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繁育改良

第二节 繁育改良


  马 1952年从肇源、安达、齐齐哈尔等地买进一批蒙古型马。1965年,从勃
利县种马场调入苏重挽特级种公马1匹。是年,在红光大队成立牲畜配种站。1965
至1970年间,先后又调进卡巴金、黑龙江挽马4匹。在东方红、朝阳、红旗、前
进等4个大队建立配种站,到1970年共配马306匹。1973年,在工农乡建立县配
种站,从林甸、伊春引进种马4匹。1979年,在八里川建立县种马场,随之撤销
县站。1985年,全县改良马存栏数259匹,占马匹总数6.3%。
牛 1976年开始推广冷冻精液配种新技术,到1985年共配牛1966头。其中
用黑白花奶牛精液配牛1 824头,妊娠1 657头,产犊1 039头,成活1 021头。1985
年配牛500头。妊娠450头,产犊290头,成活285头。
猪 1949年10月以前饲养的多是民猪,群众称“荷包”猪。1954年,从哈
尔滨引进巴克夏种公猪10头。1958年,又5引进克米洛夫、苏白、哈白种公猪,与
当地民猪交配,后代猪具有生育性能强、发育快、耐粗食、皮薄、膘肥、肉嫩的
特点。 1985年末,全县改良猪存栏16 000头,占生猪总数70%。
禽 1958年开始家禽改良,先后引进鸡种有:来克亨、白洛克、芦花等。1984
年,引进鸡种有:星杂288、星杂579、罗丝、尼克等。年内,还引进了康拜尔、
金腚鸭等新品种。1985年,全县改良鸡饲养量达10万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