契丹反唐,692年武则天派军击逐黑水靺鞨至张广才以
岭东的三江平原和乌苏里江流域一带。黑水靺鞨部故地被纳入唐朝版图,置忽汗州
都督府辖本县地域。713年,渤海王国建立,它接受唐廷册封,而成为隶属于唐的
地方民族政权。737年,渤海国下设3京、15府、62州。本县地域属铁利府。
宋辽时期,在松花江中游及呼兰河上、中游一带,有生女真人形成的“五国
部”,其中的铁甸部又称铁骊部就在今铁力县境域一带。辽王朝于“五国部”头城
(依兰)置“五国部”节度使,统辖包括铁骊在内的五部,隶属于黄龙府部部署司。
1049年,辽王朝在黑龙江地区(包括苏联海滨地区)设置七大王府,其中的铁骊
国王府就在今铁力县境之北。
宋金时期,铁力地域属上京路会宁府率·督畔窟之地(亦称胡拉温地,即呼兰
河流域平原),此地广而腴。1165年,金世宗出于军事上的考虑,迁速频、胡里改
路的3猛安、24谋克户于此屯垦戍边,以备应急。
元代,本县地属辽阳行中书省水达达路。其路西南为茶刺罕地(包括今铁力
西部平原,是成吉思汗三弟帖木哥·斡赤斤之封地)宜农耕。元王朝在此立屯,设
万户府,由万户长统领女真人、汉人从耕。水达达路下辖5个军民万户府,有两
个在今铁力境东南。
明代,本县地域属奴尔干都司阿者迷河卫和纳刺吉河卫。永乐元年(1403
年),元朝胡刺温地官员、女真野人首领西阳哈朝拜明成祖,被封为阿者迷河(今
依吉密河)卫第一任指挥使。16世纪初,忽刺温河及其以东的铁力地域的女真人
南下大迁徙,至辽河上游和松花江之间定居,史称“扈伦四部”,清代皆成为满族
共同体之核心。
清初,全国分18省,而东北和西北边疆则置将军及副督统管辖。康熙二十二
年(1683年)设黑龙江将军。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设齐齐哈尔副督统,同治
元年(1862年)呼兰城东北境设呼兰厅,治巴彦苏苏,光绪十一年(1885年)呼
兰厅北境划出设绥化厅,治北团林子,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绥化厅升府,又
设绥兰海兵备道,铁骊均受其辖。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北团林子协领移驻铁
山包。是年,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在筹划江省设治时,拟将铁山包置铁骊县,折奏
清帝未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