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种植
第四章 多种经营
第一节 种植
药材种植 1958年,黑龙江省卫生厅、农业厅在卫国乡建立药材示范场,开
始种植人参。是年,全县栽种3 233平方米,到1960年人参留存面积增长到8 981
平方米。
1965年,神树、鸡岭、平山、东河、长山、爱国、东方红、五花、卫国、春
光等生产队开始种植人参。年内栽种2.5万平方米,到1970年人参留存面积增长
到5.7万平方米。
1982年4月,成立黑龙江省铁力林药联营公司,下设双丰、长山、年丰、八
里川个林药场。1982至1985年共播种人参46.7万平方米,移栽参苗33万平方
米,起参苗14万平方米,起商品参13.9万平方米,1985年末,全公司人参留存
面积53万平方米。其中,1年生12万平方米,2年生14万平方米,3年生9万平方
米,4年生10万平方米,5年生5万平方米,6年生3万平方米。1982至1985
年,4年共卖商品参23万斤,其中1982年1.9万斤,19B3年2.6万斤,1984
年7.3万斤, 1985年 11.2万斤。
1982至1984年,桃山林业局和神树镇,朗乡林业局与朗乡镇分别联营办参场
两处,到1985年共栽种人参4万平方米。
1983年,国家确定铁力为全国人参基地县。年内,划拨荒山种参,扩大参地
面积5 320亩,国家提供扶持生产资金959万元,物资172吨。 1985年末,全县
人参留存面积72万平方米(其中省联营公司53万平方米,集体4万平方米,个
体16万平方米),为1975年的8倍,人参基地县已初具规模。
1970年,本县开始栽种平贝,当年留存面积1.1万平方米,1981年达12万
平方米,到1985年增加到44.5万平方米。
铁力在发展药材生产中也有过失误。1976年,全县栽种800多亩黄茂,由于
缺乏种植管理经验,造成投资大,质量差,没有经济效益的后果,只栽种一年就
终止了。1983年,从吉林省抚松县引进天麻种3 000多箱,多半是残次种,加之
气候不适宜,转年打春后种栽全部烂掉,经济损失达10多万元。
果树栽培 始于1965年,到1973年栽植面积203亩,多是李子、海棠果之
类,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连年亏损,1982年减少到90亩。
1965年,神树镇神树村董万鑫在庭院栽葡萄10株,每丛产50——80斤。1983
年,长山林药场果树技术员初真勇当年开荒栽葡萄150株,1984年在塑料大棚内
栽植葡萄3 000株、产葡萄1.2万斤。1985年,全县栽植葡萄41.5亩,亩产葡萄
72万斤。
1983年,全县栽种黑豆果400亩,因产量低和一时销路不畅,到1985年留存
面积下降到104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