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蓄水工程
第二节 蓄水工程
东方红水库 位于王杨乡中铁屯,始建于1958年,到1981年完成配套工程,
共用土方10万立方米,石方9.5万立方米,耗资71万元。该水库为国家中型水
库,是县内最大的水库。以蓄水灌溉为主,兼营养鱼业。水库西侧筑拦水坝,坝
长1 100米,高9.3米,设有4孔泻洪闸1座。设计库容水量696万立方米,设计
灌溉面积1万亩,养鱼220万尾。
团结水库 位于王杨乡爱林村南稳水河上游,1958年由原团结乡(今爱林
村)组织民工修建,故名为团结水库。该水库同东方红水库为串连库,当年修筑
拦水坝1座,坝高2.5米,上土方6万立方米,又在稳水河渠道上压柳条坝泻洪
道和一个木制闸门。1960年引库容水种水田450亩。1962年泻洪道被大水冲毁,
仅有的一点水田也改成了旱田。1966年,原工农公社又组织受益生产队修复大坝,
上土方5000立方米。1976年,县委对水库修建进行了全面规划,设计规模为中型
水库,库容量为58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3.5万亩,养鱼100万尾。是年春,由
县农建团组织各公社农建连600人,推土机4台,继续修筑主坝工程,完成土方
8万立方米。由于没能列入国家计划,资金人力不足,于1977年被迫下马。
五龙山水库 位于神树镇五龙山村西,五龙沟中游。1976年,由神树公社自
行设计,动员各生产队分段负责修建。是年4至10月,修筑一条长1 100米,底
宽15米,顶宽2米,高2米的土坝,上立方2.1万立方米。由于水库工程量大,
蓄水量小,受益面积少,经济效益低,群众自筹资金有困难,于当年底下马。
“引呼”工程 因于1975年12月动工修建,故命名“ 7512”工程。其工程项
目主要是开通王杨灌区南部干线,把呼兰河水引进稳水河,补充东方红水库蓄水
量。全部工程至1977年8月完工,耗资70万元,投40余万个工日,动用各种车
辆7 112台次。整个工程共分两期进行:第一期是干渠改线和干渠进水闸工程。干
渠改线由王杨灌区主干渠的开山口向西,经铁力农场七分场、长富屯北大岗,开
通一条长8 800米的新渠,将呼兰河水引进稳水河,注入东方红水库。本期工程于
1975年12月5日动工,到1976年5月1日完工,共动用土方量为22万立方米,
其中进水闸土方量达4.6万立方米;第二期为干渠泻洪闸工程,包括进水闸、排
水涵洞、公路桥、农道桥、发电站等12项构造物修建工程,均为钢筋水泥结构。
本期工程1976年3月动工,到1977年8月完工。
“7512”工程是农田基本建设的骨干项目,为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但在修建中确有失误之处,土方工程都在冬季施工,由于急于抢进度,干渠出现
堵水、塌方现象;农村有20%的强壮劳力长年在工地施工,工程紧张时有50~60%
的劳力参加会战,加重了非受益社队的不合理负担;施工中先后发生5次重大事
故,4人死亡,24人受重伤;农建团的汽车、拖拉机等设备破损严重,呆帐达14
万千。